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分析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学改革,职业教育,专业知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9 16:34
摘要:传统的职业教育将专业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强调培养专门人才,而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深入,现代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适应社会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熟识专业知识,准确掌握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性能。所以,职业学校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标准,必须对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强化。
关键词:教学改革;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建议与分析
立足于教学类型进行分析,可以将职业技术教育归为技能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人才形成良好的技术应用性,进而服务于第一线生产需求,例如,管理、建设、服务以及生产等。因此,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教学始终是中心任务,而教学管理是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职业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律规范,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对教学管理环节进行重点强化,加大专业培养力度,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从而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职业教学管理在教改背景下的特征
1.程序性
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灵活性小、操作技术繁杂以及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相关程序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理论的指导进行。职业学习应根据相关要求标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相关的质量体系,并强化工作程序的操作性以及合理性,贯彻落实工作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其更具规范性,还能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服务质量。
2.准确性
教学管理的准确性将会对教学秩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必须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准确无误。首先,职业学习应结合相关部门的督导评估标准以及要求,编制管理目标,确保其符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其次,确保教学文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如果实习教学、理论教学的课程安排缺失准确性,将会导致各个班级无法正常进行交接班。除此之外,相关教师数据资料缺失准确性,例如,预订教材、考试成绩以及工作量统计等,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管理者的威信,因此,教学管理必须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3.实效性
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实践观念,如果没有准确把握工作时间,极易诱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教学安全事故。例如,教学管理者没有将调改后的课程表及时发送给教师,将会导致空堂事件;教学管理者没有及时发放教材,导致开课延时等。除此之外,教学管理者还要具有超前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大方面,分别为举措、理论、思想以及观念,例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手段、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创新与完善,均应体现出超前意识。
4.创新性
教学管理工作属于常规工作,不过管理者不能因此便忽视自身素养的培养,而是应不断对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行提升,积极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学习、研究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教学模式。例如,模块式教学模式、行为导向式教学模式以及学分制教学模式等,从而充分彰显出职业学校的特色。
二、职业教育在教改背景下创新需求
现阶段,很多职业学校均存在以下问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学历水平差距较大;专业实训课与文化理论课的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实训以及实验课师资力量短缺等。虽然很多职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但由于相关设施的缺失,加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足,导致职业学校教学水准与学生专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这些问题均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以及教学质量提升的实现有很大的制约性。面对新教改所带来的冲击,职业学校应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转变:
1.培养目标
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而言,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时刻掌握培养目标的发展情况,促使其成为技能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新教改的提出,重新规范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思想,基于这种全新思想的指导,职业学校必须加大对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强化生产实习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职业学习还要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就业能力。除此之外,职业学校顺应小康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成为技能特征鲜明的技能型人才。
2.教学理念
首先,转变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由传统的计划培养转变为市场驱动,以宏观引导取代政府直管,促使职业办学全面面向于市场及社会。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校企、工学结合,现阶段,职业教学最为显著的本质特征便是产教相容。例如:深圳市某职业学校曾与深圳市多家企业合作,包括,沃尔玛、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鹏劳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等,不断对校企合作的体制进行创新与发展,最终校企之间实现了合作办学、育人、就业以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深圳市的经济发展。最后,对就业市场以及优质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形成明确认知。由此可见,教改促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更具鲜明特色。
3.课程结构及内容
受教改影响最为突出的便是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传统的职业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首要任务,但基于新教改的思想指导,开始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内容方面,也有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职业活动、专业技能;传统的将学科知识作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也被“能力为实践本位”所取代;固定教室、统一授课的组织形式也转变为车间实习、基地实训;传统的分段式实践理论教学方法转变为一体化的实践理论。这些转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还能促使教学教育更贴合社会发展需求。
4.教师的培养方式
首先,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建设主线,重点对教师的开发课程能力以及师德水平进行培养,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对教师的岗位培训以及教育方式进行改革,紧密联结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促使教师培训体系实现多样化、多层次以及多渠道建设,从而不断优化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质量;最后,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促使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形成活力充沛、结构优化、配置合理、数量充足、业务精湛以及师德高尚等优势。
三、职业学校创新教学管理的具体策略
1.强化师资力量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具有主导地位,是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必不可少的根本。职业学校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的师资力量,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符合教改新要求,必须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有机结合自身培养与高水平引进,从而有效优化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历结构。例如,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对编制管理进行全面强化,如果编外教师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便予以转正,并根据任职教师的业务能力,发放福利待遇,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职业学校也可以在教师任职前对其进行系统化培训,通过老人帮扶新人的方式,提高新任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促使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从整体上得以强化,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观念
现阶段,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并没有良好的教学观念,在授课过程中,只片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针对这一现象,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者必须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积极引导与转变。教师应以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认知与发展为根本观念,例如,情感、追求、态度、理想、沟通、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态度以及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合作技能,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研精神以及创新精神。
3.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职业学校的领导者要明确认知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教学质量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而加大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力度,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其次,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并结合教学绩效考核体系、督查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立足于多角度、全方面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监控,从而提高职业教师的业务素养。除此之外,职业学校还应实施奖惩制度,将教师的教学考核成绩与职称、工资的晋升挂钩,从而激发职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而有些职业学校之所以在这种不景气的就业大环境下,仍然保持超高就业率,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其职业教育具有实践特色,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以及企业发展需求。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明确自身教育教学情况,做好自我定位,结合本地经济建设水平以及国家的经济、生产技术、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性指导,编制职业培训计划,明确职业培训目标,建立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凸显自身的实践特色,并带领学生在相关行业企业、市场实习,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印象。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还有利于学生转变为优质职教生。
结语:
综上可知,教学管理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顺利运行的关键环节。职业学校要想促使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符合新教改提出的制度化、规范化等要求,必须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与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教改的内容可以在职业学校全面贯彻与落实,从而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职业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林.浅议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J].科技信息,2010(35).
[2]赵吉云,刘诚专.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探究[J].河南科技,2010(24).
[3]史益大.课程改革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变革及实践——以溧阳职业教育中心校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07).
[4]胡黄卿,陈菲莉,段贵平,黄坚.职业学校内部教学管理运行体系的探索[J].硅谷,2009(21).
[5]木青.教育部: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6]黄荣勤.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3).
[7]朱余清,宋孝春,周绍池,束秀玉.“四主”管理: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谈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4(21).
孟宪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