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你事业中的Mojo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事业,成功,Mojo,准则
  • 发布时间:2011-08-30 14:45
  所有成功人士所共有的一种属性,我称之为Mojo(魔劲)。Mojo是我们对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所抱有的一种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积极精神。每当我想起在生命旅程中所遇到的那些成功人士的时候(这些人不但在事业中获得了成功,对自我的感觉也非常好),我都能够感受到他们拥有的魔劲。

  事实上,在任何职业或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层级中都有一些拥有Mojo的人,它涵盖四个要素: 自我认知、成就、声誉、直面现实。为了帮助客户应对诸如改变其行为模式,或重获魔劲的长期过程,我借用了一个比喻:砌墙时用的砖-你每次都放上一块砖,一块接着一块,不知不觉间你就会发现,一堵墙已经砌好了。

  建立魔劲的四大准则

  不管你怎样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并保持下去,其理念都是一样的:点滴积累成就。若要向他人展示当下你是谁,仅靠一个一次性的姿态是行不通的。人们只会把一次性的姿态当作是个噱头,你必须点滴不断地积累成功。如果你向他人展现出了一种连贯性,不管这种连贯性多么微不足道,人们都会注意到。当人们发现了一种积极的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之后,他们就会理解你在做什么,然后他们会接受一个全新的你。重建声誉也要遵循此道。

  以下是建立魔劲的几条准则,遵循它们可以让你做事有始有终,并且让他人注意到你所做的一切-

  准则一:不要把自己当作能预见未来的神。不要等到有更多的消息或者更好的条件时再开始行动。那些认为自己能够预测此后5年内发生什么事的人都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如今的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不要试图去看清自己所无法预知的未来。我们永远都不会拥有所有的需要的信息;外部条件也永远不会完美。

  准则二:迅速行动。每次加一块砖并不意味可以缓慢前行。你需要创造出一系列的成功,并且要行动得非常迅速。你所取得的各个成功之间的间隔越小,人们就越容易注意到你的成功。况且,耐心和拖沓有时并不容易区分。如果犯错不可避免,那就宁可因为过于急切而失误。总是忙忙碌碌的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准则三:每说一次“是”就要说两次“不”。人们永远都不会拒绝参与好事的机会。但就我的经验来看,不管在哪行哪业,死胡同永远比机遇更多。对于每一个好的构想,都会有几十个不好的构想与之相伴。因此该说“不”的时候就要坚决果断,尤其是在他人试图诱使你偏离正轨的时候。对错误的构想说“是”就会对你正在努力重建的声誉产生类似的影响。这样就会打乱你自己精心构建的成功之路,并让人们对你的认知产生困惑。

  准则四:广而告之会有所收获。如果人们对你抱有成见,他们不但会透过自己的成见来看待你所做的每一件事,而且还会不断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成见。因此,如果人们认为你总是迟到,那么就算你参加午餐约会或会议时不过晚到了几秒钟,人们就会把这记在你拖拉的账上。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们从现在开始你会非常严肃地努力争取准时的话,这种“广告”会大大地改变人们对你的看法。他们会非常注意你守时的行为,而不会一味寻找证据证明你总是迟到了。

  谁谋杀了我们工作中的魔劲?

  人们的Mojo变成Nojo往往是从一系列细小的、难以察觉的失误开始的,并最终招致了令人难堪的结果。这些错误包括-

  过度承担。如果你的工作做得不错,并且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你的Mojo处于爆发状态,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接近你,如要你去参加他们的会议、请你给出一个主意、邀你帮他们操持一个项目等。拥有较高Mojo的人往往会被太多的机遇所包围,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新进的员工比其他人进步更快的原因。他们热情高涨,事业心强,于是老板们就把大量的工作推给他们,不做到他们哭爹喊娘决不罢休。然而他们是绝不会那样做的,“我搞不定”这句话对那些追求上进的年轻人而言是无法说出口的。但是终有一天他们会“搞不定”的,那时候一切就要完了。他们的工作质量还有他们的Mojo已经摇摇欲坠,即将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情形在自由职业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坐等变化。很多人在遭遇挫折后的反应都是坐等事情发生变化,而不是积极地应对变化了的事实。比如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的老板在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拒绝削减成本或者裁员,因为他相信很快就会有转机。人们坐等令人不安的事实发生变化,变得比较符合他们的意愿,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痴想而已。这与过度承担恰恰相反,因为坐等事情发生变化的人一般很少采取什么有益的行动。他们非但不采取什么措施,还原地不动等着梦想中的事实从天而降。在这个疾速向前发展的世界里,这样做和开倒车没什么两样。

  在没有逻辑的地方寻找逻辑。这个世界并不总是理性,人类也并非总是合乎逻辑。我们的思想需要秩序、公正、平等和正义,但是生活往往既不公平也不公正。这是一个令我们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这也是一个Mojo杀手。我们当中很多人,会在无谓的争执中试图用自己的逻辑证明对方的错误,从而丧失掉自己的Mojo。有时候,我们希望用逻辑的强大力量向所有人证明我们是对的,并极力坚持自己的立场,直到结局不可收拾为止。

  纠缠于“沉没成本”而拒绝改变。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这一概念在经济学和博弈论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用以解释人们何以会做出与其最优利益相悖的非理性的决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往往对这个概念视而不见。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沉没成本的问题。即便我们只取得了一点点成功,也并非全是幸运使然,我们必须将大部分精力投入进去。这种“投入”并不都会产生相应的回报,而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令我们的Mojo受损。

  模式混淆。成功人士都会在两种模式下运行:专业模式和放松模式。在专业模式下,我们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要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和仪表,知道自己必须为谁提供服务,知道哪些人我们得罪不起。然而在放松模式下,我们可以卸下防卫。我们可以在院子里烧烤,而不必在公司的食堂用餐。我们可以开摩托车,而不必开小轿车。在工作日和周末我们是截然不同的人。但是如果我们在转换模式之后,而周围的人或我们自己却意识不到这种转换,那么我们的Mojo就有危险了。

  文/Marshall Goldsmith 全球高级领导者教练领域的先驱与权威

  注:本文来自《Knowledge at Wharton》,由《纽约时报》和Grand China Publishing House提供中文简体字版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