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地看待百余个低碳城市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建设性,低碳,城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6 08:37
必须承认,不少地方政府提出的低碳目标,在当前还处于概念和口号阶段,就算有实质性的行动,主要也是相关产业招商引资、安装太阳能路灯等表面工作,甚至有些地方打着低碳旗号,大搞基础建设,以低碳之名行高碳之事。
中国的各个地方政府之间,一直存在某种经济竞争,特别是在新的经济趋势面前,都唯恐落后,所以当“低碳”成为热门概念时,各地一哄而上是正常和必然的结果。
但是,我们需要看到这种结果的积极一面,如果打造“低碳城”成为地方政府的竞争动力,其对于低碳经济的实现,总是利大于弊。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高速成长,与地方政府的“竞争”不无关系,从最早的争相引入外资,到后来的大搞工业园区发展地方产业,其实是这种竞争带来的结果。
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低碳经济”不过是地方政府遇见的一块新石头,究竟怎么搞才对?现在还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只有先上路、先试,才能逐渐摸索经验,吸取教训。
在“摸石头”的阶段,指望一两年就能打造真正的“低碳城”,并不现实,甚至真正的低碳城市什么样子的,都没人说得清。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地方政府打造“低碳城”进行质疑,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之举,这反倒是我们需要质疑的。
地方政府想发展低碳经济是件好事,提出“低碳城”目标,至少说明他们有把“低碳经济”做起来的想法。要推动经济往低碳模式转型,不正是需要这种聚集效应的力量吗?更何况,这也符合社会各界利益。
对于各级政府而言,低碳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使命。在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做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承诺,这是中国对全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也是未来10年的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和执政目标。
而民众对友好生存环境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以北京为例,过去两年汽车数量迅速增长,已经突破450万辆,这使北京成为全球交通痛苦指数最高的城市。而且汽车带来的尾气排放也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据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提供的资料,每公升汽油消耗带来2.3千克二氧化碳,400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的尾气,时刻损害着近2000万市民的健康。
低碳经济的财富效应,也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家。无锡尚德作为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公司,成立不到10年,就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的规模,其增速之快令人咂舌。同等规模的新能源企业远不止这一家,江西赛维、保定英利、金风科技(22.84,0.06,0.26%)等公司都是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
而且,低碳经济不仅仅包括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围绕清洁能源技术形成的上下游产业群,以及各种帮助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的技术、设备和服务,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产业的发展,除了能给企业家和投资者带来利润,还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不可否认,各地政府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千差万别,甚至连计算“碳排放”的统一口径和方法都不完善。更何况政府已经在过去30年形成了盲目追求GDP增长的惯性思维,不少官员依然用追求GDP的老观念对待低碳经济,甚至把低碳经济变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作为能影响公众舆论的媒体,有必要对政府大干快上的行为保持冷静和警惕,但更要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看待社会发展中的新兴事物,对其保留一份善意和理性的提醒,比盲目批评更有价值。
有识之士们,显然看到了运动式打造“低碳城”所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但如果因为有问题就轻易否定,岂不是因噎废食?低碳之路,是中国和全世界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必然选择,如果有代价,也是我们归还历史欠债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中国而言,低碳经济是新鲜事物,它将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本身是史无前例、存在不确定性的。人们对此类新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先追求形式,再逐渐了解其内涵。这的确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需要媒体等公共知识力量,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来不断引导和教育。
所以,我们不应只看到“打造百余个低碳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应该拿出好的办法和建议,一起讨论如何把这件事做好,如何少走弯路,减少运动式发展可能会造成的损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