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可以持续的投资世界观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投资,世界观
  • 发布时间:2012-06-18 15:03

  上期专栏中,我们谈到了投资者受自身局限性的限制而需要选择资产管理者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但今天中国基金的同质性和制度优势团体的惰性导致基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那么资产管理者怎样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呢?

  世界观催生投资理念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人对经济增长和世界的变化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种观念就是所谓的“世界观”。

  “百度知道”里对“世界观”的最佳定义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而从一个更加实际的角度分析,我认为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秩序的理解,和对如何在这个世界秩序中得到自已想要的幸福的一套想法。

  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所有为人处世的方法和任何重大抉择都与自己的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密切相关。绝大多数人用的是经验,所以他们很难摆脱已有环境的束缚。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外力首先在思想上取得突破,之后在机会成熟时突破现实。

  我们应用最为普遍的外力是读书。当人们用学习中积攒的知识突破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后,我们又会利用经验和再学习的知识一步步前进,这种进步就是人类进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世界观是一直伴随我们探索的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变量。它不但影响着我们的发展,同时也被我们的发展所影响。

  在资本市场中,资产管理者提供的服务恰恰应该从这个人类最为基础的变量里去挖掘。

  在国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我们可以随处看到“高增长投资基金”、“价值投资基金”、“发展中经济投资基金”、“高信用债券投资基金”、“科技行业投资基金”、“不动产投资基金”等五花八门的以行业或投资风格为主题的基金。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就是经过初步挖掘投资者世界观后所诞生的资产管理产品。

  正是不同的投资理念打造了风格各异的市场。

  比如在美国,很多养老金和机构投资份额是投在股票市场中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在金融、资源和科技股中。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反映的是此时期社会民众所拥有的世界观。在美国这个充当资源和金融霸主角色的经济中,人们明智地坚信科技、资源和金融的有效搭配可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他们还骄傲地认为,美国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有能力获利和保持竞争力。

  而与此同时,在中国台湾这个曾经快速发展的地区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在这个由于发展飞快因此有一些财富沉淀的经济体中,由于部分竞争力被中国大陆等后起之秀所超越,所以最为稳妥的投资选择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中国式投资理念的混乱

  不幸的是,相比于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各有千秋,中国大陆地区永远是富有“戏剧性”的。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整个国家都陷在呆板停滞的计划经济之中。那时,大家对世界发展的看法很统一,就是“不发展”。所以把钱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没有投资,也无需收益。

  但之后不同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不稳定和经济的混乱突进,让人们对未来不知所措,这时大家不由自主地依赖政府信誉,在工商银行门口排队买国债和定期存款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景象。

  又过了几年,朱镕基开始大刀阔斧地指挥全套的体制改革,下岗的下岗,倒闭的倒闭,上市的上市,这时人们发现了新的发展路数,就是在实体经济中开工厂,在资本市场里赌老国企改制上市。于是乎,搞不了实体企业的投资者们蜂拥而上买股票,结果股票市场的混乱、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制度隐患和德隆一类的“老鼠屎”让大家对股票市场这个新生事物有了观念上的障碍。

  随着中国在2005年后的经济崛起和“股改”的制度进步,中国人存款向股市的大搬家成了可以写入历史的“全民运动”。那时,绝大部分投资者都相信自己是股神,可以在股票市场中发挥一直未能在实体社会和经济没被证实的本领,此时的股市不仅仅是资金的市场,也是承载亿万怀才不遇的“智者”们梦想的地方。然而,从沪指6000点到1600点的价值毁灭之旅,不仅毁灭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冲动,更毁灭了这些幼稚投资者不可挽回的财富损失。

  但紧接着,“4万亿”和中国房地产的腾飞,又给国人们展示了另一条生财致富之路——投资房地产。可笑的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恰恰是肇始于美国的这条不归路,而直到今天,围绕房地产的财富创造梦想仍未在中国终结。

  我之所以长篇累牍地细数过去,是为了展现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历尽坎坷、进退无序,而又变化极快的社会中,中国投资者的世界观已经混沌不堪了。个体经营者和二道贩子、皮包公司和下海创业、自主品牌和假货横行、价值投资和德隆系、铁饭碗和下岗、出国和留守、外企和公务员,到底哪些是我们相信的东西,哪些是我们坚定的世界观?中国总是变,从打破铁饭碗到全国学生争考公务员,时间不过20年,这么快我们就回来了?

  在这种氛围下,人们很难找到可以持续的世界观。这正是投资世界的可怕之处!——我们应该像以前一样投资国企吗?我们应该投资那些创造额外收益并推动经济发展的企业吗?除了占大头的国企,好不容易有些民营企业上市,除了出来抢钱的创业板,其他的民企好像都在生死边缘挣扎着。那就该投资国企吧?不对呀,不是应该“国退民进”的吗?房地产易涨难跌,那投资房地产吧。可是应该投资一个只有七十年使用权,而且价格比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永久权的房产还高的中国特色房地产吗?

  面对诸如此类的纠结问题,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某时盛行的观念支配下都做出过某种选择,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职业投资者,我感到茫然,出来创业做债券投资是我无奈的选择。谁都将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选择自认为正确的投资之路,我衷心祝各位中国投资者一路走好。■(作者为北京凯世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新浪微博@债券乔嘉)

  乔嘉/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