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总经理郭特华: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

  九月的北京,已经没有了盛夏的炎热,一场秋雨过后,空气也清新了许多。

  下午三点,记者如约来到位于金融街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郭特华的办公室。

  郭特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女性的细腻与亲和。如果不是在办公室中,或许你不会想到,面对的是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国内大型基金公司掌门人。

  工银瑞信成立于2005年,从行业新兵到迈入“千亿俱乐部”,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在郭特华看来,工银瑞信的成功在于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原动力,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就应当以创新创造财富,以创新赢得发展。”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创新不能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基金公司创新的核心是围绕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能力和特长进行创新,提供最契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谈及创新的内涵,工银瑞信总经理郭特华如此表示。

  工银瑞信的控股股东——中国工商银行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行业银行,拥有数量庞大、层次鲜明的客户群体。这给工银瑞信更加准确、深入了解目标客户需求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条件。工银瑞信的创新正是围绕客户需求展开的,同时来自于对市场的理解和前瞻性的把握。

  工银瑞信成立之初,A股市场仍处于漫漫熊途之中,但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在争议声中启动。当时,工银瑞信前瞻性的看到了未来证券市场的广阔前景,首只产品便确定为股票型基金。2005年8月31日,工银瑞信旗下首只基金产品——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型基金成立,首发规模超过43亿份,创造了低迷市场中的一个“发行奇迹”,更开启了工银瑞信此后跨越式发展的航程。

  而在2007年A股市场最狂热的时候,工银瑞信看到了股市蕴含的风险以及未来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巨大前景,发行了首只债券型基金——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债券型基金。此后,公司逐步形成了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货币基金、封闭式基金、短期理财等完善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线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工银瑞信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固定收益投资团队,对债券型产品的投资管理形成了强大的支撑,连续多年取得优异的投资业绩。

  郭特华认为,从海外共同基金发展经验来看,固定收益产品的比重非常高,说明普通投资人对固定收益产品需求其实是很大的。

  今年8月20日,工银瑞信在成功募集了一只理财型债券基金——工银7天理财基金,在短短4天内实现首发募集规模392.53亿元的发行奇迹,一举成为有史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一只债券基金。8月28日是这只基金的首个运作期期满日。工银7天理财A7日年化收益率为3.70%,理财B为3.957%,超越了1年期定存利率3.5%的水平。

  然而,或许是在低迷市道中过于“霸气外露”,外界对这只基金的成功发行与运作,更多的是质疑的目光。

  谈及工银7天理财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不错的收益率,郭特华自豪的告诉记者,“短期理财产品,效率是第一位的。产品发行之前,我们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包括和托管银行的沟通,包括账户的开设。产品成立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账户都开完了。成立的当天,我们将尽400亿的资金全部用出去,全部能够获得收益。”

  工银7天理财产品的成功发行运作,体现了工银瑞信敢于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再次证明,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最终才会得到客户的认可。

  每一个领域都存在创新

  谈论到基金公司的创新,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产品创新。但在郭特华看来,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领域都存在创新,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管理机制的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风控体系的创新等更加全面的创新。

  “我们非常重视管理创新,很多人认为基金公司是一个突出个性的行业,但如果你重视管理,有序的整合资源开展工作的话,效率会大大提高。”

  近年来,工银瑞信不断根据市场环境和基金业发展的变化对投研管理体系进行完善。2010年末,在对瑞士信贷投研体系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工银瑞信对投资决策体系进行了改革。投委会作为工银瑞信内部投资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大类资产配置,下设权益和固定收益两个专业投资决策委员会决定具体资产配置、行业配置、类属资产配置比例区间。

  今年以来,工银瑞信又推出了基金经理能力分析系统。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都是由教育背景优异、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员组成,他们各具才华,也各有所长。然而,面对包罗万象的资本市场,无论多么庞大的个人能力都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全知全能。

  “通过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全面识别,可以帮助基金经理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强项,然后针对性地从事自身最擅长、最专业的工作;在每个基金经理都做自己最强项的基础上,再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内部管理并推进专业合作。”郭特华相信,在投资领域中的分工是有意义的,能够让整个公司的投研能力和投研绩效进一步提升。

  工银瑞信同样重视客户服务的创新。基金行业向全面财富管理行业转型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推荐给客户,不断改善客户投资体验,持续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与水平。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创新的另一面,是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控制体系。公司引入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系统和技术,建立包括四道风险防线,涵盖投资风险、运作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在内的严密风险管理体系,对公司的各类风险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创新需要坚持不懈

  创新是历久的坚持,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积累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客户需求而重新调整并完善的产物,改变人们生活的创新其实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成功的创新需要坚持不懈的追求。

  货币基金卡是工银瑞信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新产品。2012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与工银瑞信联合推出了国内首款兼具自动申赎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自动偿还贷记卡欠款功能的信用卡——工银货币基金信用卡。事实上,工银货币基金信用卡的成功推出是公司多年不懈追求创新的成果。早在2005年初,公司就提出了货币基金卡的初步创想,此后经过“七年磨一剑”的反复打磨,逐渐成熟,最终成功推出并得到市场的认可,确立了公司在货币市场基金上的领导地位。

  除了货币基金卡,养老金业务也是工银瑞信坚持不懈创新的另一个亮点。

  工银瑞信成立之初,就注意到养老金市场的巨大潜力。郭特华是国内资深的养老金领域的专家,公司也是国内基金公司中最早建立养老金部门的公司之一,并将企业年金业务作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养老金市场的繁荣将为基金业的成长带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及创新机会。工银瑞信将积极关注政策动向,研究业务方案,不断扩大养老金业务范围,为我国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做出贡献。”郭特华表示,“对公司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业务,更是一项值得终生付出的事业。”

  尽管当前证券市场比较低迷,基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郭特华对于基金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财富管理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朝阳行业。工银瑞信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高速成长的一个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站在新起点上的工银瑞信基金将继续创新,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不断前进。

  Q&A(Q=记者,A=郭特华)

  Q:谈及基金行业创新,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产品创新。您对于基金行业的创新怎么理解?

  A:其实基金公司的创新不只是产品创新,每一个领域都存在创新,制度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风控创新等。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多出去,了解客户需求。客户需求不断变化,市场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工具出来,每个人都可以突破惯性思维进行创新。如果固守原有的模式,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很难取胜。

  Q:工银瑞信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千亿,从行业新兵成长为前几大的基金公司,未来战略规划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A:我们并不会因此对未来规划发生变化,现在的规模是之前发展战略带来的一个结果。之前战略定位合理,围绕战略踏踏实实做事情。规模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首要的目标是给投资者赚钱,满足了客户需求,规模自然就大了。未来我们会围绕市场的变化、围绕监管的变化进行微调。

  Q:当前证券市场比较低迷,基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您如何看待基金行业的未来?

  A:我还是非常看好基金行业的未来。中国经济目前还是保持着7%以上的增长,在全球也还是非常高的水平,居民财富不断增长,财富管理需求也在增长,关键是要有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投资者。

  Q:您是国内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女性基金公司总经理,作为女性,您在管理基金公司中有着怎样的优势?

  A: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优势,就是做事踏实、勤奋,另外就是作为女性可能会温和一点吧,跟大家的沟通方面感觉很好。

  本刊记者 赵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