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把孩子“推”出去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2-14 14:20

  带小米去新疆旅游,南疆丰富多变的地质风貌,吸引着小米。快7岁的小米,明确表达着自己的兴趣与欲望,他想体验沙地摩托(有专人开)。在玩过一次之后,他热切盼望再来一次。与小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有个小男孩,不到3岁,他的爸爸妈妈也想要他去体验一下,可小男孩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央求说不想去。但父母看到男孩退缩的样子,更加坚定要让男孩去锻炼胆量。

  于是,我带着小米,那个爸爸带着男孩,4个人坐到一辆沙地车里。男孩极不情愿,害怕地想要往外窜,爸爸一边紧抱着安抚,一边诱惑说会有多好玩。到达沙丘里面,司机停下来让大家拍照。小米高兴地玩沙子去了。男孩显然对沙子没有太多兴趣,还沉浸在害怕的情绪里,走在沙子里,就好像是走在泥泞里一样,浑身不自在。

  对比3岁不到的小男孩和快7岁的小米的表现,小米已经准备好去迎接刺激性的挑战与速度,渴望并主动提出请求;而那个小男孩完全没有准备好去体验超出他接受能力的沙地摩托,他需要的是父母的庇护,他拒绝并央求不做这次体验。只是,男孩的父母看到的是他的“胆小、害怕”,觉得这是锻炼勇气的活动,所以毅然决然地把男孩推出去,让他迎接挑战。

  我在一旁为男孩心疼,同时也很同情父母,他们好像在尽力做着身为父母该做的事情,却背道而驰。父母完全陷在要让孩子早点独立的想法里,他们看不到孩子的情感需求与求助行为,更不用谈尊重、信任、回应孩子的需求了。他们可能更多是不想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想尽早消除孩子“胆小害怕”的毛病,却给孩子制造了新的问题。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锻炼孩子的胆量,自然是父母的职责所在。如何在过度保护与过早要求之间找到平衡,按照孩子成长的节奏循序渐进,既不在孩子准备探索世界时阻拦,又不在孩子积攒内力时硬推,就需要父母依凭自己的智慧和判断,而不是在“应该”与“比较”中乱了阵脚。

  我想父母最需要的是真正“看到孩子”,给自己时间,在喧嚣浮躁的外部环境中好好陪伴孩子,观察孩子的特点与需求,尊重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急于让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节奏来成长。

  (潘光贤摘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11月29日)

  倪男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