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抢才”记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苏州,人才
  • 发布时间:2012-10-12 14:27

  “不惜代价!”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从他急切的语气中,显示出苏州市委市政府对于人才需要的急迫性。因为通过集聚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来发展创新型经济,是建设“三区三城”的先导和支撑。

  “在苏州生活,只要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在苏州创业,只需拎包办公。”这是“千人计划”入选者们共同的感慨。--一个全面覆盖、集成支持、上下联动的引才政策体系在2010年成型。

  苏州速度

  “任何一个行业,有一个领军人物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相城区太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金英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太平街道原来是以制造业为主,但从2011年开始,工业用地没有了,只能发展商业这一块,但这里比较偏僻,商业发展并不顺利。

  恽如伟,这位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苏州“相城区”抢了回来。其时江苏省组织部为促进各地发展专门组织了一个科技镇长团,每个乡镇街道都配一个。恽如伟就被派到相城区太平街道挂职党工委副书记。

  但是恽如伟来了以后却傻了眼,这个街道没有跟他游戏专业挂钩的任何东西。既没有工程师,也没有企业。

  太平街道还紧邻阳澄湖,属于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类产品。

  “挂职一年,365天很快就过去了,不想干事情的人结束就能回校,很轻松。但他是想干点事情的人,所以到这边以后,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因为这里一点基础都没有,他就是完全从一张白纸上面起来的。”何金英说。

  恽如伟想着无论如何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他为此规划设计了一个以游戏产业为主导的文创园,同时发展电子图书、互动教育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产业。没想到相城区、苏州市的领导都很支持这一方案。

  一个文化产业创意园就这样诞生了,接下来展现的是“苏州速度”。2010年3月开始筹划,5月请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地考察,在当地没有一个文化创意人才、没有一个相关文化创意企业的情况下,次年5月就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立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011年8月8日正式开园。包括盛大游戏、凤凰传媒都冲着恽如伟进驻了园区。集聚效益很快显现,到现在正式注册的已有36家,入驻企业员工人数达到800人左右,经营产值达到20多个亿,2013年估计在100个亿左右。而恽如伟定了一个目标,打算在2020年前后,成为千亿级园区。

  不止在相城区,在工业园区、在高新区,在苏州的任何一个县市区,你都能听到类似的故事。作为苏州广纳海外创新高端人才的知名平台,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今年吸引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多名高层次人才报名参会。

  此前三届中,苏州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9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0人,姑苏领军人才40人。在采访中,《小康》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由于平台作用十分明显,国务院相关部委已经打算将苏州精英创业周上升为国家级平台。

  “非诚勿扰”

  今年刚过不惑之年的刘现军在美国读完生物化学博士后,在美国Shair制药公司和美国陆军医院药物研究所从事了六年多的新药开发工作。2009年7月,他到苏州参加国际精英周活动时,随团来到吴江参观考察。正是“与吴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他萌发了创业的激情。

  “那不能不说是一次冒险。”刘现军对《小康》记者谈到,身为一名丈夫和两位孩子的父亲,由于长期不能在他们身边进行照顾和培养,心有愧疚。但是吴江市给他提供的200万无偿创业补贴和几十万的置业补贴,让他看到了这个地方对于技术人才的渴望和重视。

  2011年1月,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刘现军辞去了美国稳定而令人称羡的工作,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创业之中。同年7月份,刘现军的楚凯公司在吴江科技创业园内正式“孵化”了。

  2012年刘现军的公司已投入资金62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装修和仪器设备的购置。在研发外包方面,公司运营至今已实现销售近500万元,今年销售预计1000万元。明年,在目前已有药物产业化基础上,将实现销售3000万元。

  “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我们很快就将从孵化器中‘毕业’,搬到大园区中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刘现军指了指窗外一路之隔的吴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就在记者采访刘现军的同时,一场“非诚勿扰”正在吴江科创园内举行:

  一百多名男女青年围坐成一个圆圈,场中的主持人正在抓阄,被抓中的一男一女必须得上台表演节目,台下的观众给他们打分……这是开发区举办的“吴江科技创业园首届高端人才交友会”活动。据活动策划者吴江开发区科技创业局副局长顾华表示,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园区内创业者和工作者的业余生活,使人才不仅在这里成长,而且还在这里把感情留住。园区对于高端人才的渴求,从中可见一斑。

  创立于2006年的吴江科技创业园,在2011年年底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科技创业孵化器,目前注册企业已超过了100家。园区主要集中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服务等四大产业。

  从创意理念到技术研发,再到产品生产以及最后的市场推广,园区都可以进行一站式的服务。同时园区还聘请了十位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创业导师,其中一些人还来自于民营企业。他们每月定期举办一次“科技沙龙”活动,和创业者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传输一些实践经验,甚至进行项目资金支持。

  我们也能造“变形金刚”

  除了美国“乐高”,想玩编程机器人的孩子们还可以选择什么?

  在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职能机器人工程研究所内,张建伟教授与他的学生们正测试即将量产的智能机器人产品。通过自主编程,利用游戏机手柄可以让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另外还可以用智能程序模块让机器人像“贪食蛇”一样完成各种前行、弯曲与翻滚……

  “没有任何电脑程序知识的人都可以进行编程操作。”张建伟说,“我们的产品推出后就面向低龄市场。”

  当问到为什么归国后,选择苏州昆山作为研发智能机器人的基地,在德国汉堡大学从事多年机器人研究工作的张建伟博士向《小康》记者表示,昆山在发展中形成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作为一个跨越机械、电子和信息的新产业,机器人产业所涉及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传感器、精密机械、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领域,均是昆山的优势产业或努力发展的重点产业。

  从2008年起,昆山成立了工业技术研究院。以此为核心,整合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载体功能,组建了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5大研究所,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该院负责人姜萍向《小康》记者表示,昆山市已经把机器人确立为三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以研发团队多年研究实践积累的基本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步的核心技术为基础,进行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娱教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及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据该院对机器人技术和项目的投入,将有助于昆山培育发展机器人产业,促进各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与进步。

  正是一批又一批的海外高端人才不断被引进,才有了苏州市推动转型最为内在的动力。

  苏州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揽才”力度,如《苏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苏州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苏州市关于加快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010工程”)的意见》、《关于县级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实施意见》。

  高端人才来苏创业,必得重金支持。苏州市发改委综合处夏文介绍称,仅2012年上半年苏州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就达26.6亿元,增长34.4%。上半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31人,总数已达81人,位居全国各地级市之首。苏州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年增长率连续8年保持15%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5年保持20%以上。

  引进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进而引领一座城市。

  (《小康》记者 曹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