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的山城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山城
  • 发布时间:2018-01-04 14:26

  有朋友问我,多年不见了,你在哪里工作?我不无自豪地回答,我工作的地方是镶嵌在沅水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美丽如诗的山城沅陵;是一座正在崛起,日新月异的旅游名城。

  每当我漫步在宽阔的龙舟广场,目睹一幢幢漂亮的建筑拔地而起,听一些离退老干部讲述沅陵移民大搬迁、激情创业的感人故事时,不禁心生赞叹:高瞻远瞩的沅陵县委县政府,纯朴勤劳的山城人含泪作别了千年古城,用勤劳和智慧,艰苦创业,一座新城巍然屹立在新世纪的阳光下,光彩夺目,享誉海内外。

  山城的巨变,让我感悟到了什么是艰苦创业,什么叫激情燃烧的希望。美丽的山城,其成长历程就是一首壮美的诗篇,是一曲“天堑变通途”,新“愚公移山”创业的史诗。

  我是一个站在城市肩头的诗人,我要用长着花瓣的词语,赞美这美丽的山城,讴歌激情创业的沅陵人。二十多年前,一个新生的希望在千年古城沅陵诞生。那就是抓住移民大搬迁的契机,让有着千年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旧貌换新颜。让这座秉载风雨烟尘的历史古城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水上历史博物馆。”把它建设成为集休闲、居家、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

  建设美丽的山城,美化家园,打造中国的“威尼斯”,已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共识和夙愿。

  自县城搬迁至今,山城的建设一步一个台阶。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吞云锁月,房舍俨然,绿树成荫。山城先后完成了辰州路、天宁路、古城路、迎宾路、政府路和荷花街、建设街以及滨江大道等“五路二街一道”的绿化工作。其绿化面积近六万平方米,绿化里程不下二十公里。整个山城的绿化面积已超过一百五十九公顷,绿化达标率不低于百分之八十五,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七点二平方米。还建成了省级园林式单位五个,市级园林式单位十六个,县级花园式绿化单位二十二个,绿化环保单位五个。城区的凤凰山公园、鸳鸯山森林公园和胜利公园,绿树成荫 ,风景优美。龙舟广场、少帅广场、龙腾广场和龙兴广场等城区绿化景点片区也已建成,绿化面积近三万平方米。滨江风光带和南岸沅江风光带已初具规模。规划中的鸳鸯广场和奎星广场也将大作绿化文章,有望成为山城的绿色名片。有游客说,沅陵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美丽的沅陵山城无疑是一张精致的绿色名片。

  干群携手绘蓝图,生态园里劲歌飞。

  2000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二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五年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六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三创”工作目标,为山城描绘了更美的前景。这样,山城无疑将建设成为一座美丽的生态城市,实现六十四万沅陵人所渴盼的生态环境美、人文精神美、城乡和谐美的愿望。

  人一旦有了奋斗的目标,生活也就有了乐趣。

  水乡人的柔情和阳刚之美,就在于不懈地追求、创新,让生命精美的核裂出彩色的生活。

  水乡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矢志要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县委、政府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一再强调,沅陵县城的建设应与时俱进,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全方位引项目,多渠道筹资金,高标准定目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就是沅陵人深入骨髓的英雄本色。

  如果说美丽的山城是一首优美的诗,那么,山城的交通就是诗的骨骼。那一条条宽阔、平坦、整洁而美观的路,与蓝天明月深情的拥抱,翻阅南来北往诗歌的光芒,使他们心旌荡漾的梦想在美丽的沅陵山城落地化蝶。目前,山城有规范性道路五十多条,总面积已近七十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为百分之九十。已铺设人行道彩板近十万平方米。山城的客运就是流淌在这五十多条路上的一首首流丽的歌曲。上百台出租车奔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十来分钟一趟的公交车把时光涂上了爽心悦目的色彩。远方的客人,你不会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交通不便之忧,有的是“山城景色阅不尽,轻车已过万条街”的喜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沅水大桥总投资三千万元,全长七百六十七米。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衔远山,吞沅江,浩浩荡荡,气象万千。如果你信步于此,则天高云淡,极目远眺,横无际涯,不由得你心旷神怡,思绪万千。沅水大桥无疑是山城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朝发张家界,暮宿沅陵城。”这是沅陵交通发达的真实写照。

