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或结盟应对利率市场化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城商行,利率市场化,降息,存款利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6-18 14:38
“利率市场化千万别那么早搞!”半年前一个城商行论坛上接连几位城商行行长私底下向记者表示,当时他们满脸愁容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但是,该来的总会来。
6月7日晚间,央行网站发出降息通知。但此次降息又与往日不同,附加了对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及贷款利率下限调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各银行头一次对降息的反应如此强烈,各家银行如临大敌,纷纷召集中高层管理人员开会讨论。
“周五那天大多数银行高管手机都打不通了,全在开会。”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不仅仅是银行管理层人员联系不到,从6月7日当晚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许多银行业研究专家的电话也快被媒体记者打爆。
“我统一写在微博上,就不再一一接听电话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在微博中写道。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存贷利差收入的影响,而该项收入正是当下中资银行业的“命根子”。
“此次调息对各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北京银通兴业咨询公司总裁、前唐山银行副行长师阳向记者表示。
银行调高存款利率
央行6月7日发布的本是一条降息通知: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但是由于该通知后紧跟着的内容在银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降息最终演变为存款加息。
这部分内容称:“自同日起:(1)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对于这次调息,五大行反应很快,调息当日即宣布一年期定存利息升至3.5%,较降息后的基准利率3.25%的水平上浮7.7%。
随后股份制行和其他一些中小银行才逐步跟进。“股份制行反应有点慢,主要是观望,想看看‘老大’是怎么做的。”师阳说。
根据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对辖区内银行的调查,各银行存款调整步调不再一致。
五大行与邮储行的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完全一致。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水平有所分化。招行、浦发、民生等6家银行与国有行水平保持一致;中信、光大、民生、华夏、兴业、广发、深发展、浙商、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等10家银行1年期及以内各期限存款利率整体上浮10%,1年期以上各期限存款执行基准利率;盛京银行、包商银行和锦州银行的在京分支机构将各期限存款利率全部上浮至1.1倍上限。
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定价比较特殊,实施有条件的差别化上浮,其中北京银行将活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其余各档次定期存款利率根据客户贡献度实施差别化定价;南京银行的定期存款定价以1万元为界限,1万元以内的执行基准利率,1万元以上的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银行的定价权仍在总行,尚未下放到分支机构。
但是面对已成事实的差别存款利率,分支机构的人员心里开始产生压力。
“唉,周围那几家小银行利率都提到顶了,我是有点担心啊。现在我要求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客户变化,我们随时要向总行汇报变化情况。”工行北京一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国有行这么定价是一种策略,很聪明。3.5%与1.1倍的上限3.575%差别不算太大,客户从转账费用、服务的便捷性等考虑,很多客户可能不会离开国有行。”师阳说。
调息结束后的几天,确实没有证据显示出现大规模存款搬家的情况。
存款“货比三家”存误导
存款利率调整后,以后存款利率“也可货比三家”的言论盛行,师阳认为这是误导。
各种服务都有价格,银行服务的最重要价格表现形式就是利率,在过去,各家银行的利率都是统一标价。“但是各家银行提供的服务并不完全相同,却由国家统一规定了价格,显然有失公平。”师阳说。
这种定价做法,就好比所有品牌电视,无论质量好坏都一个价格,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一家电视厂商都不会再有动力去开拓创新、提高质量。
就银行而言,国有行有最多的营业网点,股份制行有比较贴心的服务等,具体到各家银行,这家银行安全性强,那家银行服务、产品种类多,同样是不一而足。因此不能仅仅以价格的高低来决定如何选择银行。
“小银行网点少,利率再高,也要考虑办理业务的便利性。然后产品线的丰富性,银行的口碑等等,都是客户要考虑的因素。”一位国有行信贷部门处长表示认同师阳的观点。
此外,中国的老百姓一直都非常信任银行,认为其有政府保证不会出风险。
“但是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风险将会逐步呈现,更是不能仅以价格高低一概而论。”师阳表示。
直接冲击盈利模式
