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海报 “视觉诗人”冈特·兰堡访谈录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冈特·兰堡,摄影,海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18 10:37
学习设计,不仅仅只是学习设计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研究设计人物及其设计作品,通过对人物的研究,从而理解历史、思想和方法。2015年11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策划的“纸上的舞台——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给中国观众呈现了世界上最好的平面设计。在展览同期,策展人吴学夫教授邀请了其中十位参展设计大师来京举办系列讲座和公开对话。“纸上的舞台”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研究设计大师及其作品的机会。本期摘选了吴学夫教授与被誉为“视觉诗人”的世界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教授的访谈录,以飨读者。
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访谈录
提问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吴学夫教授
回答者: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大师之一 冈特·兰堡教授
问:您好,兰堡教授,我有一个和大家一样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您本人学习设计的经历是什么样的?我们知道,您有两位导师,汉斯·赖斯迪科夫教授和汉斯·希尔曼教授,特别是汉斯·希尔曼对您后来的设计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答:汉斯·赖斯迪克是我的教授,但他在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就病了,我是受到了他的影响,因为我跟他的班级一起上了课。汉斯·赖斯迪克是在二三十年代曾经帮助过苏联设计师的一个设计教授。汉斯·希尔曼是汉斯·赖斯迪克的学生,而且是他最好的学生。他在汉斯·赖斯迪克生病的时候,接替他的工作,两年之后就转为正式的教授。上学期间我学习了所有跟设计相关的基础和设计的原则。我去找汉斯·希尔曼教授,给他我看自己的作品,汉斯·希尔曼总是很安静,他不会说多少话,他会看着作品说“嗯嗯,下一张”。
问:汉斯·希尔曼跟您谈到哪些设计基础和设计原则?这些东西是不是对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学设计的学生仍有启发的作用呢?
答:我在汉斯·希尔曼那里主要学的是怎么做海报。他告诉我们,海报是一个基于“秒”的媒体,当我们注意到海报时是无需几分钟,而是不到一秒的时间。事实上1/25秒就得看明白,这个海报上面是有什么内容,这个海报的吸引力必须非常强,可以让人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内容,观众被吸引住,再跟进理解,看更多、更长的时间。海报还是一种有两层记忆的媒体,第一层是迅猛的,必须吸引人;第二层是吸引人了之后,还要包含一些更深刻的内容。如果进一步理解海报,可以读到整个的故事。像戏剧海报,必须先吸引住观众,如果他想知道更多,他就需要真正去听歌剧或者看戏剧。当然汉斯·希尔曼主要做的都是文化广告,都是为文化艺术相关的活动做的海报,他不怎么做跟商业和经济相关的广告。
我在上大学之前,上过一个玻璃职业学校,大约从15岁起在那里上了三年。我在这个学校学的是在玻璃上画画、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做教堂的彩色窗户。当时在玻璃职业学校任教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一个叫波西米亚的地区来的,那个地区在今天的波兰,但是二战结束之前那里还属于德国,那里的人也不能留在那个地方了,只能搬到德国地区,然后就有老师在这个职业学校给我们教课。他们以前执教于艺术学院,所以他们习惯把我们像大学生那样对待,对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年轻学生,也用像对艺术学院的学生那样来教课。
到了大学的时候,大家也知道我上过这个职业学校,所以我申请不需做所有的练习,我有了比较自由的课程安排。对我最重要的学习是汉斯·希尔曼教授每个星期都会把自己做新的海报挂到走廊里,然后我这一个星期每天都会去看这些海报,然后再思考老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汉斯·希尔曼教授总是话不多,也从来不写关于海报设计的理论文章什么的。所以我基本上是用这样的方式学习怎么做海报。
问:您在大学毕业以后,最早从事的工作是商业广告创作,可否介绍一下您的这段经历?这段经历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我在毕业之前就开始用海报挣钱。我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学生代表会组织一次比赛,为我们的狂欢节做海报,我参加了并赢了比赛,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印刷,所以我很高兴地发现自己的作品除了我和我的教授以外还有其他人也喜欢。我之前喜欢的艺术都是抽象性的,我曾经在卡塞尔文献展上当过展厅保安,我目睹了那些曾被纳粹禁止过的先锋艺术,跟随二战之后的潮流,我也做了很多抽象作品,但这次比赛之后,我开始用具象的实物来表现。之后第二次的比赛我也参加了,结果又赢了。我也为一个爵士乐队做了海报。这是在我上大学的头两三年的事,我做了很多海报都得了奖,直到毕业后大家都喜欢我做的这些海报。我相信我成功了,我认为自己可以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
问:您目前居住在德国的居斯特罗镇,我曾在以前的画册中见过您的工作室,书中还有一张照片是您正在扫地的背影,那个是您本人吧?可否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室?
