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已死?大平台VS小公司的生态新逻辑
- 来源:中外管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并购,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1 15:13
在这个颠覆的时代,抵御被颠覆的出路,似乎就剩下了:买!
国内BAT巨头不惜重金四处并购的新闻,早已不绝于耳。公开数据显示,BAT通过大量并购进入了金融、娱乐、出行、医疗、教育、本地生活、O2O等多个领域。过去五年间,三巨头马不停蹄地投资了30家已上市公司和几百家未上市公司,其中中国互联网前30名未上市的创业公司,80%的背后有BAT的身影。
雄厚资本、流量资源,是巨头吸引小公司的最大资本。但这场华丽“联姻”背后,也暗含着种种隐忧:原本为存活不断创新的小公司,不再有忧患意识,甚至出现创始人离职、团队军心涣散的现象。最终很多“嫁入豪门”的小公司,并未发挥原有技术优势,而是变得默默无闻,甚至丧失造血能力,最终走向消亡。
商业世界,并购是消灭潜在竞争隐患的最有效手段,但大平台抱着“快速收割”目的,并购后迅速垄断、整合、同化,抹杀小公司固有特性乃至核心优势,一味追求“为我所用”,是否实现了平台化时代企业并购的最优价值?
于是我们发现,在这场“旧瓶装新酒”的资本游戏中,原先商业教科书上的“文化整合”、“IP价值”、“竞争战略”等思维开始过时!
取而代之的是收购之后,将如何继续保持乃至提升这些小公司的创新与成长能力?如何让小公司在大平台上脱颖而出,甚至发展成为引领未来平台发展的新引擎?
谷歌孵化AlphaGo(阿尔法狗)是最好的明证。DeepMind,这个原本盈利无期的新锐科技公司,借助谷歌的平台力量,用了不到两年就震惊世界,并为谷歌带来了几百亿美元的市值增长。
较之国内嫁入豪门后的纷纷泯然众人,如此之大的反差不值得人们追问深思吗?
是的,要生长,而不是整合。至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整合。
为此,大平台理直气壮的收编逻辑,以及小公司顺理成章的投靠逻辑,也许都需要重新检视。
这正是《中外管理》本期封面文章要展现的核心问题。(史亚娟)
策划/本刊记者 史亚娟 文/本刊记者 史亚娟 朱冬 庄文静 谢丹丹 杨筱卿 统筹编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