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开一个“技能银行”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技能银行,社交平台
  • 发布时间:2015-12-07 10:22

  海外留学归来的设计师周颖在网上建立了一个“技能银行”,使大家不用花钱也能学到技术,只要你愿意分享你的一技之长,存点“课币”,就可以免费去学你感兴趣的技能课程。

  做一个分享技能的社交平台

  在创办“技能银行”之前,周颖曾对咖啡拉花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上网查找了一些相关课程后,她发现课程费用竟然要几千元,而且学习的时间太长,于是学习咖啡拉花的念头被暂时搁置了。在可惜之余,周颖还是时不时会想:“想学点什么技能或了解什么知识的时候,如果能有个途径让我轻松找到合适靠谱的人,那该有多方便。”

  两三年前,周颖在意大利米兰Domus Academy学院深造商业创新课程,当时学校有一个来自哥伦比亚的学生突发奇想,他想请学校内的高手免费教他意大利语,而他用娴熟的弹吉他技能交换学习,没想到还真有人应召。

  这件事给周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学咖啡拉花受阻后,她马上点燃了头脑中的火花:为什么不去做一个分享技能的有趣平台呢?

  从朋友那听说“时间银行”的概念后,周颖马上找到了落地的想法——开一家“技能银行”。技能也可以存取,存取的媒介就是“课币”。有了“课币”,你可以任意选择平台上别人发布的所感兴趣的课程。“课币”怎么来?免费。只要你愿意分享,每个人都可以用“线上发布课程,线下一对一面授教课”的方式去赚取“课币”。

  2014年年初,周颖把自己研究出来的心血变成了创业计划书,找了一个优秀的女程序员搭档,开始做起这个项目。

  有趣另类的技能更受欢迎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14年8月,“技能银行”网站正式开张。周颖惊喜地发现,其实现在国内的年轻人并没有原本想象中的那么不爱分享,运营了一个礼拜就有原创课程投递申请。

  “技能银行”上线大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开设了647堂课,涵盖乐器类、美术类、运动类、lT类、语言类、商务类、烹饪类等常规课程。但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存到“技能银行”,“技能银行”目前只接受与知识、技能有关的教学和分享型课程,有些课程描述太抽象、课程存在不安全因素,比如教开车、有广告倾向的课程都会被拒绝。

  在“技能银行”中,有些看似“奇葩”的课程却很受欢迎,比如教别人如何看云识天气等。发布“看云识天气”课程的比尔,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究相关内容,因此他对云图的了解丝毫不逊于专业学者。比尔自己还开设了一个专门的公众账号教大家看天气。

  为了帮用户更好地了解这些存技能的“老师”,周颖和团队已经策划了“寻找身边的技能者”系列专栏,对一些比较有趣的课程进行采访并发布在“技能银行”的微信公众号上,让这些技能达人展现自己。

  90后的小郁是一个书店迷,在大学时她曾以寻访独立书店为主题,独自旅行了2个月,跑到各个城市逛书店,在书店做义工。因此听说“技能银行”开张,她也尝试地存了自己的一门技能进去——带大家逛书店。如果某天,她刚巧路过你的城市,可以带你一起穿街走巷,逛书店,聊聊书店、旅行、图书等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小郁还独家制作了一份书店汇总表和大家一起分享。逛书店的技能申请后,不仅很快被接纳存进去,还很受用户欢迎。

  分享是一种生活态度

  周颖自己也在银行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程,教在附近上班的一位白领。她开课的目的除了赚点“课币”外,还可以帮到别人,其实也是在帮自己,因为回国后,她说英语的机会不太多,感觉自己再不说也会倒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分享感是存技能的人最看重的。这也是一种能带给人愉快感的生活态度。通过接触和了解,周颖发现越是这些比较专业的授课者,越不喜欢去一些交易平台上开课,他们开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喜欢和他人分享、交流。

  来到“技能银行”学习的人,大多数并不需要对某一项学得很精,只是以点燃兴趣和了解专业背景知识为主。因此,“技能银行”对课程的定位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初步的了解、分享。如果想要学习一个新技能,但完全没有接触过,“技能银行”的课程刚好可以帮你“领进门”。所以,在课程安排上,“技能银行”里的课程基本都以单节课为主,开设系列课程的比较少。

  尽管“技能银行”目前有超过5000多位用户了,但周颖并不满足,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存技能。“交换一个,得到更多,这个世界会因分享变得更加有趣和精彩!”

  (秋风摘自《爱人》2015年11月上)

  依江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