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读者之声

  • 来源:中外管理
  • 关键字:海尔,网红,培训,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6-06-21 14:40

  读者评刊

  想学海尔,你是“工匠”还是“商贩”?

  《海尔模式只能成为个案吗?》2016年第5期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由家庭组织推演至企业组织就是“成功的企业都一样,不成功的企业死法各种各样”,但成功只可借鉴不可复制。这或许就是海尔模式你学不会的秘密!

  依查克·爱迪斯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内在逻辑: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每个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不同,生存战略也各异。海尔、华为、腾讯、IBM、通用等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存在盛年期;诺基亚、爱立信、柯达死于“光荣”的贵族期;国内很多“僵尸企业”则被“好心”的地方政府从学步期拔苗助长到官僚期。

  为什么海尔模式学不会?为什么很难出现第二个海尔?

  从企业自身来看,与“工匠精神”对立的“商贩精神”大行其道是主因。工匠精神的特质是专注、踏实、用心、忍耐、坚守;商贩精神的特质是投机、取巧、善变、灵活。两种精神没有对与错,因为社会异彩纷呈,价值观多元融通。但是,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是在工匠精神支撑下“熬出来”的,都会经历能人管理(术)、制度管理(法)和文化管理(道)三个阶段的历练:能人管理让企业先“活”下来,度过孕育期和婴儿期;制度管理让企业有“教养”地活下来,度过学步期和青春期;文化管理让企业有“品位”地活下来,存续在盛年期和稳定期,而且能通过授权、整合和创新一直有滋有味地活着。

  当具有商贩精神的企业家看到类似海尔这样的成功企业时,除了“羡慕嫉妒恨”,就是尽快模仿和赶超。但当你没有读懂海尔从1984年“不允许在车间大小便”到2016年“蛇吞象”收购通用电器家电业务,其背后漫长甚至痛苦的管理演进时,当你不理解泰罗为何用26年时间进行金属切削试验时,当你藐视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原则而热衷于管理创新时,当你对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理论一无所知而热衷于组织变革时,当你不在乎专注研发、不在乎5S管理而热衷于“互联网+”且沉醉于与VC打情骂俏时,唉!我只能说海尔模式你真的学不会!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郭亚军

  “网红”就是根火柴

  《给“网红经济”泼盆冷水!》2016年第5期

  黑暗中划亮一根火柴只会短暂吸引周边人的眼球,只有星空和月亮,人们才会仰望。“网红”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反映了这一代人的空虚、迷茫、缺乏个性和定力。一个有坚定目标和情怀的人是不会热衷于“网红”的。而任何“网红”,包括一些“企业家网红”在内,其地位要想完成从火柴到月亮的跨越,只有不断修炼自身,创造自身的核心价值,将自己变为磁场,才有可能长久地吸引铁粉。同时,想利用网红经济搞营销、卖产品,恐怕也并非持久的“正道”。

  南通富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建华

  管理心得

  【80%的培训成本,为什么不见效果?】

  专栏作家 钟清扬

  说到培训,最大的疑问就是:花了那么大的成本和代价,可为什么收效甚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解决办法也蕴含其中。

  第一,80%的成本是用在招聘还是培训上?当一个企业将20%的成本用在招聘而80%的成本用在培训上时,这个企业很快就会丧失前进的活力,在人才选育用留的第一个隘口就无法通关。不在招聘上下功夫的企业,只会在培训时痛苦无奈,更会在工作中吃苦头。

  第二,80%的成本是用在全员培训还是骨干培训上?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运营、营销和服务培训等,如果一次性直接拿80%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去培训全员,而不是分层级培训,尤其对于最精华的那20%的骨干人员却缺乏真正有效的培训,则后患无穷:一旦只能由最高领导层直接去培训基层员工如何去做的情况出现,那么也就预示着巨大的隐患,虽短时间来看培训的成效明显,短平快,但长期来讲,各级管理人员失去了其起承转合的价值,其能力会逐步萎缩、丧失,从而制约发展。

  第三,80%的成本是用在操作培训还是挖潜培训上?很多企业的培训成本80%的部分只是在告诉你该怎么做,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怎么做是不合理的。如此,该企业的人才流动、新陈代谢和潜力挖掘,都僵化了。

  【激活员工其实挺简单】

  人力资源专家 马松有

  互联网时代充分释放了员工的个体意志,这样则增强了组织管理的不确定性。实现组织管理意志,就是激活员工动机、有效统一员工行为、持续保持员工激情的过程。

  那么,首要任务是,如何激活员工?第一,清晰的目标。要明确告诉员工做什么,以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第二,合理的条件。要给员工提供相关资源和工具,必要时给予有效的指导。第三,公平的回报。要有公正的价值评估和分配标准,让员工感到是为了自己干事业,并且能够多劳多得。第四,融洽的氛围。要保证团队的合理搭配,并且及时干预团队合作的游戏规则,让团队成员上下同欲。第五,持续的成长。要有客观评价员工能力的标准,并设置能够激励员工的自我管理,让表现一般的员工变得优秀,让员工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激活每一个员工,是互联网时代组织管理的原动力,它契合了新时代组织成长的新规律,让个体成长和组织发展显得更加统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