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祥投资:喜欢投教育,而非iPad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贝祥投资,教育,iPad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6 10:16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类企业海外上市,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正在被各路风投资金搅动。一位在中国从事多年投行生涯的加拿大人贝祥——贝祥投资集团总裁也将中国的教育市场视为一个“大蛋糕”。
而实际上,德勤的调查报告显示,80%的教育类企业有融资需求,不过鉴于目前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较为充足的现金流状况,这种需求并不紧迫。对于资金的用途,70%的企业表示会加大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同时扩大直营店的规模,以保证企业长远的竞争力,为其日后的上市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显然,资本并不是教育类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在资金的推动下不能使品牌得到较大延伸,那么还不如保持原状。所以更重要的是需要处理好教育品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正如学而思教育集团董事会秘书杨强在2010创业邦年会上所说,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优良的教育品质就是核心所在。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
2008年3月,红杉中国投资大连枫叶教育2530万美元,贝祥投资集团的离岸基金投资350万美元。这一轮融资之后,这家成立于2003年7月的枫叶教育集团,终于迎来了从地方教育品牌走向区域性教育品牌的转折点。
联想到贝祥曾经作为加拿大驻华大使的背景,不难理解他投资枫叶教育集团的初衷。在六个月的时间之内,贝祥不仅有效管理了整个私募融资进程,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按照贝祥的说法,“我热爱教育,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而且高质量的教育在中国的需求非常大,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家庭对下一代栽培上的需要。”
在中国市场,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的高需求量也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每个家庭中,对于小孩的教育尤为重视。贝祥喜欢教育领域,他相信教育领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或许有些人会投资iPad,投资电子信息领域,但是我还是喜欢教育。”
当然,对这些教育类公司进行筛选的首要条件,并不是公司本身的好坏,甚至也不是商业模式,而是运作该公司的人。“我喜欢那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并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贝祥解释道,“很多创业者建立公司之后还对很多其他事物感兴趣,而没有将目光聚焦在自己所成立的公司,这样的创业者不一定能吸引我的注意。”
而贝祥的特点就在于,立足中国放眼亚洲,选择好的企业和适合的创业者,然后帮助他们成功。未来,在加拿大投资银行集团Canaccord Financial Inc的全球化平台之下,枫叶教育离上市之路或许不远。
细数几年来教育公司扎堆海外市场,那里似乎已经成为了教育概念股的平台。自2006年9月,北京新东方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开启中国教育公司上市的先河之后,中国教育类公司逐渐受到美国投资者追捧。
德勤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约有50%教育机构希望谋求上市。2009年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相当于2009年中国GDP的1/50,2012年这一数值将达到9600亿元。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其中民办教育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大于公办教育年均9%的增长率。而其在整个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所占的比例也将从2009年的40%增加到44%。而如今,美国市场上这类股票的市值仍不到1000亿元。
俨然,教育类公司的蛋糕越做越大。
随后,中华教育网、中国远程教育(中华会计网校)也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在美国上市。而中国远程教育的上市更是险中之险,因为就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它抓住了2008年7月份一个短暂的时间窗口,登上了纽交所的舞台,成为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美国证券市场仅有的2个IPO之一。
2010年下半年,中国教育类公司赴美上市热潮再次掀起,8月5日,安博教育在纽交所上市,融资超过1亿美元;10月8日,环球雅思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6700万美元;10月20日,学而思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值突破10亿美元;11月2日,学大教育接踵而至,来到了纽交所。
风投扎堆教育企业
实际上,在这些教育企业的背后都不乏风险投资的身影。
就拿环球雅思来说,2006年9月,软银亚洲赛富向环球雅思的投资额超过数亿元,成为该投资公司2006年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时任软银亚洲赛富投资基金的周志雄曾表示,“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巨大,他们也十分看好这一市场。而且环球雅思是和新东方一样的行业领跑者,它们都有一个可重复的有持续增长的服务性模式,前景值得期待。”
而今,环球雅思占据中国40%的雅思考试培训市场份额,并成为中国第二个海外上市的民办教育机构。根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永琪的看法,“教育培训机构现金流充裕、抗衰退性强,因此,很多国际风险资本非常愿意投资中国教育。”
随着市场的规范和成熟,教育行业的竞争和整合业势在必行,同时教培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也会更加密切。张永琪认为,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讲,整个行业的一个整合势在必行,中国民办教育机构的创办者加快借助资本市场,迅速做大做强。
但是,即便是上市之后,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索。学而思教育集团董事会秘书杨强在2010创业邦年会上谈及教育类企业时表示,教育机构走向资本市场,大家面临的是两个内在品质的竞争。第一个内在品质,就是能不能在扩张的同时保持教育质量不放松;而另外一个内在品质,就是上市之后,需要进行公开披露,那么对于公司治理,以及科学管理的水平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个内在品质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成长。
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市的教育企业来说,许多风投更是看好其持续的增长力。在德同资本目前管理的5亿美元和大约15亿人民币的基金中,就已经在中国已投资了三个教育行业的民办机构,分别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高校,总金额在3000万美元左右。
就在教育企业扎堆上市之际,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唱起了反调,他们认为,无论上市与否,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的成功并不在于单纯的资本运作。上市只是一个手段,教育培训业的核心还在于深耕服务质量和口碑。
