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做教师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父亲,教师
  • 发布时间:2018-01-04 14:22

  父亲从教四十多年,他对教育的追求一直深深影响着我,虽然他对我耳提面命的教导并不多,但是他一生四十年的教育生涯却足够我思考、学习和追随。

  一、从山村到乡村:做一个忠诚事业的教师

  在我的书斋里,有一本父亲的毛笔字练习册,那是父亲在1984年参加片区小学教师培训时他们的书法培训课的作业集--一本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的毛笔临习册。在那本书法练习册的封面背后,他用颜体书法工工整整写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八个大字。以前我并不知道父亲写的毛笔字是颜体,只知道写得很端正,也不知道那本练习帖临的是《多宝塔碑》,直到我多年以后让儿子去学习书法的时候,我看见书法老师让他从《多宝塔碑》开始临习;后来回到老家后翻寻父亲遗物,才发现父亲认真临写的书法正是《多宝塔碑》。

  父亲的书法享誉一方,他对教育的执着也让我震动。1952年,在经历了家乡县城暴风骤雨式的大变革以后,父亲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转变,在建国初的大变革中,他是一个青年民兵,因为受过初等教育,所以在运动中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最后被当时的县委书记看中,想把他选拔进政府办公室,但是父亲被解放初镇压地主恶霸的运动吓住了,他拒绝了从政的邀请,县委书记一怒之下,让他在政府办公室做秘书和全县最偏远的山区教书两者之间选择,父亲选择了后者,带着铺盖衣物,远别家乡院落和父母兄弟等亲人,意志坚定的地走进了大山。这一去就是十四年。

  到了1966年,因为妈妈的坚持,父亲带着一家大小四口回到了生养自己的乡村。初回乡村的那几年,父亲在村里干农活。1971年,父亲在参加维修当地一家大型水库以后,面临未来选择:要么留在水库搞宣传及办公室工作,要么回到村里做小学教师,他放弃了留在水库工作的机会,接受了村支书的邀请,重新回归教师生涯,但是这一次教书,他的身份从公职教师变成了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十七年。到了1988年,他在县教育局的民办教师招考中转为公职教师。

  到了1990年,父亲按照国家政策享受退休待遇,可是,镇中心校长找到他,邀请他继续为教育贡献力量,父亲被安排在全镇教师岗位不足的各小学上课,到了1993年,父亲向中心学校的校长表示有些力不从心,但是邻村的支书找到父亲,说我们屋后大山深处有几十户人家的孩子没有教师上去上课。那座大山3000多米高,崎岖的山路从山下到山顶,然后再在山顶蜿蜒进散落在方圆几十里的山里人家,每次单程都需要走路近两个小时。那个山村太落后了,走出来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回去,可是山里几十户人家的孩子,他们的成长需要教育的引导,是村支书的诚恳和孩子家长的哀求打动了父亲,他居然答应了,那一年,父亲义不容辞踏上了山路。在那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山村学校里,父亲坚持了三年。我曾经随他一起走进大山深处的学校,在上山的路上,他告诉我有一次挑着一担教科书在山路上被山石撞得摔落几米,书本散落半边山坡的往事;在那所黄土夯筑的小学里,父亲讲述了他为了换灯泡,从两张叠起来的椅子上重重摔倒在地的故事。

  父亲一辈子认定了教育这件事情,四十年内始终坚持着他的教育梦想,与其说这是他的生存选择,不如说这就是他的理想追求。他喜欢做教育这件事情,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喜欢用知识点亮每一个乡村孩子的道路,这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他可以改变自己,但他却选择与教育同行。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我走上了教育这条路,在高考报大学那一年,我问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一行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衰落?父亲立刻大声告诉我,有!教育。最终,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我在最有可能考上的学校志愿栏里,我选择了师范学校。那一年我的成绩是全县文科第二名,很多同学看见我的志愿以后,摇头叹息说,可惜了可惜了。我却从来没有觉得可惜,因为教育就是我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2007年,当我研究生毕业,面临人生第二次重大选择的时候,我没有犹豫,还是选择了教育。

