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了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刘大爷,灵感
  • 发布时间:2017-11-23 14:13

  周一的阳光总是慵散,像树獭缓慢攀爬。碰头会结束,甄诚一脸铁青从编辑部主任办公室走出来,他摊上事儿了。

  同事们跟在后面窃窃私语。A记者说,上周领导还一个劲儿夸他能干,你看怎么样,福祸相依,人呢,千万别得意。

  B记者说,主任这次派他的工作也不容易出彩,走访纪实的活儿现在最难干。

  几天前,报社接到市里布置的一项调查工作,去社区居民家征求城市安全建设意见。经常与民众打交道的记者群体极不乐观,大家普遍认为很难敲开百姓家的门。事实如此,派出去的九名记者,只有甄诚一个人敲开了一户刘姓人家,刘大爷笔迹工整地填写表格,比较有见地地提出了中肯建议。空手而返的其他人慨叹,甄诚交狗屎运了。

  四十八小时后,报社接到一个质询电话,对方言词激烈,开口就要把报社告上法庭。以往这样的事情也发生过,无外乎报道不属实,损害名誉权,要求报社登报道歉声明,挽回不良影响。报社对这种事的处理方法通常是稳住对方,详细调查记者工作是否有失误,如是报社责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方无理取闹,置之不理。

  社长司空见惯问,报社出了什么问题,有不妥之处交流改正。

  刘先生大声嚷嚷,你们把我爸弄丢了。

  见多识广的社长有些摸不找头脑,他想这次估计对方把事情弄错了,心平气和说,您这话从哪儿说起呀!

  刘先生愤懑中道出原委。刘大爷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平日里家人出去都把老人锁在屋内,那天班上有急事走得匆忙忘记反锁门了,甄诚才碰巧敲开门,之后,老人走失。

  听罢,社长忽然觉得内心一阵燥热。这件事确实麻烦,他几方核实,迅速在报纸醒目位置登出一则寻人启事,同时责令甄诚给刘先生致以最诚恳的道歉。

  刘先生不依不饶,唯一接受的道歉方式就是找回老人。

  一天,两天……刘大爷去哪儿了?甄诚在焦急中度日如年,每天不得消停地面对刘先生的训斥指责。时有围观群众到报社,边看热闹,边议论纷纷。见此情景,社长一面百般安抚刘先生,一面让甄诚出差,采访四十年前轰动全省特大矿难中能找到的幸存者张友,在安全月来临之际写一篇纪实通讯。

  甄诚很久没去过乡下,同城里的日新月异相比,乡村的变化迟缓,他担心按原有地址找不到张友的顾虑有些多余。下火车,转乘长途汽车两小时,再步行二十分钟找到张友破旧的瓦房。

  透过低矮木门,甄诚看见小院中间的柳树下背坐着一个老人,他轻敲几下门走进小院说了声,张大爷您好。

  老人缓慢地转过身,甄诚睁大眼睛惊诧地愣住了。

  小伙子怎么是你。

  刘大爷您怎么来这儿啦!

  我来看看老工友,没曾想他半个月前过世了。

  您难道也经历过四十年前的矿难。

  微风吹动柳条,轻拂着刘大爷额头。他缓缓说:“我现在是矿难唯一的幸存者。”

  您能跟我说说那次矿难中的一些事情吗?

  刘大爷想了想说:“这些年,想起那次矿难就胆战心惊,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失去了,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操作就不会发生瓦斯爆炸……”

  您是怎么幸存下来的,甄诚似乎在幽暗中看到一丝光亮。

  爆炸引起塌方把我跟张友压在矿井下,刚开始我俩为了生存相互鼓励,随着时间一点点蚕食意志,绝望逐渐迫近,尤其是食物和水已经用完。他只能靠饮用自己的尿来止渴,而我却趁他昏睡时偷偷喝自己藏起来的水。

  甄诚没有插言继续洗耳恭听。

  张友说,小刘,我自己一个人了无牵挂,如果你能活下来,记得每年矿难的日子来看看工友们。没曾想身体素质差的我先晕厥了,当时水已用尽,张友就用唾液来湿润我的喉咙,直至一起被救出来。

  甄诚的眼睛湿润了,目不转睛看着白发苍苍的刘大爷。

  有一次喝多酒,张友告诉我,其实他什么都知道,只是故意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他理解我妻子即将分娩的心情。

  刘大爷叹口气说:“前些日子,我常梦见他,就跟儿子说来矿区看看。儿子说从矿区出来这么多年,物是人非,不让我来。

  刘大爷突然眼里噙满泪水,人到啥时候也不该忘记来时的路。

  一切都是意料之外,一切又似情理之中。甄诚思绪像上了劲儿的发条飞速旋转,看着刘大爷混杂悲伤、内疚、温情的脸庞,原本内心一团乱麻的他瞬间找到了灵感,还有比爸爸去哪儿了更好的创意吗?

  河北 马建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