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股有历史性机会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蓝筹股,春节,A股,基金
  • 发布时间:2012-02-07 13:44
  “这波行情可能会走得很远,很长。珍惜底部的筹码,别被忽悠走了。”面对如今的市场,宏源证券资产管理部门的一位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难得的上涨机会。

  春节前,市场上的热点一直飘忽不定,一会儿是暗含经济转型的成长股表现突出,譬如科技、文化传媒;一会儿是低估值的蓝筹股发力,例如有色煤炭涨幅惊人。

  春节后,市场也并没有如之前大家预期的那样锐不可当,上证指数一直围绕2300点关口展开震荡。

  盘面上呈现的是大小盘股轮流发力引领市场的局面,针对市场的风格预测分歧仍然存在,很多投资者看不清2月份的市场方向。

  但从《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情况看,多数机构正逐渐达成共识,认为A股可能迎来一波蓝筹行情,市场上的主力机构基金早就布局蓝筹股了。

  市场趋向蓝筹行情

  春节后的第一周,市场热点就杂乱无章。

  龙年后前两个交易日,曾经强势的金融地产和“两桶油”疲态显现,而以中小市值公司居多的电子板块出现了多只涨停股。

  第三个交易日,市场出现调整,沪指跌1.07%。

  第四个交易日,A股在金融股、黄金股等带领下继续上攻,上证指数再度站上2300点关口。

  第五个交易日,则是电子、信息服务等中小盘概念股发力,触摸屏概念领涨。两市先后翻红,沪指再下一城收复60日均线,最高摸至2336.27点,创下近两月来的新高。中小板、创业板指数跑赢大盘。

  回顾1月份,市场风格明显大强小弱,即大盘股表现明显好于小盘股,而多数估值偏高的成长股仍然在“挤泡沫”。一些银行、保险股正在逐渐走出盘整局面,有些甚至创造了阶段性新高。在风格轮换中,蓝筹是否会继续成为核心主线?

  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高杉(去年年底从富国基金辞职)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市场风格正在逐步确立,蓝筹股将迎来历史性的大机会。我预计金融、地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涨幅可能达到50%。”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黄学军则预计这样的上涨情况可以持续到“两会”前。他们两人都对近期股市充满了信心。

  多数基金经理在基金年报中,也表达了对大盘低估值蓝筹股的青睐。

  但是,也有人认为市场未来方向难辨,很难一下判定市场风格。甚至高杉也承认,目前股市还不能摆脱熊市,现正处于熊市末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回升,蓝筹股行情才会慢慢起来。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反问:“最近两天,股市突然上涨没有理由,下跌调整也没有什么原因,应该说是一种随机行情、过渡行情,但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发生质变,还需要看趋势。”展望2月份的资本市场,华富基金研究部认为,近期资金面虽然谈不上紧绷但也没有预期中的宽松,预期市场将继续呈现震荡格局,震荡方向目前也没有明显预兆。

  基金早已布局

  从基金去年的四季报可以看出,基金投资重点从高估值的成长股转为蓝筹股,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和以酒类为代表的消费板块重获基金青睐。

  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在基金重仓股的前十大上市公司中,有4家银行股,分别为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

  根据统计,基金年末持有的金融保险行业的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的9.44%;而去年三季度末,该比例为8.98%。

  除此之外,基金重仓股中的前十大中还有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和万科A。除五粮液被减持4139万股,其余股票均获得了基金的增持。

  多位基金经理纷纷转变对蓝筹股的态度。华安基金首席投资官尚志民认为,2012年单边下跌的情况有望结束,但中小盘股的估值还处于相对高位,大盘股尤其是银行、采掘、房地产、公用事业等拉低了整体估值水平,基金配置上将以大盘蓝筹为主。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更是直言,A股市场将迎来现金分红收益率较为丰厚的时期,在可见的3~5年内,在居民可以选择的各大类资产项目中,蓝筹公司是回报较高的资产。

  在他看来,创业板及中小板的调整并未结束,这些有无限供给的小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旧”公司后,由于绝大多数并无竞争优势,将逐渐被市场所遗忘。他们的估值水平仍然偏高,并将对整体市场持续形成压力,但另一方面,大批经过长期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的估值水平反而处于历史低位。

  乐观的六大理由

  之所以看好未来市场,综合记者采访的银河证券策略总监秦晓斌、黄学军以及高杉的看法,概括成六大原因。

  一是去年12月份经济数据超预期。具体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社会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继续回升以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等,经济有望见底回升。

  二是宏观政策方面,市场普遍预期的准备金率下调迟迟未出,但资金面并没有明显的短缺。外汇存款占比的持续减少可能会加快央行采取进一步的货币政策放松。新增资金尽管没有大量入市,但由于统计的滞后性,海外QFII等资金应该会不断进入。

  三是欧债危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迹象。全球股市正在回暖,外围环境提供了较好的契机。股市或许已经过度反映了悲观预期。

  四是中央汇金公司原则上同意今年对其持股的大型银行分红比例再下降5个百分点,以支持有关银行增加以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能力,从而间接降低融资需求。

  五是长线养老金的进入。尽管有关机构否定了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入市是大势所趋。高杉告诉记者,他过去在基金公司领导管理过养老金投资,他们都在积极争取管理的资格。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极力推动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入市,这都说明养老金入市是大概率事件。

  六是2012年仍是中小盘股挤“泡沫”的一年。过去几年,很多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都享受了非常高的估值,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在不断放缓,业绩波动性也在不断变大,高估值难以支撑。而蓝筹企业盈利增长稳定,抗风险能力良好,会成为一段时间的热点。

  特别是在高杉看来,目前一些利益集团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控制措施还有些争论。一些人希望打压中小盘股,整治业绩虚假、市盈率高高在上的畸形市场,但还有一些利益集团由于持有很多中小盘股、创业板公司股权,并不想中小盘股就此跌跌不休,他们需要为减持做准备。后备排队审核上市的企业数量也很多,二、三季度应会迎来上市高峰期,“到那时中小盘股行情可能就会结束了。”蓝筹股行情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但是否所有蓝筹股都有投资机会?

  “像有色、煤炭没有实体支撑的,迟早要价值回归。钢铁、水泥虽是强周期板块,但可能会更糟糕,大幅度亏损减记都还在后面。最看好的仍然是金融、地产。”高杉说,“如果强周期要看两年的话,保险股也是一种选择。保费规模增长已经降到低点,ROE也回归到最低时候。”华富基金研究部也提醒,对于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等强周期性行业要谨慎考虑。■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