  山城沅陵又是不夜城,得益于一千五百多盏路灯,其亮化里程达五十公里。夜幕降临,满城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商业街、集贸超市、广场公园、娱乐场所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大街小巷也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派热闹繁荣忙碌的景象。万家灯火,火树银花。美丽的山城大放光彩。

  山城水之美,美得如苗家人酿造的醇香米酒,醉得已经唱歌的灵魂,拥抱东奔西跑千年不老的歌谣,“张家界看山,五溪品水。”沅陵山城傍山依水,山清水秀,原装的江南鱼米之乡,水上王国,中国的“威尼斯”。“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使千年古城走入历史的画卷。著名作家傅华对沅陵的灵山秀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赞口不绝。他说:“沅陵的秀水和文化是张家界最生动的灵魂。”为此,县委、政府决定开发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倾情打造旅游品牌城市。龙泉矿化水的上市,进入了千家万户,享誉省内外,可与名牌矿泉水“农夫山泉”齐名称雄,这是山城沅陵水资源品位提升的一次革命。推陈出新,打造亮丽的龙舟文化,升华以龙兴讲寺为主体的虎溪文化,以此全面推动五溪文化大放光芒,提升沅陵山城的文化品位,是县委、县政府的大手笔、大画卷。2002年10月,沅陵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至今惟一的“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并指定沅陵为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赛场。沅陵龙舟文化已列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即将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到2007年,在中央、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沅陵已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每届大赛,现场观众多达十万人。这对沅陵走向全国,走出中国具有积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阅读美丽的山城,感受五溪文化,你的灵魂会因此升华,成为精神明亮的文化人。

  品读龙舟广场,感受龙舟竞渡的开拓进取精神,让我们的希望在阳光下如花绽放。龙舟广场,是山城传统龙舟文化和旅游品牌的重要平台,也是山城日新月异的一面镜子。是水乡沅陵人艰苦创业,倾听生命的一种平面创作。整个广场由龙舟赛道、龙舟看台、龙舟 体育场、胜利公园和湘西剿匪纪念园组成。其面积为十七万平方米,总投资一千万元。麻石铺装的地面,向人们昭示着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庄重。广场绿化面积近一万平方米,装有高标路灯、地灯、草皮类等各类灯具一万六千瓦。有引人注目的十二根历史人文图腾柱。广场布局匀称,构思新颖,融人文美、生态美和建筑艺术美为一体。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县委、县政府秉承“打造文明片区,构建和谐沅陵”的宗旨,深知要建设好沅陵,必须打造好山城。因为沅陵县城的建设是沅陵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象征沅陵,代表沅陵,是沅陵的品牌。只有打造好了这块品牌,沅陵的形象才会光彩夺目。“富民强县”的战略才能好梦成真。尤家巷商业步行街的建成就是一个好品牌,一个闪烁山城人智识的亮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自力更生的沅陵人在栽好了梧桐树后,也引来了金凤凰。县委、政府倾情做好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2007年湖南沅陵(长沙)招商会成绩斐然。这次招商会共发布招商引资重点项目94个,签约项目14个,合同协议资金18亿元。为沅陵的腾飞,创造了新的机遇,“富民强县”的战略上了新的台阶。

  建设沅陵,发展沅陵,美化家园是县委政府工作的目标。2005年,县委、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提出了“提升城北,发展城南”的新思路。2006年6月,澳门永鑫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县政府签订合同,在沅陵县城南开发建成具有澳门风情,百年经典的花园式洋房即永鑫第一城。它融生态绿化带、主体园林景观和世纪风情于一体,着力打造沅陵的国际品牌。这将为沅陵县城的面貌添上更为现代、美丽的一笔,让她发出更为灿烂夺目的光华。

  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美丽如画的教师新村,爽心悦目的雨露花园、诗意盎然的龙兴花城,一个个花园式高层高尚的风情社区,在美丽的山城如花绽放。一座人文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山城正在崛起,呈现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态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几年来,喜讯接踵而至。2004年,沅陵县城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2005年又上新台阶,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2007年再创佳绩,顺利地通过了“国卫、省卫”的复查,并成功地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2017年二桥一路的建成,美丽的山城锦上添花,日新月异!

  古帝国迷都,沅陵寻梦,不再是神话。

  美丽的山城,中国的“威尼斯”,沐浴21世纪的雨露花丝,已长上了美丽的翅膀,飞向神州大地,飞向七大洲四大洋。

  湖南/雷生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