而清科集团投资银行部王施衡曾在2009年撰文指出,教育行业正式步入“投资后”阶段,即市场整合期。在此阶段,整个市场将以并购整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打造全国性的综合教育品牌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下一目标。
……
而实际上,德勤的调查报告显示,80%的教育类企业有融资需求,不过鉴于目前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较为充足的现金流状况,这种需求并不紧迫。对于资金的用途,70%的企业表示会加大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同时扩大直营店的规模,以保证企业长远的竞争力,为其日后的上市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显然,资本并不是教育类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在资金的推动下不能使品牌得到较大延伸,那么还不如保持原状。所以更重要的是需要处理好教育品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正如学而思教育集团董事会秘书杨强在2010创业邦年会上所说,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优良的教育品质就是核心所在。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
2008年3月,红杉中国投资大连枫叶教育2530万美元,贝祥投资集团的离岸基金投资350万美元。这一轮融资之后,这家成立于2003年7月的枫叶教育集团,终于迎来了从地方教育品牌走向区域性教育品牌的转折点。
联想到贝祥曾经作为加拿大驻华大使的背景,不难理解他投资枫叶教育集团的初衷。在六个月的时间之内,贝祥不仅有效管理了整个私募融资进程,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按照贝祥的说法,“我热爱教育,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而且高质量的教育在中国的需求非常大,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家庭对下一代栽培上的需要。”
在中国市场,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的高需求量也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每个家庭中,对于小孩的教育尤为重视。贝祥喜欢教育领域,他相信教育领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或许有些人会投资iPad,投资电子信息领域,但是我还是喜欢教育。”
当然,对这些教育类公司进行筛选的首要条件,并不是公司本身的好坏,甚至也不是商业模式,而是运作该公司的人。“我喜欢那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并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贝祥解释道,“很多创业者建立公司之后还对很多其他事物感兴趣,而没有将目光聚焦在自己所成立的公司,这样的创业者不一定能吸引我的注意。”
而贝祥的特点就在于,立足中国放眼亚洲,选择好的企业和适合的创业者,然后帮助他们成功。未来,在加拿大投资银行集团Canaccord Financial Inc的全球化平台之下,枫叶教育离上市之路或许不远。
细数几年来教育公司扎堆海外市场,那里似乎已经成为了教育概念股的平台。自2006年9月,北京新东方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开启中国教育公司上市的先河之后,中国教育类公司逐渐受到美国投资者追捧。
德勤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约有50%教育机构希望谋求上市。2009年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相当于2009年中国GDP的1/50,2012年这一数值将达到9600亿元。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其中民办教育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大于公办教育年均9%的增长率。而其在整个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所占的比例也将从2009年的40%增加到44%。而如今,美国市场上这类股票的市值仍不到1000亿元。
俨然,教育类公司的蛋糕越做越大。
随后,中华教育网、中国远程教育(中华会计网校)也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在美国上市。而中国远程教育的上市更是险中之险,因为就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它抓住了2008年7月份一个短暂的时间窗口,登上了纽交所的舞台,成为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美国证券市场仅有的2个IPO之一。
2010年下半年,中国教育类公司赴美上市热潮再次掀起,8月5日,安博教育在纽交所上市,融资超过1亿美元;10月8日,环球雅思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6700万美元;10月20日,学而思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值突破10亿美元;11月2日,学大教育接踵而至,来到了纽交所。
风投扎堆教育企业
实际上,在这些教育企业的背后都不乏风险投资的身影。
就拿环球雅思来说,2006年9月,软银亚洲赛富向环球雅思的投资额超过数亿元,成为该投资公司2006年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时任软银亚洲赛富投资基金的周志雄曾表示,“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巨大,他们也十分看好这一市场。而且环球雅思是和新东方一样的行业领跑者,它们都有一个可重复的有持续增长的服务性模式,前景值得期待。”
而今,环球雅思占据中国40%的雅思考试培训市场份额,并成为中国第二个海外上市的民办教育机构。根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永琪的看法,“教育培训机构现金流充裕、抗衰退性强,因此,很多国际风险资本非常愿意投资中国教育。”
随着市场的规范和成熟,教育行业的竞争和整合业势在必行,同时教培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也会更加密切。张永琪认为,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讲,整个行业的一个整合势在必行,中国民办教育机构的创办者加快借助资本市场,迅速做大做强。
但是,即便是上市之后,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索。学而思教育集团董事会秘书杨强在2010创业邦年会上谈及教育类企业时表示,教育机构走向资本市场,大家面临的是两个内在品质的竞争。第一个内在品质,就是能不能在扩张的同时保持教育质量不放松;而另外一个内在品质,就是上市之后,需要进行公开披露,那么对于公司治理,以及科学管理的水平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个内在品质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成长。
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市的教育企业来说,许多风投更是看好其持续的增长力。在德同资本目前管理的5亿美元和大约15亿人民币的基金中,就已经在中国已投资了三个教育行业的民办机构,分别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高校,总金额在3000万美元左右。
就在教育企业扎堆上市之际,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唱起了反调,他们认为,无论上市与否,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的成功并不在于单纯的资本运作。上市只是一个手段,教育培训业的核心还在于深耕服务质量和口碑。
而清科集团投资银行部王施衡曾在2009年撰文指出,教育行业正式步入“投资后”阶段,即市场整合期。在此阶段,整个市场将以并购整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打造全国性的综合教育品牌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下一目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