答:那个扫地的人是我,我平常在工作之外的爱好就是喜欢扫地。我的工作室,也是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子,是我退休之后回到老家买的房子,这里也是我上小学的地方。小镇离大海30分钟,环境非常美,那里有1000个湖,一万年前此地还是冰山。我的房子是1583年一个荷兰建筑师建的,今天在阿姆斯特丹还可以看到相似的建筑,但是我这个建筑比阿姆斯特丹的会大一号,因为那时候的城市管理者决定这个建筑必须是更大的。房子的一层是海报博物馆,经常会举办展览活动或放电影,二层是我的工作室,三层是我和夫人、儿子一起住的地方。我的房子是当地的一个文化中心。
问:像您说的,海报是一个以秒为计量单位的艺术,这样的创作有很多瞬间性,在创作当中的灵感也是稍纵即逝的。您如何获得这些灵感并且把它用到您创作当中?
答:我们必须考虑到人不同的视觉感知能力。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没有太多视觉的能力,大概到一个月左右才能开始看清楚父母的脸,人脸是所有人类最初的视觉记忆,这是我的海报灵感来源之一;其次我也经常会用手作为我的海报图像,因为小孩就经常观察自己的手,用手抓东西;第三个灵感就是手能抓住的各种物品,所以我的海报主体常会有各种物品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经历和刺激引导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发展他们的视觉能力。
我创作海报时会考虑到我的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觉经验,而视觉经验来自不同的背景,我会根据这种背景去做设计,所以我必须寻找合适的图像和文字来构造我的海报,而观众面对这些图像和文字时会和他自己的经验连在一起。有时候海报的观众是某个特定的人群,比如说年轻人,那我就得专门考虑到年轻人的那些视觉经验、视觉能力。
问:刚才您谈到,您在学生时代创作的作品,已经跳出了当时非常流行的现代主义潮流,而采用了具像的形象。那么德国作为一个产生包豪斯的国家,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始,包豪斯不仅影响了当时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德国,同时它的设计教育理念也影响了全世界,包括今天的中国。那么,您的创作跟包豪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一种内在精神联系?
答:我本人与包豪斯有直接的关系。那时我上的大学虽然是一个艺术学院,但是我们把自己的学校叫做“工厂学院”。这是从包豪斯那里继承过来的一个概念,因为德语里面的BAUHAUS,它有两部分,前面这一部分是BAU这是一个动词,是“建造”的意思,后面那部分HAUS是“房子”的意思。所以把这个放在一起,这个包豪斯就是建房子的意思。我们认为在建房子的时候,不同专业人员协同工作,他们的专业都有相同的重要性,不可以说这个人不重要,那个专业不需要,如果那这样的话,这个房子盖不成了。所以我上的艺术学院也是同样的想法,所有的专业都一样重要。
我在卡塞尔艺术学院上学时的教授中有一半是以前在包豪斯学习过的,他们在第三帝国之前发展的很好,希特勒上来后就禁止他们工作了。可以说,我直接追随过包豪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像Fritz Winter、Arnold Bode这些大师都在学院里,但艺术学院里的平等气氛使我们看待普通学生的或是知名教授的作品时都不会因为这个人的名气而区别好和坏,而且,我们绝不认为艺术存在“高”和“低”的分别。
问:您的土豆系列海报闻名世界。您在1967年为Egoist杂志所做的海报出现了挖空的土豆的形象,这是不是您第一次使用土豆这个物品作为设计的元素?您在1988年的个人作品展览时也使用了一系列土豆的形象。土豆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创意概念?有何重要的意义?
