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保障房、QE3

  早上去便利店买早餐,才发现盒装的250毫升牛奶已涨至5.8元,而我之前的印象还停留在3元多。咋舌之余,不由想起刚毕业时一日三餐伙食费要控制在10元之内的日子。有那么遥远了吗?

  当然,影响CPI最多的不是牛奶,而是猪肉。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6月份CPI同比上涨6.4%,猪肉价格上涨57.1%,就贡献了1.37个百分点。

  对于猪肉没有太多研究,大抵知道价格主要由供求决定,如同很多市场一般,顺应着供应链进行周期往复: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养殖规模扩大———供给增加———价格下跌———养殖规模减小———供给减少。

  传统上,这一周期的循环是三年,但由于市场已经熟知三年周期波动,于是开始提前准备与消化接下来的周期开始,使得价格不再遵循此规律,而造成猪肉价格该跌不跌。再加上本身成本上升的刚性推动,猪肉价格怕是依然是CPI之中的“万人迷”啊。据说中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猪肉,消息未经证实,但已经影响美国猪肉期货市场了。

  不过CPI虽然高企,但并没有出乎市场预料。倒是向来波澜不惊的GDP数据另市场稍显意外———甚至有怀疑之论。

  如果以数据看,二季度的经济没有想象中那么坏。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5%,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4、5月份经济下滑明显,而6月的工业同比增速为15.1%,远高于上月的13.3%和市场预测的略高于13%,导致二季度GDP超预期。

  虽然政策紧缩,使得不少企业资金链紧张,但出现此数据的原因可能是金融脱媒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冲动抵消了政策紧缩效果。就在刚刚,同事还在说,现在去银行,钱少就会劝你买理财产品,钱多就会推销信托产品。前者是可以算作银行存款,后者则是在近来资金压力之下,不少项目开出“高回报”的承诺。好坏不做评价(前文《银行产品全解析》有做评述),资金紧张以及变通渠道可见一斑。此外,银监会已经口头暂停了7家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计划,但保障房信托仍可以继续执行,也看出风向所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通胀影响后的实际增长仍处低位,为经济恢复的持续性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经济确实不会太坏,但还是建立在投资保证的基础上,还不能说是实质的内生性增长。

  这个投资的焦点,都落在了保障房上,当然,或许又多了一项水利工程。

  水泥,建材,家电等等个股行情,归之于保障房;经济增速的平稳,依赖于保障房;国计民生的安定,还是要靠保障房。保障房能否承受如此之重?不得而知。

  国际方面,据瑞士报章报道,当地最大银行瑞银集团,计划裁减5000名员工,以节省约10亿元瑞郎;瑞信亦计划裁员1000人,以节省8亿元;而据《福克斯商业新闻网》援引知情人士话称,摩根士丹利可能将裁减数千名员工。

  远超过此前公布的裁员规模。

  大型机构的裁员引发了担忧:经济前景不乐观?正如国内更关心漂亮的GDP数据一般,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更关注的是失业率。

  伯南克在国会听证中改变了前期口吻,暗示有更多货币政策支持的需要。稍稍透出一丝QE3的隐晦的暗示,黄金价格便再次刷新了新纪录。这点倒是出乎市场预期。说起来,这量化宽松和保障房倒有那么些相似,明知道并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之法,但却不得不为之。只是美国位子坐得高,总能把洪水泄到他国去。

  至于欧债方面,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点。早在年初,便提到过,七八月份会是继三四月后另一个债务到期的高峰,因而需要关注。拉锯会继续,方案会修正,国债指数会飙升,但一切都会回归平静。与其说欧债问题有多重要,不如说看美国认为欧债问题有多重要。

  猪肉价格,保障房建设进程,QE3。这是我最近关注的热点。

  慕容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