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游艇的青岛角色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帆船之都,邮轮产业,游艇产业,青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14:14
2008年夏天,青岛浮山湾千帆竞发的场景依然存留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这座意欲打造“帆船之都”的年轻城市,以其优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与竞技体育带来的影响力不同,同样依赖于海洋自然条件和港口优势的邮轮游艇产业,却在近年来悄然地改变着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未来。
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
与国外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起步较晚。
1982年,深圳江辉船厂制造了我国第一艘游艇。也正是从那个年代开始,随着游艇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把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量世界游艇企业选择以独资、合资、合作的形式来华建立游艇制造企业,国内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也开始进军游艇制造领域,我国的游艇产业开始起步。
比游艇产业起步更晚,我国邮轮市场发展尚不足十年的时间,邮轮产业在这几年也才迎来了快速发展。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部分欧洲国家经济更是陷入困局,而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虽然增速开始下滑,但相比于大多数欧美国家,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据估算,当人均GDP达到6000至8000美元时,区域邮轮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我国在2012年,人均GDP就达到了6100美元。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国人旅游消费观念从观光游向休闲旅游、从国内游向跨境游的转变,邮轮产业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期。
但以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邮轮产业和游艇产业的发展都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世界船舶产业最大的制造者,我国目前仍没有一艘悬挂中国国旗的豪华邮轮。
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技术顾问、全国邮轮游艇设计联盟秘书长于建中看来,“我国邮轮游艇制造业仍处于从单纯模仿到逐步创造的初级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少要5-10年。”
2015年10月21日,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船集团)、世界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公司)与世界最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签署了价值26亿英镑(约合255亿元人民币)的合资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中国香港成立一家由中方控股的国际邮轮合资公司,并将耗资250亿元在中船集团下属的外高桥造船厂订造超级豪华邮轮。这将是我国首次建造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豪华邮轮。
嘉年华集团首席运营官阿兰·巴克鲁表示:“邮轮旅游对中国来说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出游体验,我们相信此次与中国伙伴的合作对于发展中国本土邮轮经济、推动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邮轮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的确,邮轮游艇产业在我国的市场前景一致被看好,更被中外邮轮界认为,将会是全球邮轮旅游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
10年前,我国选择邮轮游艇旅游的游客尚不足两万人,仅有30个航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内地共接待国际邮轮466艘次,同比增长14.78%;以中国游客为主的母港航次出入境73.96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44.3%。
而据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中国出入境邮轮游客将突破100万人,占亚洲邮轮市场总量的40%以上,跃升为全球第八位。
在大多数国人的观念里,邮轮和游艇似乎总是与富人挂钩,认为这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东西。而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再加上邮轮游艇产业的迅速发展,这一传统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2014年,我国出境人数9800万,其中邮轮人数70万,占出境人数的0.7%。相比之下,美国2013年出境人数虽只有6600万,但邮轮人数占到了出境游的18%。这意味着我国邮轮市场有着潜在的巨大增长空间。而根据研究机构MOT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邮轮旅客数量有望达到450万人次,邮轮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我国也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邮轮消费市场。
青岛邮轮母港启用
2015年5月29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启用。载有2000多名游客的天海“新世纪”号邮轮起航,拉开了青岛邮轮母港时代的序幕。
邮轮码头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经停港”或“挂靠港”,一个是“母港”。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秘书长郑炜航看来,我国大多数港口并不具备成为邮轮母港的资质。“因为港口的‘航道水深问题’,不能满足接待国际大型邮轮的需要。中国很多沿海城市都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泥沙较多,水深不够,譬如上海港、天津港等每年都要不断地疏浚航道。航道自然条件较好的港口是三亚、青岛,航道较宽,水的深度也比较有利于接待国际大型邮轮。”
2005年,青岛曾被亚太航运界评为“亚洲地区最佳航海城市”。在发展邮轮游艇产业方面,这个城市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青岛海岸线长达730多公里,有48个港湾和69个岛屿;受台风影响小,风、浪、流及水温都适宜开展海上观光和运动休闲;青岛是离日韩最近的港口,相比天津,进出港口的时间更短,成本更低;码头的建设时间虽然比天津等城市要晚,但硬件条件却更好;邮轮母港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市中心的港口。
青岛自1979年开始接待邮轮,目前已累计接待国际邮轮300多艘次。2014年10月28日,首艘以青岛港作为母港的国际邮轮“海娜号”载乘着1500多名游客,从青岛起航前往日本,标志着青岛港从邮轮经停港升级为邮轮母港。
