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邓晓峰:钟情蓝筹股2011年赚6.08亿元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博时基金,邓晓峰,蓝筹股,基金经理
  • 发布时间:2012-02-07 13:54
  1月底,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撰写了两篇关于2012年市场的文章,一篇是《2012年是A股转折之年》,另一篇是《未来三五年蓝筹公司是回报较高资产》。

  文章的核心内容与他最近3年多来坚持的判断一致:看好蓝筹公司,认为其中机会巨大;看淡中小板和创业板,认为风险也巨大。虽然,这样的“保守”操作,让他在2009 年、2010 年业绩比同类平均水平差2.24%、10.65%,但长期却取得了较可观的回报。近三年博时主题行业以33%的回报,在144只同类股票基金中排名第37位。

  《投资者报》“2011年基金经理赚钱榜”显示,邓晓峰管理的博时主题基金,在2011年总共为持有人赚取了6.08亿元的回报,在所有基金经理中排名第五。“在一个投资周期里,每人都有不同的投资风格,但最好用同一个投资理念、同一种投资方法贯穿始终,用一个标准来做投资,回报率总能够跑赢市场。”邓晓峰如此形容自己的投资信仰。

  低换手中的波澜不惊

  邓晓峰1997年开始在股市投资,2001年硕士毕业进入国泰君安证券,正式开始证券投资生涯。

  2005年,他加入博时基金公司,现任博时特定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价值组投资副总监、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兼任社保股票型基金经理。2007 年3 月,他开始任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而期间该基金的风格保持了稳定。他偏好大盘低估值,持股平均市盈率长期在20倍以下。

  而长期看,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保持稳定,占基金资产比例较高,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万科A、上汽集团、大秦铁路等。在2011 年前三季度中,该基金的前三大重仓股一直为:上汽集团、万科A、大秦铁路,占基金净值比例超过25%,三只股票表现稳健,为基金业绩贡献度较高。

  2010年四季度,博时主题行业重配了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等相对抗跌行业,从而在2011年前半段取得了不俗的表现。

  从全年的主要操作看,他在一季度减持了部分汽车、家电、IT、电气设备行业类公司,增加了煤炭、保险、零售等行业公司;二季度大幅增加地产行业的配置;三季度增加了保险行业的配置;四季度增加了保险、电力、汽车、零售及其他估值明显有吸引力公司的配置。“经历多年亏损后,电力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机会来临时,得用盆接,而不是用针顶。”

  博时主题行业各季度“已实现收益”分别为:2.8亿元、4.4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在2011 中报累计卖出价值靠前的股票中,美的电器为8.9亿元,占期初基金资产净值比例7.65%。此外,双汇发展、攀钢钒钛、中国西电也均占2%以上,合计卖出8.3亿元。

  价值判断+反向投资

  相对于近年来指数与公募基金的业绩大幅波动,博时主题行业风格一直表现稳健,仓位也没有随指数出现大的调整。

  2006年上行市场中,该基金以90%以上的股票配置比例充分分享了市场的收益;2008年的市场大跌中,平均仓位下降至70%左右的水平,较好地规避了系统性风险。其仓位变化以2009 年三季度为分水岭,之前在65%~75%间,此后则保持在85%~90%之间。

  在2010年末,该基金适当调低了股票仓位,为2011年开局良好表现奠定了基础。2011 年前三季度股票仓位在85%左右,没有参与行业轮动操作。

  “熊市对我的影响最大,从1997~2001年,每次市场暴跌我都经历了。我在熊市入行,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体会过泡沫破灭的惨痛教训,因此,我对市场风险的问题格外重视,也许会被认为有些保守。”邓晓峰接受采访时表示。

  邓晓峰不喜欢追逐市场热点,也不擅长追涨杀跌。“我的投资风格概括说来,一是价值判断,一是反向投资。我喜欢去寻找市场认识有误区的被低估的公司,这样的投资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一个公司的市场关注度很高时就可能有溢价,也会有风险。”

  他认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并坚持下来才可以获得收益,如果总是更换自己风格的话,收益是很难超过平均水平的。当市场热点不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时候,宁愿回避这个市场,很少有人能每时每刻都踩准热点。

  蓝筹仍是高回报资产

  虽然这些年蓝筹股一直是邓晓峰的钟爱,但他对各个行业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很多行业不能听名头就下结论,什么朝阳行业、夕阳行业,其实被人误解的概率很大。”

  对于2012年开局市场的迷茫,邓晓峰认为:“每年年初的时候,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最终的结果是实体经济的韧性总是超过我们敏感的神经和易波动的情绪。”

  他说,创业板及中小板的调整并未结束。“这些有无限供给的小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旧’公司后,由于绝大多数并无竞争优势,将逐渐被市场所遗忘。”不过,他觉得目前创业板及中小板公司的调整已进入后期,所以在泥沙俱下中被掩盖的真正有增长潜力的高素质小公司,仍有投资机会。

  但另一方面,将迎来A股市场上现金分红收益率较为丰厚的时期。在可见的3到5年内,在居民可以选择的各大类资产项目中,蓝筹公司是回报较高的资产,经历过长期的调整与酝酿收获即将到来。

  关于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邓晓峰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很少开创一个行业,但善于通过全产业链的过程优化和成本创新,依托巨大的规模优势,走过极为陡峭的学习曲线,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实现生产率的迅速提高。”

  他举例称,2000年~2010年10年间,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持续增加,说明单位固定资产的产出是不断增加。“10年来制造业公司总体毛利率由20.8%缓慢下降到17.6%,表明收入的增加不是来自价格的提升,而是量的增长,如果考虑到产品的品质和性能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将更为显著。”

  《投资者报》记者 尚志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