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品牌的无边“苦海”
- 来源:中国品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失信,品牌,苦海,消费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6-27 14:47
近日,令人十分关切的“双汇”和“锦湖”品牌的境遇,让人在纠结之余忽然顿悟,原来这世俗的世界里“千古恨”俯拾即是。
在大张旗鼓召回进行了20多天之后,锦湖轮胎每况愈下。有消息称,其销售量已经下降到不足原来的一成。穿锦湖之鞋的现代汽车也因受其株连而业绩下滑。瘦肉精的“代言品牌”股价也是跌跌不休。
可怜的“锦湖”,可悲的“双汇”!一寸一寸累积的辉煌,只在瞬间就面临“呼啦啦大厦将倾”。而如此下场却换不来些许同情,就更显其可悲与可怜。
或许有人以为锦湖、双汇今日困境是暂时的难关,因其产品质量问题的局部性与其布局的广泛性决定它困难的阶段性。殊不知,这已是十分老旧的时空观念了。
锦湖与双汇之痛,受赐于“品牌信誉时代”。在这个时代,过剩是市场竞争的主色调。因过剩而产生的挑选使得优胜劣汰成为过去时。也就是说,被淘汰的原因已经不是劣,而是优的不够。既然优的不够都要淘汰,消费者还有必要研究已经“劣”的很“卑”的品牌吗?
早在“三鹿”出事之初,就有正统的“专家”预言,政府不会眼看这么大的企业垮掉。此说不是没有道理。政府总是要考虑与社会稳定相关联的诸多问题,比如,下岗职工安置问题等等。事实证明,政府在处置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时确实是着眼大局、兼顾各方的。但是,市场就是市场。“三鹿”之死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因素来自市场的威力。这就是过剩经济的置换能力。竞争的市场历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大可不必为市场份额空缺而杞人忧天。
事实证明,三鹿死掉,市场照活。
“一朝失信永远出局”已经成为品牌信誉时代的“魔咒”。三鹿如此,欧典地板、冠生园又怎样?锦湖与双汇怕也是难逃铁律。
早在2006年,“品牌信誉时代”的概念刚刚提出时,香港理工大学的一位品牌专家很礼貌地传达了他的不同意见:品牌的内涵中不缺信誉的价值,没有信誉就没有品牌。这位教授的观点来自教科书的阐述。但是,他忽略了品牌的时代性。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的市场环境下,许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其品牌价值的构建根本不是依存信誉的内涵,一些品牌仅仅处于知名度状态。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和信誉标尺的缺失,使得消费者误将知名度当成美誉度。如此,又对大企业的品牌营销构成了反误导。这样一来,出发于诚信,落脚于信用,最终赢得市场信任的品牌路径成为教科书上的说教。
哥本哈根大学的麦肯教授在她的《第二次品牌浪潮》一书中,明确指出信誉构建是品牌建立的核心要素。在全球化时代,品牌竞争力已经由知名度晋升为美誉度,麦肯的观点为“品牌信誉时代”提供了一份支撑。
在信誉成为生命的时代,失信,就是品牌的无边的“苦海”。而且,对于那些毫无诚信,以主观故意构成失信的企业,“回头”已经毫无机会,即使扭断了脖子,也不会看见新生之“岸”。
本刊记者 杨荣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