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身陷财务危局

  曾经的比亚迪(002594)风光无限,是我国民营企业跨界经营的典范,掌门人王传福的个人财富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蹿升,2009年荣膺中国内地新首富。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两年,昔日的明星企业便迅速陨落,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与投资者的深思。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几年前的战略失误是造成比亚迪身陷困局的根本原因,现在公司财务危机四伏,资金链十分紧绷,稍有不慎则有断裂之虞。

  被迫重拾传统汽车业务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这一格言用在比亚迪身上显然不适合。2009年,比亚迪作出一个惊人决定,将公司战略方向确定为利润率更高、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包括LED、光伏发电等。

  由于新能源业务处于孵化期,投入大,产出少,使得公司不得不对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几乎中断了传统汽车的研发,企图以现有品牌影响力的惯性来维持增长。然而这种“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美梦注定是不现实的。

  更致命的是,以王传福为首的比亚迪高层低估了新能源应用的技术难度与商业化进程。结果,累计投入的几十亿元如泥牛入海。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欧洲的几大主要光伏应用市场如德国、意大利等连续削减补贴,全球光伏业掉进了冰窟,整个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比亚迪自然在劫难逃。

  这个时候,比亚迪才发现,公司非常缺钱,以前能提供稳定利润来源的消费电子代工业务因为大客户诺基亚的没落而失去了高增长,而以前最重要的现金奶牛——传统汽车现在也挤不出以前那么多的奶量了。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比亚迪整车销售22万辆,同比下降23%;销售收入为102.8亿元,同比下降25%。于是,比亚迪开始重振传统汽车业务,企图挽回失地。一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指出,这是比亚迪公司对战略失误的自我纠正,也是无奈之举。

  比亚迪传统汽车难挽颓势

  上述资深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比亚迪意欲重振传统汽车,但仍然难以挽回颓势,因为比亚迪之前推F3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特殊的市场背景,现在的形势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记者顺着这一思路,对比了过去及现在的市场背景,发现确实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当年的汽车市场处于初步发展期,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高于对品牌的体验,比亚迪刚好定位于经济型车,迎合了市场需求;第二,当时国内的自主车企设计能力都很弱,都是以抄袭国外成熟车型为主,然后局部改进,比亚迪很幸运地抄对了一个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车型;第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功不可没,当时政府在采购出租车等给予了很多订单。

  现在,过去成功的因素已基本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残酷的市场竞争。现在,比亚迪的汽车业务组合参见图1。

  业内人士称,虽然F3的销量最大,但比亚迪将重振传统汽车的重任寄托在了S6、G3、L3等新近推出的车型身上,特别是S6。不过记者发现,从最近一年的销量来看,S6还远不足以扛起复兴的大旗。乘联会发布的8月国内SUV数据显示,排名前5位的品牌依次是哈弗、CR-V、途观、瑞虎、RAV4。在这个榜单中,瑞虎是S6最直接、最轻量级的竞争对手,然而,S6与之相比之下仍有不小差距,参见图2。

  记得在S6刚推出时,比亚迪管理层豪情万丈,称S6只把合资品牌当竞争对手(意思是没把国内同行放在眼里),现在想来,真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资金链有断裂的危险

  记者发现,自从比亚迪自断一臂,全力杀入新能源这一陌生领域之后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之而来的是净利润连年下降,参见图3。

  从数据来看,净利润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有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比亚迪今年还保住了盈利,但事情可能没有财务据显示的这么简单,从2012年半年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化的开发支出高达20.86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据仅为10.57亿,增加了10.29亿,增幅接近100%,在市场背景、研发背景相似的情况下,这个增幅显得过大,有些不太正常。这就相当于大幅减少了当期费用,试想如果没有这么多资本化的开发支出,那么,今年上半年就是大幅亏损的结局了。

  在净利润剧烈下降的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却急速上升,目前,公司的偿债能力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地步,公司的流动比率已远远小于1,速动比率则下滑到0.5以下(参见图4),这个水平已经远远跌破了“警戒线”。

  同时,前述资深人士还透露,比亚迪这种资产负债恶化的情况很有可能会继续下去,这从比亚迪的预收账款所反应的趋势可以看出来(参见图5)。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身陷危局的比亚迪由于没有新的增长点,重新拾起传统汽车又难以快速打开局面,未来财务状况将会持续恶化,最终有可能引起公司资金链断裂。关于比亚迪陨落的进一步分析,本刊将进行持续报道。

  本刊研究员 张鹏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