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新商机

  从本质而言,上海世博对于工业文明的反思,背后的主导力量之一便是信息革命对于工业革命的冲击。如果说,工业革命通过高能耗方式建筑了现有的物质世界,它们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骨骼与肌肉,那么在后世博时代,IT技术将在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上,构建中枢神经与大脑,并且通过数据挖掘等形式,嵌入计算机智能,在不降低人类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肆意掠夺。

  泛IT时代

  无论是IBM所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抑或是思科、西门子在上海世博的技术支持,以及世博之外,Google对于“智能电网”的期待与投入,它们的背后都包含着这么一个共同理念:在物质生产中融入更多的智慧,用更多的信息来代替更多的物质在生产和消费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革命对于工业革命的改进,本质上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让工业在信息平台下产生基于“信息智能”的系统效率。以美国英特尔公司所主推的智能电网为例,这家传统的IT芯片企业早在2005年便开始在美国与当地供电局和电表厂商合作,创造了基于英特尔的住宅能源管理系统。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该系统来对自己住宅的电能进行监控和调整。该系统为未来的家庭、建筑物和机动车创建可自我持续、易于使用、经济实用并且十分安全的智能微电网。

  当然,泛IT时代未必只有传统的IT企业才拥有话语权,以德国西门子、ABB为代表的代表着工业文明的传统企业也正逐步向信息时代迈进,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基于企业能力和资源的“智能电网”、“智能工业”等战略布局。

  后世博时代,IT的跨界与融合是改进工业文明的内核所在,IT将变得无处不在。在IBM的“智慧的地球”为我们描绘的未来世界中,IT商机的巨大潜力便可一窥究竟: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上被嵌入和装备了各种感应器,产品、护照、建筑物甚至动物身上都将带有射频标志,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起到采集数据的作用;然后再通过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和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数学模型来对数据进行优化和分析,让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更为“智慧”的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率。

  从IBM、西门子、英特尔等诸多基于IT智能的解决方案来看,在后世博商业语境之下,IT的跨界已经逐步跨到了诸如公共交通、公共电网这些公共领域。

  绿色“新空间”

  从保障人类生活舒适度以及经济投资回报率不变的两个条件来看,信息革命对于工业革命的冲击,并非意味着推倒一切,而是一种修正与改良。根据统计,现代社会能源消耗由交通、建筑和工业三大部分组成,由于最初设计时的粗疏而蕴藏着巨大的浪费,这种浪费中显然蕴涵着丰富的商机。事实上,诸如远大、西门子、IBM这些有前瞻性领导公司已经在行动之中。

  根据西门子出版的《特大城市挑战》报告,交通基础设施是世界特大城市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问题,公路发生拥堵,公共交通系统出现故障,将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也造成大量的碳排放,而公共交通是最有潜力的减排领域。如果说特大城市是全球经济的引擎,那么确保这些引擎高效运行的正是功能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也加入到了这一淘金领域。汽车企业的方向来自两方面:一是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国内代表的企业与产品有比亚迪F3DM,国外则是丰田的普锐斯;另一方面则是提高传统动力汽车的能源使用效率,诸如德国大众汽车所开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相比较城市交通,参与到建筑节能方面的企业更多,包括了诸如万科之类的开放商,也有IBM之类的IT企业,以及西门子、江森自控、3M之类的企业,甚至连国内空调设备商远大也在其中。在接受采访时,远大集团总裁张跃多次流露出对于建筑节能的担忧,甚至戏言:“在多数人看来我是疯子——一个卖空调的,为什么要掺和到建筑节能?但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根据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的统计,在美国交通的消耗占据能源消耗的17%,而建筑则超过了50%。根据世博远大馆所利用的节能技术,民用建筑与公用建筑能轻而易举地实现80%的节能。

  张跃说:“每天中国建筑1000万平方米的房子,新建建筑必须按照节能标准执行。如果在建的时候墙体的隔热不做好便是覆水难收。如果用单层的玻璃要换不难,但是你要花很多的钱。如果墙体不保温要来补救的话,大概要多花5倍以上的钱。你在建筑的时候要增加100元钱,隔热就完成了,在改造的时候要200-300元人民币,建筑做隔热和改造做隔热的差距是3-5倍,设计费,间接的成本和直接的成本算入进去是2-3倍。”也就是说,每年建筑增加面积中按照节能标准改建每天的市场容量是30亿元人民币,而这并不包括原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费用。

  随着碳排放标准的出台与执行,“碳成本”也将成为企业在传统经济成本之外又一大考验,而这也将逐步催生出无数“碳服务”、“碳外包”、“碳交易”的商业机遇。那么你的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