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人士有一点看法一致:短期内影响无大碍,但中长期看,影响深远,当前的盈利模式将受到强烈冲击。
我国金融格局多年来实行的是分业经营,银行业主要从事基本的存贷业务,其他业务少有涉足,其80%以上的收入都是靠存贷利差,为了保证银行的盈利空间,政府通常采取控制设定利率水平的方式保证银行获得稳定的利差空间。
过去的做法,让银行躺着都能挣大钱。
“这次不同寻常,存贷利率浮动空间设定的意义远大于降息的意义,给我们发出了转型的预警。”一股份制行信贷部总经理说。
利率市场化一旦彻底实行,直接影响的是银行存贷款利率,为竞争存款,势必将提高利率。“鉴于目前存款形势比较紧张以及存款客户的利率敏感性,很少有银行可以低息揽存,银行无力左右存款利率水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宗良分析认为。
如果在贷款方面银行话语权不足,存贷利差收窄的压力必然形成。最终的结果是促使银行业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发展表外业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粗略估算,调息后银行净利息收入一年将至少减少1400亿元。
瑞银证券分析称,央行的新政策或将使银行息差率降低10到15个基点,这预示着银行业的利润或将遭受5%至10%的损失。据此比例估算,银行业一年利润减少超千亿元,接近郭田勇的估算。
城商行受冲击最大
“实行利率市场化,城商行特别怕,他们还没准备好呢。”师阳认为。
这个观点得到业内人士认可。
城商行在多年的发展中,遵循的仍是“垒大户”的传统发展模式,翻阅发布年报的城商行的业绩报告,发现城商行的贷款客户集中度明显较国有行和股份制行高。“事实上,虽然银监会这些年在压城商行的贷款集中度,的确下降了很多,但是有不少行仍存在这种问题,只不过以其他形式将部分贷款转出去了。”师阳说。
贷款客户过于集中,风险系数加大,此外,由于城商行规模小、底子薄,在大客户面前议价能力较大中型银行要弱得多。
而利率市场化通常意味着客户对银行的议价空间更大,对城商行来说,存款利率上浮是必然选择,而在面对大的贷款客户时,贷款下浮的幅度也会更大,息差的缩小成为必然的结果。
“在目前资金还比较紧张、实际利率普遍上浮的情况下影响或许还不明显,但一旦利率回归常态,对城商行利润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过去,向大客户倾斜是银行规避经营风险,而现在再向大客户倾斜,将可能成为城商行最大的风险。”师阳认为。
另外在去年虽然城商行取得了不错的利润,但同时也埋下风险。“不少城商行去年是‘鼓肚子’利润。”师阳说。
城商行在改制后,由于不良资产的剥离,存贷比很低,而为了防止城商行再大面积出现不良,银监会对其贷款规模有限制,它们打起了资金业务的主意。
尤其是去年多家银行出现存款压力,城商行资金业务部门做了很多拆借业务,以至于不少城商行资金业务收入飙涨,一个原本是做资金调剂的部门变成了盈利部门,其风险可想而知。
两件大事需完成
“进入利率市场化,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驾驭高成本的资金。目前还有几件事需要完成。”某股份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表示。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会更青睐寻找高利率的贷款,如果是房地产和中小企业贷款,就会使得吸纳的存款流向风险高的企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当前我国银行业基本都有政府信用包含在内,如果银行出现风险政府会出来买单,但在利率市场化下,银行倒闭的机制必然存在,那么客户的资金显然没有保障,因此要想推行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是第一要务。
第二重要的就是加快推进混业经营进程。
在现有金融分业制度下,我国银行业仅能从事存贷业务,做其他业务都有“偷偷摸摸”之嫌,即便现在推的银行理财业务,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推行利率市场化后,息差空间的收窄,迫使银行资金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但这在分业模式下难以实现。可以这么说,利率市场化是银行经营综合化的促发因素之一。
事实上,很多银行都已经意识到混业经营的必然性,这几年间已经通过多种方式绕道进入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变相地推进混业经营进程。
而对于受冲击最大的城商行来说,将不得不考虑新的定位。
首先要对客户重新定位。尽管城商行最初的定位应是服务当地经济、服务中小客户,但多年来“垒大户”的做法让不少城商行已经偏离定位。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客户往往从大银行贷不到款,因此,面临这群客户,城商行会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其次,这几年城商行的跨区域经营的冲动需要谨慎面对了。“在异地开设分支,要想快速成长起来,肯定得和其他银行争抢大客户,在利率市场化下,面对大客户,城商行没有议价能力,将很难维持盈亏平衡。”师阳认为。
第三,弱小的城商行需要联合起来。“城商行没法和大行抗争,大行开展一项业务,做个系统投资,有多个分支机构可以分摊费用,而城商行的费用压力就会很大,但如果城商行联合起来,事情就不一样了。比如北京银行目前开发多样理财产品,但其只针对自己客户销售,产品规模就小得多,而其他尚无能力开发设计理财产品的城商行会联合起来做代销,那会是双赢的局面。”师阳在唐山银行任副行长期间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山东、河北已有城商行联盟的存在。
《投资者报》记者 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