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技术,黑板,计算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4:0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的座右铭,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近十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始终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团队的协作精神。在以往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是在讲课中提出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知识,长大了要报效祖国等,效果不大。德育工作不能靠简单的复制粘贴,照抄照搬就可以达到效果的。近几年,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推行了1-6年级分段、7-9年级分层德育教育,效果明显。我个人认为这是将德育教育切实落实到实处的好做法,因此,我在实际教学工作将学校的德育教育思路贯彻到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下面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会让人受益一生,尤其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德是至关重要的。
1.小学事例教育,以点带面
我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就发现学生的有些操作习惯不好,乱敲键盘等,比如:关闭电脑的操作,有些小学生怕麻烦就直接关闭电源,由于是将要下课的时间,我就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残忍”,要求学生下节课告诉我这个词的解释,学生都很奇怪。下节上课,我要求学生解释“残忍”这个词的意思。有同学解释:残忍是一种某些本性与某些本能发挥自己能力的一种十分冷漠无情、残酷的感情行为。我就引导:我们有些同学经常做一些残忍的事情。有些同学关闭计算机时直接关闭电源,这种做法会直接导致计算机内的数据遭到破坏,并缩短计算机使用寿命等。计算机是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你在缩短良师益友的生命,是不是很残忍呢?良好的习惯养成,是我们今后学习生活所必备的品质,希望同学都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中学适当点拨,留以情面
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学生偷偷的打游戏,不去完成课堂练习,为了使其逆反心理最小化,我运用电子教室软件,控制该学生的计算机,并在屏幕上打出:请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这时学生会下意识的看我,他会从我的眼神得出自己如何做的答案。当然会碰到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那就需要教师多关注,站在他身后,指导他完成练习任务。
二、在课堂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1.小学将爱国主义具体化
空泛的对小学生讲爱国,将爱国主义具体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不爱家,不爱学校,何谈爱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PPT制作中,我就让学生制作《美丽的校园》,首先,提供学校不同景色的照片,其次,讲解景点建设的不易。让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将学校最美的景色介绍给其他同学。其中,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校园的优美环境得到保持,你能提出好的建议吗?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纷纷说出如何要爱护自己的校园。在给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校的教育。
2.中学恰时引导,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听起来,爱国主义教育似乎与信息技术课无关,其实不然,结合教学内容也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在八年级信息技术《引导线的运用》一课教学中,有一位学生做了一个动画:一艘潜艇,发射所谓的巡航鱼雷,击中一艘船,爆炸的场面还很血腥。凭心而论,在短时间这位学生掌握引导线操作比较熟练,动画设计还是比较有新意的。当时,正是举国庆祝神州八号发射成功。我就引导这位学生,做一个神州八号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对接的动画,同时,单独辅导其运用flash软件对图片的处理方法,帮助其构思,激发这位学生的制作兴趣,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第二天,这位学生就兴冲冲的找到我,告诉我他的动画完成了。我看后,做了一点修改,作为优秀作业给八年级的学生进行展示,不仅对该生是一种激励,加深了学生对引导线的运用操作记忆,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呢?这是中小学生教育都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通过《了解网络》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上网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我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比如:中国少年雏鹰网、迪士尼中国网站,引导他们有效地上网,避免在网上“瞎逛”。引导他们健康地上网,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学习网络上的知识,去尽情地欣赏美和感受美,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对于中学生我还适时地给他们讲一些典型实例,如网络陷阱,网络诈骗等,告诉他们不要轻信虚拟世界的人,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典型实例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课堂中贯穿团结协作教育
随着学校的发展,来我校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现有的教育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计算机教室的计算机不能做到人手一台,有的班级是三人两台,有个别是两人一台,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我进行相互谦让、团结协作方面的教育。例如:在布置任务时,都是以小组共同完成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都安排负责人,来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上机操作的机会。
五、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一本活的德育教材。不仅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系统目录中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演示中保存和另存文件时,注意这个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分门别类存放文件的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就会照葫芦画瓢,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形成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总之,学校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虽然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但是每一节计算机课中,从我们每一次规范的使用计算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都会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又一重要途径。
吴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