答:我最早曾为德国农业做广告,所以用土豆和不同的蔬菜设计海报,在这个时期的创作就使用了土豆元素。土豆是德国人的主食,我自己的命运跟土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小时候生活在梅克伦堡邦,11岁时母亲去世,父亲生病。我父亲常把我和我哥带到田里,跟我们说这个地能产多少土豆。不久父亲去世了,那一年我就跟着姑姑和哥哥去地里收土豆。幸亏靠着这些土豆,我们才捱过冬天。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什么吃的都没有,能在地下室有这些土豆充饥,是件非常幸运的事。
后来我上了大学,我当时很穷,父母不在了,没有人支持我,所以我需要用最少的钱养活自己。我买了大量的土豆,和一点点洋葱、肥肉,用这三样东西每天变着花样做。所以说我是伴随着土豆长大的。
问:据说您曾经在工作室把电脑吊到屋顶上,表示您的创作是不依赖电脑的。如果说从60年代开始算的话,您至少在平面设计界经历了50年的创作生涯,而您早期的这些作品都是靠手工做出来的,包括图形和文字。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化时代、网络时代,海报作为一个纸质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在未来的命运会是什么样?
答:是的,我不依赖电脑创作。对于海报的未来,我当然无法预测,但是我会说一些想法。我觉得现在海报在美国、欧洲,还有中国,仍然有着一定的视觉权力。在德国各处还有海报柱,叫Litfasss.ule Litfa.柱,因为是一位Litfa.的人发明了海报柱子。巴黎的JCDecaux公司改良的海报柱是带玻璃的,海报不需要贴,可以直接夹到里面。这两种海报柱现在还属于比较普及的、低成本的媒介。我还是跟海报柱一起长大的,我父亲在1945年拍了一张照片,就在我当时的房间外边有一个海报柱,所以我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海报,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海报。我注意到海报柱主要是在德国、法国、奥地利有,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像美国、中国都没有这种公共媒体。海报不是活在实验室和艺术院校里,所有的跟海报有关系的人,学生、设计师、客户都必须知道海报是属于公共空间的,而且和城市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海报毕竟是纸质的,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图像已经不是在纸上,所以就没法说它是海报。你在手机上看一个图像,这个图像的影响力可能比从远处看一张海报的影响力会大。纸上的海报也会慢慢走向数字化的世界,也许设计师们还会继续创作海报,但是也许不再印刷到纸上,直接是在电子屏幕上观看……我现在无法知道这个会怎么发展。
问:您除了海报设计之外,还做哪些别的类型设计?
答:我以前曾为德国黑森电视台做了有关视觉形象的一切设计工作,包括他们的标志、字体、舞台背景……所有的委托。我设计的这些图像,每天七个小时、连续十年的播出,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哪个电视台有这样全面的设计。这个电视台一直在使用这些作品。但是随着负责这个电视台的人走了,现在的负责人也把所有的形象改变了。
问:摄影是您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和特色。您对摄影是怎么样的一种看法?