  二、从家里到学校:做一个公而忘私的教师

  在我能看见的时间里,父亲基本上都是在学校。他吃在学校、工作在学校、睡觉在学校。那时我很小,只有几岁,我经常被父亲带着到学校玩,我看见的父亲就是一个一心扑在教育上的父亲,从学校到家里不到一里路,是的,不到一里路,他都是住在学校的,回家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一次。某年冬天,轮到父亲寒假值日。我和哥哥主动要求去帮他看一个晚上。父亲千叮嘱万叮嘱,到了晚上他还是到学校里又转了一圈才离开。我和哥哥到了他的学校卧室,看见这里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简陋:房间就在教室后面,一个门进去,四面墙壁用石灰刷白,地方也就刚好放得下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桌子上是他的教科书、笔以及学生的作业本,床下有烤火的圆炉。我想,不过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怎么就把父亲的心套的死死的呢?那天晚上,我和哥哥翻看父亲办公桌上的书,到了很晚才睡着,寒风从破窗户里灌进房里让我们冻得直哆嗦,火炉虽有但是没有木碳,我和哥哥也就靠在床上你蹬我我蹬你取暖。虽然简陋了一点,但是我和哥哥还是过了一个很开心的夜晚。第二天天亮,发现窗外居然下了厚厚一层大雪,在回家的路上,哥哥教我学吟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

  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我们在松软的雪路上大声吟诗,然后哈哈大笑。

  在那样的环境里上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可以废寝忘食乐不思家,到底乐趣在哪里?在我的童年时间里,我一直用怀疑的眼光看他。甚至我发现,因为父亲很少回家,妈妈对他心生怨恨,有很多次,他们两个甚至在家里大吵大闹,因为妈妈怀疑爸爸在学校里有别的女人。有一年谈及妈妈对父亲的怀疑与争吵,哥哥还特意提到一件事,那就是对父亲的跟踪,因为常常听妈妈说父亲,哥哥有一次特意跟踪父亲,看他到底在放学以后去了哪里。哥哥说,父亲完全不知情那一次跟踪。那天父亲放学后回家吃饭,与妈妈一番争吵后往学校走去。哥哥随后开始跟踪。他发现父亲先是去了几个学生家,然后天黑回到学校,晚上并无出门。那一晚哥哥很晚才回家,他的跟踪让他坚定了对父亲的信任。我当然从不怀疑父亲的人品,我只是不解他那么专心工作的动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自己参加工作以后我才明白,身为教师,心中的那份责任、对教学岗位的热爱与执着,是一个教师永不枯竭的工作动力。工作以来很多时候都处于繁忙之中,有亲友问:你一个做老师的,又没有做领导,干吗那么忙,我们县城的老师一个一个闲得要命,经常没事打麻将,你为什么这么忙?我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目标引导自己成长。虽然没做领导,但是不做领导有不做领导的成长方式。学校给我一份责任,我就不能辜负,在其岗,就要谋其事。如果张飞在诸葛亮手下无事可做,他还能心安理得吗?赤壁之战诸葛亮不给关羽任务,关羽就觉得被冷落,这是英雄的自信,身为教师,我应该有我作为教师的自信。

  2009年到2013年,在那四年时间里,学校的发展一日千里,2009年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创中山市示范学校,在近三个月时间里没有安安稳稳睡过好觉。2009年中秋前后,为了撰写广东省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案例,我被学校选派到广州市省教厅写作基地,那一夜我通宵未睡,从晚上6点吃过晚饭后把自己关进房间,到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完成写稿任务,我调动脑袋里的每一个细胞来完成那篇文章。写完全篇稿件,把文章发给省教厅的主管领导吴艳玲以后,我闭上双眼,但是脑袋细胞太活跃了,根本无法入睡。等到窗外蒙蒙亮,我即起来,一番梳洗后吃早餐。大约8点左右,打电话告诉吴主任,我已经把写好的文章发到指定邮箱,然后她告诉我可以回家了。那天早上,步行了好几里路,才找到地铁站。

