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再造4大歧途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价值链,品牌,服装,优衣库
  • 发布时间:2011-08-30 14:38
  再造价值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服装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易陷入歧途。

  歧途一:误读升级转型

  企业需要转型,但是不是都得由低端往中端转、由中端往高端转?是不是都要往价值链的高端走?

  “企业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是总体方向,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要走价值链高端这条路。可以在产业链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把自己的专业做好,这也是价值再造的方式。”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说。优衣库等国际品牌并不都是奢侈品,它们并不贵,但它们同样追求时尚,符合国际潮流,体现品牌价值。

  “每个品牌都希望处在价值链的高端,但市场不一定接受。”步森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说,“其实在产业链的每个位置都可以做出高品质的产品,都可以体现价值。”

  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也认为,企业要定好位,适合做哪个层面就做哪个层面,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歧途二:总想品牌速成

  受大环境影响,业界比较浮躁,总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但品牌打造不是简单地将相关要素叠加和拼凑,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积累过程。陈大鹏认为,价值创造首先要把产品做到最好,其次要保持持续的创新力,因此要注重研发设计,注重资源整合,注重相关体系建设,尤其要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品牌内在的东西才会自然地迸发出来。

  品牌是历史和故事的沉淀。“你要往高端走,不忍着你还真的别想。很多人说,你看路易威登怎么样?100多年历史的品牌和20年左右的中国品牌能比吗?”苗鸿冰说,“创造品牌需要胆识,维护品牌需要耐力,著名品牌需要智慧。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用历史镌刻你的故事。”

  歧途三:见机会就想抓

  中国市场的机会太诱人,尤其具备一定基础的企业更是感觉如此。于是,企业什么都想做。“不少企业有了机会就改变,永远被机会牵着鼻子走,而不是未雨绸缪。”美邦服饰副总裁程伟雄说,大家要想明白,专业分工要清晰,明确各自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做制造的要安心把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做品牌的要安心做好深度的挖掘;渠道商要安心做渠道,不要总想一网打尽。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做不了。

  歧途四:老想把品牌做洋

  国内很多服装企业总想着把自己的品牌做洋,因此洋品牌名字泛滥。程伟雄说:“一些企业总认为外国的东西就好,盲目地照搬照抄,从它的上游抄到下游。”

  企业喜欢用假洋品牌这种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是中国消费者崇洋心理所致。用英文名字是国际化过程中很正常的事,这样世界人民容易理解;而要是用复杂的中国名字,全世界理解会更困难。夏华说:“中国品牌这样做,至少有一个梦想,将来产品不一定都是卖给中国人的,而是卖给全世界的。其实,品牌符号不重要,最关键是里边所表现的文化和哲学是不是与你的品牌相关联。”

  有些品牌在国外注册,但其制造、管理和市场却依然在中国,苗鸿冰认为,这样的假洋品牌有可能带来一堆麻烦。“这使企业始终在不自信的状态下生存。你包装得再好,里面还是空的。如果企业有欺骗行为,顾客知道真相后对企业的伤害会更大。这就像埋了一个雷,哪天炸了,受伤的还是企业自己。”

  文/黎冲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