答:摄影现在才有110年的历史,但是它在当代艺术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摄影对我来说不仅是重要的创作手段,而且我认为它是社会意识最重要的表达工具,所有的照片都是社会历史的材料,每个人必须学会看懂照片。我也教过摄影,很重视摄影理论。在上世纪30年代,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德国摄影师Gisele Freund逃到巴黎,她是因为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所以去了巴黎,做了巴黎索邦大学的博士生,她的毕业论文叫《摄影和社会》。我在卡塞尔美术学院教课的时候,会给每个学生都送这一本书,要求他们必须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在班上做一个报告。这个非常有意思,每个学生的报告都不一样,因为从这篇博士论文中可以生发出非常多的话题。摄影几乎就是我的生命。
问:五年前,我策划的“纸上的舞台”第一次邀请到您的作品展出,对我们来说那是一种无以伦比的鼓舞,五年后的今天,您第二次参加“纸上的舞台”,而且还接受我的邀请来到北京做交流,也让我有机会向您介绍中国和中国的设计。不管是之前还是这次,您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设计师,您是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的设计?
答:您的问题很重要,我在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到后来当设计师,总有机会认识很多不同的设计界人物。我每次认识一个同行的时候,我都会从中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我在80年代末的时候有了一个中国的学生,那时候我给了他很多资料,让他看欧洲的、美国的设计作品,让他补充了很多国际设计知识。现在我认为中国设计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特别是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背景,但是在80年代末的时候,在西方的设计世界里好像感觉不到中国设计的存在。今天中国的学生在设计学院里接触了大量国际设计资讯,但是庆幸的是中国的设计师并没有跟着西方做一样类型的作品,你们都会考虑到自己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用汉字来创作一种属于自己的设计。90年代初的时候AGI才有第一个中国的会员,但是到现在会员人数已经跟德国一样多,所以这也表示中国的设计已经登上了现代国际设计舞台。
附录:纸上的舞台——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
早在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一个以表演艺术为主题的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在国家大剧院里,作为视觉艺术的海报设计与表演艺术交相辉映,向公众奉上了一场视觉的盛宴。五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如火如荼,文化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也包括上剧院、看演出,但是在中国,大多数关于演出的视觉推广设计往往只是事务性的工作,较少委托独立设计师进行创作级的设计,而西方的平面设计师们大都与剧院之间形成一种需求与创作的生态关系,关于演出的海报设计作品是最能代表平面设计师艺术成就的作品类型。
平面设计是一切设计的基础,而海报设计又集中体现了平面设计的所有要素,表演艺术主题的海报由于其文化性和公共性,在社会精神领域扮演了特殊的作用:通过美的形式,介入城市和公众的生活,提升公众的审美趣味,从而使社会更趋美好。在功能性的需求得到普遍满足之后,只有美和创意才能打动我们。今天的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在于产值,更重要的是给公众创造一种艺术化的生活,让美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指导我们的行为向善,从而改善整体社会状况。五年前我们曾思考,当代社会现实使“美好”成为一种奢谈,甚至,我们不再相信“美好”。强大的商业力量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的诉求左右着我们的公共审美,如何寻求一种推动力量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重建美的信念?它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正是在这种思考之下,我们策划了“纸上的舞台——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本次展览邀请了Milton Glaser、Gunter Rambow、Finn Nygaard、Kari Piippo、Holger Matthies、Nicolaus Ott+Bernard Stein、Fons Hickmann、Guy Saggee、Erich Brechbühl、Frederic Teschner、Elisabeth Kopf、Evelyn ter Bekke+Dirk Behage、Gerwin Schmidt、Hjalti Karlsson+Jan Wilker、Ollie Schaich+Ruedi Zürcher、长岛里佳子共16组包含欧、美、日多个国家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的150幅海报设计作品,这些极富创意的表演艺术海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优美愉悦的设计形式,更是在于它们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载体,唤起了我们对艺术化生活的追求,也使得这次的海报设计展览超越了纸上设计表现的意义,从而进入到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舞台,成为一项传播设计之美、生活之美的文化项目。
文 Article>吴颖 Wu Ying;图 Pictures>林铜、高志 Lin Tong、Gao Zhi 编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