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
- 来源:中外管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1 17:08
一、挺拔高大的空心树
“快时代”更需扎实积累
哲理的故事:
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气候炎热,雨水充沛,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在广袤无边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名字叫巨人桉的参天大树,足有一百二十多米高,胸径超过3.5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树种。让人惊奇的是,巨人桉的种子在破土出芽后,只需短短10年的时间,就能蹿到25米的高度,它也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树种。
巨人桉的树干看起来挺拔通直、粗壮结实,生长周期又短。在能工巧匠的眼里,无论是用来做帆船的桅杆,或是大桥的立柱,还是宫殿的栋梁,都是理想的好材料。可是,砍倒的巨人桉让人大跌眼镜:偌大的树干只有一层15厘米至20厘米厚的树皮,树心却是空洞洞的。
人们纷纷猜测,也许是大器晚成,也许是土壤贫瘠,这种巨人桉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成材。植物学家跑遍整座亚马逊雨林,寻找更高、更粗的巨人桉,设法证明这种树是能够成材的。很多年过去了,人们最终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巨人桉就是一种空心树,只能用来烧柴。(佚名)
故事的哲理: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正如许多忙于快速成长和扩张的企业,就是一个外强中干、不堪一击的虚假繁荣。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走得更加稳健、长远。
二、不要指望救兵
用行动去解压
哲理的故事:
咸丰四年,曾国藩率湘军“建旗东征”,手下将领塔齐布分领一军由陆路攻往湖北通城、崇阳。塔齐布率兵到达崇阳时,却陷入了一支太平军的埋伏,被围困在一个小山坳中。按照原来的计划,贵州道员胡林翼会在三天后率兵前来接应。如果与胡林翼内外夹击,消灭太平军的这一支队伍就轻而易举了。
于是,虽然被围困,但士兵们却一点都不担忧,反正他们带的粮草足够应付三天。在待命时,有些士兵甚至干脆睡起了大觉。塔齐布下达命令,让士兵们操练起来,积极备战,与此同时,也让大家想办法找到更多的食物和水源。士兵们虽然不解,但君命不可违,只好照做了。
塔齐布的一名心腹却不解地问:“你不信任胡林翼大人吗?”塔齐布回答:“不,作为相互配合的同盟,我很信任他。”“那你为什么还要大家备粮备战呢?”心腹接着问,“既然相信胡大人,我们就等着三天后,胡大人率兵前来营救就行了呀。”塔齐布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答言。
然而,一直等到第五天,依然没有胡林翼率兵赶来的消息。幸好塔齐布让士兵们提前做好了准备,粮草没有出现危机,而且由于每天积极备战,士兵们的士气仍旧很旺盛。第六天,胡林翼才带兵前来,塔齐布率兵开始突围,里应外合之下,很快就攻破了太平军的围堵,顺利占领了崇阳。
本以为塔齐布会指责胡林翼的“失信”,没想到在听胡林翼解释了晚来的原因后,塔齐布只是轻轻一笑。这时,塔齐布的手下恍然大悟地说:“原来大人早知道胡林翼会‘失信’,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塔齐布摆摆手说:“这并不怪胡林翼失信,只是战场上局势复杂多变,随时会有难以预料的、不受人控制的意外发生。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此,既不会耽误事情,也会对他人的‘失信’抱以充分的理解。”手下听完,连连点头,敬佩不已。(俊彦)
故事的哲理: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过:压力来自于我们自己能有所为时,却没有采取行动。因此,破解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先行动起来。
三、“富贵病”里藏严谨
规则执行成就商业文明
哲理的故事:
日本的流浪汉众多,据说数以万计。有一次,日本大阪市市政府开展活动,为流浪汉免费体检。没想到,活动竟检查出一个有趣的病症--很多流浪汉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富贵病”!综合这些症状,医师总结道:营养过于丰富,心情却极度抑郁,搭配很不协调,此为病因。
很多人不解:说流浪汉“心情抑郁”,这能理解,因为他们多为无家可归或有心理障碍的人,可为什么还会“营养过于丰富”?原来,在日本,流浪汉吃饭有保障,完全不必沿街乞讨。快餐店、大型连锁超市,每天都有很多卖不掉的快餐盒饭、油炸食品,这些食物,往往会被送到流浪汉聚居地。餐馆橱窗里天天都陈列有各式菜肴样品,第二天都要换上新的,所以,处理下来的这些样品菜也是流浪汉免费享用的佳肴。
而餐馆、超市又何以做到如此大方,将没有过期的食物送到流浪汉手里?折价卖掉不是很好吗?这是因为,日本的《食品卫生法》颇为严格,它规定:餐馆食物若销售不出去,15小时内如不倒掉,将处以很重的罚款。于是,各餐馆和超市的老板便想:反正食物要处理掉,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周遭的流浪汉,博得一个好声名。于是,流浪汉的三餐都有着落了。但是,因为食物都是不同的人送的,营养搭配极不协调,且多是“大餐”,所以很多流浪汉吃后容易患上高血糖、高血脂等“富贵病”。
很多人讨论这件事时,多是各种抨击。有一个评论专家对这则新闻却加以赞赏:“流浪汉的‘富贵病’,其实折射出了日本人的一种严谨--若不是他们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餐馆、超市的剩余食物能流到流浪汉的肚子里吗?”(宝谷)
故事的哲理:
商业规则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答案体现着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任何文化并非一蹴而就,只有不断严谨认真地对待商业规则,才能形成良性的商业环境乃至民族文化。
四、企业为何“倒贴钱”做环保?
共享时代倒逼“供给侧”
哲理的故事:
奔驰公司和重庆市政府近日联合推出一个名叫“汽车公共分享”的项目。在这个项目里,“主角”smart汽车散布停放在重庆各大街区。用户只要下载“汽车公共分享”的手机客户端,就可以随时查看身边哪有可以租赁的smart汽车,用户通过充值的方式激活汽车的使用服务。奔驰公司通过定位技术在后台统一管理这些smart汽车,用户可以随时开。项目是按用户使用汽车的时间计费,用户也可以随时停,项目后台的工作人员会协调好汽车的资源分布。这个项目推出后,已经得到了一个可喜的数据--一辆“汽车公共分享”的车,可以替代十三辆私家车。
同时,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也纷纷流行起付费使用的洗衣机,高喊要“环保”。这样的洗衣机,是厂家低价租给用户,或者直接免费提供给用户。用户每洗一次衣服,需投一欧元硬币。对用户来说,付费使用的洗衣成本与自己购买的洗衣机的洗衣成本差不多,对洗衣机的生产厂家来说,他们通过收费赚的钱与之前直接卖洗衣机赚的钱也差不多。
可为什么他们非要做这样的改变?这和环保又有什么关系?其实理由很简单:厂家免费提供给用户洗衣机,不赚钱反贴钱,他们要想赚与原来同样多的钱,甚至是赚更多的钱,就要将洗衣机生产得非常耐用。那样一来,他们生产的洗衣机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就少,也自然实现了环保效果。(黄洪弟)
故事的哲理:
具有可持续发展眼光的企业,对于“环保”的理解,其实就是要摆脱生产大量垃圾产品的现状,做到“少而精”,让每一件产品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使用价值。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能源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