据悉,青岛邮轮母港的超大型邮轮泊位,可全天候自由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邮轮母港客运中心的最高通关能力也将达到每小时3000至4000人次。
在青岛邮轮母港有限公司国际客运中心经理刘文韬看来,虽然青岛邮轮母港开港比上海晚了近十年,比天津和厦门晚了近五年,但青岛却赶上了邮轮产业发展的好时候。“我们原先预计今年能有20个航次,但现在的发展态势要比预想的好很多,有望达到35个航次,是国内开港以来发展最好的。”
除了青岛港,青岛还有奥帆中心邮轮码头,目前它也具备了6万吨邮轮的接待能力。2013年底,青岛市印发的《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也提及要将位于东、西两个片区的“奥帆中心邮轮停靠港”和“青岛大港邮轮港”组成“邮轮组合港”布局模式,使其“空间上遥相呼应、功能上主辅结合、时序上远近相连。”
根据《规划》的目标,2015年青岛邮轮港口要跻身“中国重要国际邮轮港”行列,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邮轮旅游目的地之一”和“中国北方重要邮轮母港”。2020年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晋级“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邮轮客源输出市场和游客入境口岸。并以大港邮轮港为基础,联合现有的中港、小港,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集国际客运中心和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新的产业增长极
邮轮产业曾被比作“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其有着高达1:10的投出产出比。在对于城市经济强大的拉动力和吸附力下,发展邮轮母港经济已然成为当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空间,各行业增速都在明显下滑,而邮轮游艇产业却悄然兴起,并快速步入了高速增长期。在带动传统港口产业转型的同时,作为国内投资新热点的邮轮游艇产业,也成为了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国际邮轮协会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亚洲旅客数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自2012年以来增加了48万名邮轮旅客,复合年增长率近80%。而在亚洲近140万名邮轮旅客中,中国2014年输出了近一半的区域旅客数量。
与邮轮产业被比作“黄金产业”相像,游艇产业则被看做是汽车之后的下一个“消费金矿”。而青岛正是借助于2008年奥帆赛的举办,迎来了游艇产业发展的好时机。
也正是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游艇产业呈现出由欧美向亚洲和中国转移加速的趋势。近年来,全球各大游艇制造商和服务商都开始将投资重点放在中国,有的将亚洲总部迁至中国或向国内市场引入旗下游艇品牌,这更加速了国内游艇产业的发展。
在2014年印发的《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里,邮轮游艇产业就被列入了青岛市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据悉,目前我国拥有游艇制造企业约300余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长江沿线地区,山东约有60余家,青岛有30多家,占山东的一半;拥有各类游艇俱乐部近30家,约占全国的15%。
2013年4月,青岛印发实施《青岛市邮轮游艇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青岛市邮轮游艇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跻身国内城市前5强,邮轮经济增加值达到28亿元,游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到2020年,青岛邮轮游艇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到2030年,青岛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邮轮母港、国际游艇城、国际帆船之都和游艇帆船装备制造强市。
之后的2014年,山东也印发了《山东省游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并将其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事实上,对目前的国内城市而言,无论是发展邮轮还是游艇产业,其最为核心的产业仍然是旅游业。而所谓的邮轮经济,在大多数人眼中也通常代表着“邮轮停靠在这里,需要补给;船上的人下来需要吃饭、购物;甚至邮轮公司要设置代表处,招聘一定的人才,这些都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对于邮轮产业链而言,港口服务和旅游接待还只是这条产业链的下游,而利润最丰厚、对国民经济带动最大的是邮轮的设计与建造,以及邮轮运营等中上游环节,我国企业还涉及较少。
市场仍需完善
目前,上海、天津、三亚、厦门、青岛等沿海港口城市都开通了邮轮母港航线,大连、深圳、广州等城市也在积极谋划邮轮母港建设。
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但也有着发展的制约因素。青岛国合国际邮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孔波认为,青岛起步不算晚,但发展落后于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客源不足,“邮轮母港停靠的先决条件就是客源。上海有客源优势,天津依靠北京,而青岛只能着眼于山东。”
刘文韬也认为,青岛邮轮母港唯一要考虑的也是市场问题。“青岛与天津有竞争关系,天津港有北京做腹地,80%的客源来自北京。而且天津港运营时间长、基础好、系统比较完善。”
而对于游艇产业的现状,青岛市邮轮游艇协会秘书长陈海波认为,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发展得好,不论是观念意识、消费习惯,还是经济基础,南方都好于北方。南方的私有企业更多,而私有企业对于游艇的消费能力更大。“三亚和深圳在游艇规模和游艇利用率等方面,都好过青岛。”
借助2008年奥帆赛的契机,青岛游艇产业曾迎来一段快速增长期,当时仅制造商就有近50家。但短暂的繁荣过后,发展停滞不前。如今,青岛的游艇制造企业已下降六成,现在已不足20家。
“目前,青岛的游艇制造业还简单地停留在重复粗放的低效制造阶段,发动机等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缺失、上游原料供应市场未形成规模等制约因素,使得青岛游艇制造业无外乎重复拆装组合的体力劳动,而少有技术含量,甚至陷入价格战等低端竞争的恶性循环。”陈海波认为,目前游艇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无序需要一个协会辅助其有序运行,这也是成立青岛市邮轮游艇行业协会的目的所在。
青岛银海集团董事长辛华龙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也曾指出,青岛海上旅游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旅游企业小而分散、企业运营船艇档次低、经营航线短、项目单一、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然突出。当然,随着邮轮游艇协会的成立,会对资源整合,市场发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促进当前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
邮轮母港的启用和一系列发展规划的出台,无疑将会加速推动邮轮游艇产业在青岛的发展。但不论是对于邮轮游艇制造业,还是基于邮轮游艇产业带来的旅游观光业,市场仍需培育和完善。
首席记者/宋鑫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