  特别是2010年到2013年,学校着手创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工作,在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把全部精力都投进去了。2010年的国庆节,刚好和中秋节在一起放假。可是为了撰写示范建设的项目申报书,我不能不回到学校。中秋节那天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家里告诉老婆,吃饭以后我还要回学校写项目申报书,因为我们没有样板,没有范例,所有文字都是从零开始,我要加夜班才能按照进度完成任务。那天老婆怒了,她说,你这是上的什么班,连中秋节这样的日子你都要回学校。我说,不管你说多少理由,我今晚都必须回去写材料,我解释再多结果都是这样。一边吃晚饭老婆一边数落我,饭毕,我又匆匆上路。那天晚上,我坐在办公室,又干了一个通宵,当最后一个字敲定,我长舒一口气,回头看窗外,空中星星闪耀,外面的树木已经沐浴在浅浅的晨曦之中。收拾一番以后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泪水不知不觉涌出眼眶:中秋佳节,我对不住家里的老婆和儿子。

  三、从学生到家长:做一个心怀大爱的教师

  前年寒假,回到故乡,我又在父亲留给我的书柜里翻寻他的那些遗物。居然找到了一叠学生的黑白照片,还有几张毛笔书法作品,经过仔细辨认,我们弄清楚了,那是他当年退休后在大山里教过学生的作品。那年寒假,我到了我们那个县城,坐在一家小餐馆里和哥哥吃饭,那个餐馆的老板说到了我的父亲。他告诉我们,他曾经是我父亲的学生,后来他结婚成家了,他的儿子又做了我父亲的学生,他的家,就在那所大山里面。他读书的时候,是寄住在大山脚下亲友家里的,那时他聆听过父亲的教诲。他结婚后,他的家还在那所大山里,他的儿子又跟从我的父亲读书。他告诉我们,为了他的儿子,父亲去过他家里。那时,他的儿子中途辍学了。父亲去他家里访问,父亲告诉他:“你的小孩书法写得非常好,一手毛笔字已经练出样子来了,放弃读书实在可惜。”听了父亲的夸奖,他决心重新把他的儿子送回学校。十几年过去,他的儿子早已经大学毕业,去了一个大城市工作。说话间问起名字来,我发现这个餐馆老板儿子的名字,正是父亲留下来的毛笔字纸上的名字。

  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未来,父亲一辈子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心里装着对每一个学生的爱,为他们付出,从来没有觉得累。

  这个暑假,我的学生要开始跟岗实习实训了,为了给这些学生良好的开端,我一直都在到处奔忙为他们寻找实习岗位。有时候一个上午,我就要跑十几家企业,很多企业都需要人,可是一听说是实习的学生,他们就开始打退堂鼓:实习学生太麻烦了,岗前技能培训最少要半个月,等他们熟练了又不一定留得下来,还要管吃管住,我们安排不了,你们还是另外找吧,虽然我们想提供帮助但是领导表示无能为力。

  找了半个月,总算有单位愿意要了,又开始各种沟通,一次一次的见面、一次一次的去企业考察,给老板介绍学生,带学生与老板见面,很多次自掏腰包给他们买饮料。到暑假结束,我们的学生实习岗位基本上全部落实,可是开学才过去三天,本来已经说好的一家企业,突然宣布十个实习生一个不要,给他们开了实习证明让他们回家等下一次实习通知。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好,而是企业老板之间起了冲突,企业本身分崩离析了。于是又重新为学生找实习单位,一家一家的介绍,一家一家的打电话,好不容易陆续敲定了他们的实习岗位,又要规划线路,开始这半年的跟岗指导工作,批改学生校外实习手册,编写班级的实习实训简报,用有些实习指导老师的话说,我们不是在企业,就是在去企业的路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父亲深爱着他的学生,一直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父亲对教育的忠贞、对理想的坚守、对学生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我,在我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常常用父亲对工作的态度来衡量自己,衡量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让父亲失望。多年来父亲对教育的坚定信仰已经植根于我的灵魂,在工作中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用平常心看待名利,用努力工作回报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这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肺腑之言,而我想对父亲说的是:亲爱的父亲,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你为榜样,努力工作,不负事业不负君,请您放心,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卓尚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