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1月发行锐减 短中期产品走俏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银行理财产品,短中期产品,资金
  • 发布时间:2012-02-07 14:15
  “由于是年初,银行资金要求不是很紧,政策局部放松,今年1月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相较之前有明显的减少,但却销售十分火热,我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快,过年老百姓手头的闲散资金还是很宽裕的。”某股份制银行华中地区理财经理陈淼2月3日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据银率网统计显示,今年1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锐减,截至1月28日,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300款,环比下降21.5%,同比下降18.8%,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理财产品产品收益高企,近期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二月发行将复苏

  受春节假日的影响,1月理财产品发行萎缩,理财市场供不应求。

  银率网的分析师表示,2月份理财产品发行量会复苏。但由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缺乏创新,固守于旧模式的演变,以往的一些运作模式游走在监管的边缘,如果理财产品不能有真正的创新,发行量难以再创新高。

  “每年的一季度都是理财高峰期,特别是在春节假期之后,各路闲散资金回流,客户的理财需求普遍比较旺盛。”北京格上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端义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根据观察,春节期间,央行公开市场资金净投放数量没有放缓,甚至在节后前两个交易日,市场资金利率依旧在相对高位运行,这在春节期间存准调降预期落空的背景下,补充了市场的流动性。”

  据石介绍,依照往常,每年的一季度都是各家银行放贷的高峰期,也是到期还款的集中阶段,但是今年政府的调控意愿较强,银行的放贷冲动也有所缓和,与此同时,市场资金面趋紧的态势短期内难有突破,预计2012年产品的发行和2011年相比,也将趋于平稳。

  二月银行资金的松紧状况如何,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如何,能否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陈淼表示,银行理财需要“因地制宜”。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由总行设计,分配额度给地区,简而言之,分行缺多少钱设计多少产品,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有的地区发展迅速,政策放松,资金不缺,银行相对的产品就少,具体的情况还要视当地的资金流动情况而定。”陈说。

  1~3个月短期产品成主力

  纵观2011,短期产品市场占比快速扩张,而中长期及长期产品的市场份额明显萎缩。而进入2012 年,据银率网统计,1月份各期限产品发行量持续减少,1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低于100款。

  2011年9月30日,银监会发布了银监发【2011】9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在月末、季末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

  文件发布后,2011年四季度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一路下滑,1月以下期限产品数量和收益率呈直线下降,而今年1月的数量也是少得可怜。

  在监管的重压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期限避开了1个月以下期限的监管红线,但是,发行的理财产品仍具有一定的短期性质。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研究显示,目前市场的新发银行理财主要集中在1~3个月投资期限,和不超过半年的投资品种。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存款利率受到管制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是银行目前唯一能突破界限的业务品种,无法突破短期局限基于国内银行理财功能建设尚不完善的特点,趋近求利不可避免,也是当下银行不得不做的选择。

  对此,普益财富也表示,2012年市场短期化格局将弱化,产品发行回归常态化增长步伐,投资期限在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必将继续低迷下去,其替代者将是1个月至3个月的短期产品以及可定期申购赎回的开放式理财产品。

  适当留意中长期产品

  揣着兔年的理财收获,投资者开始展望龙年的丰收。那么,春节后,银行理财的收益又如何呢?

  为了更全面地把握节后市场行情,《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今年1月1日至2月2日的发行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全部发行产品的平均发行预期收益为4.62%,投资期限为1~3个月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7%,投资期限为3~6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平均值为4.76%,6~9个月的理财产品市场预期收益率平均值为5.38%,9~12个月的为4.93%,12个月以上的为5.37%。

  不过,针对银行理财收益如何选择这一问题,2011年10月,《投资者报》在《理财产品月月滚最划算》一文中曾做过计算,根据2011年7月1日至9月27日的发行数据,当时1~3个月的平均发行收益率低于现在的4.57%,其中30天约4.26%,31天约4.46%,92天约4.03%。

  从这点来看,虽然今年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水平却仍保持在高位,部分产品的收益水平在目前来看,甚至还有所提高。

  多位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存贷款利率水平处于较高水平,银行流动性相对宽松,不排除利率下调、银行理财收益缩水的可能,所以,面对目前的高收益水平,投资者仍可争取时间,适当考虑中长期产品,因理财产品根据产品设计时的资金回报率计算,有利于投资者提前锁定收益。

  而普益财富在《2011~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中也表示,鉴于货币政策可能出现放松的迹象,2012年包括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组合投资类等在内的固定收益类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收益率整体上将出现稳步下行的走势。同时超短期产品受到遏制后,超高年化收益率的产品将大大减少,从而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发行产品的整体收益率。

  与此同时,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近年来监管层加大了对此类产品的规范力度。2012年,信贷类和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将进一步低迷,而这两类产品在固定收益类型产品中收益率均较高,它们的发行数量下滑也将削弱理财产品的总体平均收益率。■

  《投资者报》记者 占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