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流年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腌菜
  • 发布时间:2018-01-04 14:29

  似乎约定成俗,老家人喜爱腌制坛子菜。细细想想其中奥妙,好处有三:其一成本低廉,自家地里青菜一时半会吃不完,收割回家腌好贮存坛子里不会坏掉,而且越贮越香;其二可以应急,碰上狂风暴雨冰天雪地的天气没法出门,随时掏出来吃,一年四季都能接济上;其三爽口开胃,小腌菜大滋味,做法多样味口不一。

  老老少少爱吃腌菜,可是会腌制的老年人年迈体衰难得做,不会腌制的年轻人四肢不勤懒得做,腌菜成为盘中珍馐美馔。制作起来确实颇费一番工夫,工序繁琐,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择菜洗菜倒还容易,晾晒过程不能烘不能烤,太阳越烈越好。蓄满太阳的能量和清香,色味俱全。刮风也行,千万不能下雨,青菜一旦淋湿就会发霉腐烂散发异味,导致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当然也有不受天气影响场地限制的,随腌随吃,简单方便。如腌黄瓜,入味迅速,边拌佐料边可食用;还有酸辣白菜,一两个钟头即可。苦于贮藏时间短暂,仅仅腌个半盆一碗的换换口味。相比之下,人们更钟情贮存时间长、份量足的品种:如萝卜条,酱茄子,外婆菜,盐洋姜……可以大坛小罐满满当当,也可以几月几年贮存保管。

  元霄节那天,我跋山涉水赶回老家过节。母亲一头没进杂屋间,掏空坛坛罐罐,变着花样做出几道腌菜。我贪婪地夹起往嘴巴塞,几下狂扫一空。母亲满是歉意说,每样只有一点点,尝尝鲜。我们长年累月不在家,帮不上什么忙。我已步入真正知冷知热的年纪,细细品味骄阳香和慈母心的味道,心里面很不是滋味: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她和我们同样视作珍宝的腌菜,还能吃上几回?遂决定向母亲学习腌制方法。母亲先是一愣,继而喜上眉梢,重重复复说起腌菜的好处,沉浸在与腌菜相伴的时光里。我刷洗干净几个空坛子空罐子,磨利几把菜刀剪刀,只待天公作美,阳光大桶大桶泼洒下来。

  节后第三天,天气放晴。我急忙背起草篓来到菜地,几畦青菜嫩生生水灵灵的,竟相争俏,涌动着碧绿。连根带叶拔满一草篓萝卜、白菜,我背到小河边,蹲下来和妻子一根一根清洗。母亲跑过来帮忙。料峭轻寒,河水冰冷。我拉开母亲站到河沿,召唤孩子搬来一张凳子,请她坐旁边教授我们。母亲只好听从于我,教孩子拿剪刀剪一截一截麻绳,用来捆绑青菜。回头教我聚齐三五根青菜握紧两头,孩子拿麻绳往中间缠绕一圈,扎成一小把,捆紧,一根麻绳扎三五把,连成一串。整整齐齐悬挂竹竿上,沥水、晾晒。

  太阳跳跃在屋顶上,田野上,泡软花儿草儿。吃过晚饭,太阳缓缓落下山坡。青菜萎蔫,耷拉着头随风摇摆,宛若向我们招手。母亲摸摸这棵掐掐那棵,说,五六成干,切碎腌制的大好时机。母亲搬出竹篾盘箕说,太干切起来费力,太湿容易发霉变酸。我从竹竿上边一串一串取下,解开麻绳丢进盘箕。孩子挑选大个萝卜头递给妻子刮净根须,切成手指般粗细。母亲教我把萝卜条装进菜盆子,均匀洒层盐,再均匀洒层剁辣椒,反复簸,盐和辣椒充分搅拌吸收,再装进玻璃瓶密封,腌萝卜条就做好了。过上一两个月,夹一碟端上饭桌,清脆香辣,保准胃口大开食欲大振。剩余萝卜连同叶、梗与白菜混搭一起,两三小捆聚满一手,菜刀切成一两厘米长短。母亲手眼很准,双手比划估计份量,支使我搬来一囗陶土坛子。她说合适十斤坛,坛子太小装不下,太大封不严。我双手捧菜往里面装,母亲不失时机教我压紧,洒一层盐;我再装,她教我再压紧,再洒一层盐。装满一坛子,盖上坛子盖,注入坛沿水,一坛“外婆菜”就做好了。密封两三个月开坛做菜,蒸扣肉、拌肉丝煮汤、煎鸡蛋。可炒可蒸可荤可素,味道各有千秋。

  前些天,生为吃货的侄女回家看望母亲,启封我亲手腌制的那坛腌萝卜条和那坛外婆菜,一个劲叫香。我满怀期待回家一饱口福,准备再向母亲学习其它腌菜。制作腌菜,是母亲晚年传授给我的得意之作。

  海南/龙秋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