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两度换帅 太平洋或有新股东接盘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太平洋证券,股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8-06 13:46
7月28日,在太平洋证券担任总经理达4年之久的王超辞职了。
很多投资者对此并不伤感,在他们看来,公司业绩在上市券商中经常垫底,股价亦从上市时最高峰的49元一泻千里至6元,公司高管应对此负责。
“我很早之前就想离职了,不是因为什么股东减持、业绩下降这些问题,主要是私人原因。”王超在电话里这样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记者联系公司独董王连州,他也否认了“公司出现问题”的可能,而是说:“王超离职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好,需要休息。”太平洋证券相关负责人在回应王超离职原因时不但称“以王总说的为准,”还同时告诉记者:“公司很感谢王总为公司做出的贡献,目前王总仍然被聘为公司顾问,继续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接替王超职务的是来自富国基金的督察长李长伟,他显然将面临这样两个巨大的挑战:一是公司业绩大幅滑落;二是公司的6位一致行动人股东从去年以来已经将手中的股票抛售了一半,致使众多股民失去信任。
不过,有接近太平洋证券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原股东的撤退或换来新股东的入驻。
新任总经理上任
自2007年上市以来,太平洋证券的高管走马灯式地换着人。
2008年4月,时年49岁的证监会官员王超接替廖一成为公司新任总经理,4年后辞职。2012年7月,王超又辞去了总经理职务。
董事长一职同样经历了一次更迭。2009年7月,原董事长王大庆辞职,公司选举郑亚南担任新董事长,同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王大庆变更为王超。
公开资料显示,王超曾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规司处长,中国证监会法律部主任,中国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中国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香港中旅集团总法律顾问,太平洋证券独立董事。
与来自证监会系统的王超不同,新任掌门来自基金行业。
现年47岁的李长伟,曾任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干部、中央党校教师、申银万国海口营业部总经理、申银万国北京总部副总经理兼营业部总经理,之后跳槽至富国基金,担任长达五六年的副总经理,2008年开始出任富国基金督察长。
有关李长伟的公开消息并不多,除了任职资格等公示新闻外,唯一一则消息是,2008年曾有媒体报道称,李长伟角逐过富国基金的总经理,没有成功,只好退作督察长。
今年4月份,李长伟从富国基金离职,兜兜转转,10多年后,再次回到证券行业,担任券商高管。
面临重重困境
李长伟接任王超,虽然算是荣升,但前路布满荆棘,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他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整个券商行业都在熊市中挣扎生存,更令人挠头的是,相比其他上市券商,太平洋的盈利能力惨不忍睹。
今年一季度,太平洋仅实现净利润163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2.3%,为19家上市券商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券商。其他券商下滑幅度都在54%以内,其中山西证券和宏远证券还逆市增长。
今年上半年太平洋证券的状况也不乐观。
7月12日,海通证券在《2012年券商中报前瞻》报告中,根据月度经营业绩和业绩预报推测,19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太平洋证券进账仅7100万元,同比下滑47.42%,利润下滑幅度排名第二。
事实上,太平洋证券自上市以来就没在经营业绩上找到多少亮点,2008年甚至还亏损6.45亿元。2009年到2011年,公司利润一直处在下滑态势,三年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2.04亿元和1.57亿元,在上市券商业绩中排名倒数。
同时,公司众多创新业务开展缓慢,今年才获得开展资管资格,3月成立直投公司。仅有投行业务自去年以来有所表现,公司债等债券承销业务快速增长,但目前势头有所放缓。
《投资者报》记者试图就如何打破困境采访了李长伟,他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表示,“先发采访提纲,可以找时间商谈。”太平洋证券相关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8月底的中报会就公司业绩下滑问题给大家一个答复,至于李总如果有什么新的举措,我们会在中报里披露。”
近半股票15个月内抛空
不过,相比公司业绩陷入困境的简单直白,公司股东的疯狂减持套现令事情更显艰难,如果股东都没有信心了,拿什么去挽回广大投资者的信任?
今年5月3日,太平洋发出公告称,北京玺萌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华信六合投资公司、大华大陆投资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四位股东在2011年11月18日到2012年4月27日的半年时间内,共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和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9017万股股份,分13次减持,占公司总股本的6%,而这还仅仅是股东疯狂减持的一个小缩影。
回顾当初,太平洋证券在2007年参与云大科技的股权分置改革,其定向增资股东以增资的部分股份与云大科技股东进行换股,到当年12月,太平洋证券实现借壳上市。
上市之初,由于没有控股股东,各股东持股数量相近,股权争夺激烈。2010年3月12日,太平洋证券的6家股东(北京玺萌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华信六合投资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大华大陆投资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书》,构成了太平洋证券一致行动人。他们持有股份共计7.4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88%,成为公司的绝对大股东。
根据相关规定,股东持有的限售股份在上市后36个月才可以上市流通,2010年12月28日正是持股5%以上股东持有限售股份开始解禁的日子,也正是自此开始,上述一致行动人开始了坚决的减持之旅。
统计,自去年2月份以来到今年5月份,几位股东累计减持变动次数共高达80多次,至今6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的股份仅剩下4.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4%,足足将手中近一半的股份在这15个多月里抛售一空,套现金额估算应达20亿元。
除了6大股东方的出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在逃离。
今年一季报显示,除了指数型基金被动配置了太平洋股票外,并没有见到主动型基金的配置。
老股东抛售,新股东接盘
伴随着股东方的疯狂套现,太平洋股价一泻千里,网络论坛上充斥着股民对公司股东大手笔减持的抱怨。许多投资者不免忧虑,乃至恐慌:公司出什么问题了吗?
太平洋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断然否认了上述猜测。
“他们减持跟不看好公司前景没有什么关系。”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曾发布公告解释过这个问题,原因主要是各家股东自身缺钱。
今年5月的公告称:华信六合因为企业自身经营需要而减持股份;玺萌置业因为偿还信托贷款的需要而减持股份;中储股份因希望获得投资收益用于更好地发展公司物流业务而减持;大华大陆则是为了补充流动资金的需求而减持股份。
但股东方的这种说辞显然不能打消投资者的疑虑。如此大规模的套现,仅仅是自己缺钱吗?
“太平洋当初上市时争议很大,原始股东已经赚了一大笔钱,所以就想着赶快出来,不在里面玩了。”一位接近太平洋证券高层的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其他股东想进场,而他们正萌生退意,正好一拍即合。”这位知情人士称。
另一位已经离职的太平洋证券高层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原始股东方抛售有可能是为了新的股东。”资料显示,太平洋证券股东中,股份数仅次于6位一致行动人的股东是山东泰安市泰山详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黑龙江世纪华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这两家公司的实质控制人是明天控股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29日,明天控股曾将手中间接持有的15.77%的太平洋证券的股份全部出让给了山东九羊集团。
“明天系”资本撤出太平洋证券,“九羊系”开始进驻,至此山东九羊持有太平洋证券15.77%的股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据查,山东九羊是山东莱芜的民营企业,自然人许庆魁作为最大股东持股50.82%。
但尴尬的是,尽管是单一股东,股权占比很高,但相比其他6位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的股份数而言,“九羊系”并没有控制太平洋证券,九羊集团至今还无法在太平洋董事会中获得席位。
“他们有可能在二级市场借机吸筹,争夺控股权。”上述接近太平洋证券高层的人士道,“如果不是新的接盘方,又有哪些散户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接抛售的筹码呢?”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