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消费者遭遇支付欺诈 近九成无法追回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支付欺诈,互联网金融
  • 发布时间:2016-01-06 15:04

  12月24日,中国银联发布《2015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移动支付需求在2015年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手机支付加速普及,但移动支付风险形势也更加严峻。

  手机端欺诈频发

  “我们依托由95家成员机构共同组成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通过其成员伙伴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APP客户端等23个渠道、77个移动互联网入口开展在线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逾10万份。”报告起草人之一、中国银联风险分析师王宇介绍说,本次调查历时3个月完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调查发现,约13%的被调查者遭遇过网络欺诈并发生损失,较2014年上升6个百分点,其中男性较女性的比例高3个百分点。曾遭受网络欺诈的被调查者中,54%的欺诈损失金额低于500元,20%高于2000元,26%处于500元到2000元之间。

  “2015年,通过社交账号进行的诈骗活动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信用卡提额、消费退款、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等欺诈手法也较为突出,移动支付安全应成为支付产品客户体验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总经理袁晓寒说。

  调查还显示,网络支付欺诈的追损难度较高,损失全额或部分追回的仅占4%,绝大多数是消费者自行承担了全部欺诈损失,这一比例高达88%。

  手机付款日渐流行

  尽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调查显示,消费者移动支付习惯正在逐步形成,整体月均移动支付消费金额和频率较去年均有所上升,且无论是实物类消费还是虚拟类消费均显著增长。

  报告显示,82%的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付款,51%的受访者手机支付交易占个人网上消费总额的比例超过一半。

  “随着产业各方在支付领域的创新加快,持卡人可以在不同的购物场景下,根据自己的需求、金额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袁晓寒介绍说,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男性在大额消费出手更爽快,女性在1000元以下的消费更为频繁。而从年龄分布看,95后的年轻人更青睐虚拟账户的余额支付,75后的中青年偏爱产品种类最多的手机支付,40岁以上的中年人更偏爱网银支付的大额、安全的特性。

  袁晓寒建议,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要在手机上安装官方正版的安全软件,提前预检病毒。此外,可以选择有配套资金保险的支付渠道或考虑购买资金保障险等相关类型保险,发生损失后可以通过保险渠道挽回。

  文 王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