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厂爬上彩云之巅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云南,工业,旅游,经济
  • 发布时间:2012-10-12 14:56

  作为典型的山区小县,要实现“民富县强”,发展工业是富民县的必由之路。面对土地这个“瓶颈”, 聪明的富民人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办法--工业上山

  你是否想象过,当你开车行走在漫山遍野的浓绿中,高远的天空中有白云飘过,悠长的天籁之音通过车窗回荡在山谷,这个时候,转过头,你眼前的半山腰,蓦地出现了一座座掩映在绿海中的建筑。

  一般情况,这些建筑大多是旅游疗养机构。

  不过毕竟存在不一般的情况。

  在云南富民县,会有人告诉你,这些人文的映像,是工厂,是各类专业特色基地,是纯粹的工业设施。

  你会不会张大了惊讶的嘴巴?

  全线强边

  彩云之南,这片瑰丽的土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资源。

  从昆明到大理,从玉溪到丽江,走在云南的大地上,漫山遍野的绿色让人流连忘返,在这座天然的自然宝库中,数十个少数民族共同走过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

  云南的区域发展,离不开各个地区的合力前行,但是作为一片地形地貌特殊、生态资源优越、人文历史悠久、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来讲,如何走出一条切合自身特色的、有独特追求的区域发展之路?

  这成为摆在云南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曲线强边?

  这道命题并不新鲜,但却也很难琢磨。

  云南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129个县(市)中有29个民族自治县;但是,山区、半山区占94%。

  这就带来了一个矛盾--如何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达到振兴边疆经济、提振区域产业能量的目的?

  首先需要明确,云南有什么?从资源角度来看,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水能资源丰富以及矿产资源丰富成为云南的资源特色,正是因为这些资源,让云南拥有了可以独步全国的战略优势。

  从区域来看,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边境线长4061公里,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而该省所拥有的五十二个民族,更使云南成为了民族文化浓郁、民族风情浓厚、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优势独特的边疆大省,可以这样说,放眼全国,鲜少有渔区可以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战略资源。

  但是战略资源如何才能转变为战略优势?

  当前云南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经济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城乡居民生活改善的势头明显增强,但保持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的后劲依然较弱--这成为政府高层的统一共识。

  如何打开这一局面?

  在云南省强调建设的三大战略框架(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中,绿色经济强省,成为首要的、受到格外关注的要点。

  2011年,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曾经如是说“推进沿边开放,实现富民优先,最重要的是抓好产业培育,沿边地区如此,云南全省也是如此。”他着重强调,要把产业培育摆在全省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四个抓手”抓好产业发展。

  在秦光荣的概念中,云南要学习沿海开放经验,创造云南沿边开放的新局面。他认为,富省要先富民,云南对外开放的落脚点也在富民。云南地处祖国边疆,其特殊的省情决定要把如何富民作为工作的突出重点来研究推进,多发展有利于富民的产业,研究出台有利于富民的政策措施。

  特色发展

  作为高原山区省份,云南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地形波状起伏,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根据统计,云南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全省127个县(市、区)及东川市共128个行政单位中,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

  这一地貌直接决定了云南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驶出昆明,车辆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在半山腰不时会见到一些掩映在绿色中的厂房--这不由得令人疑惑,在这个生态大省,为何会将工业建到山间?

  面对记者疑惑的神情,云南省富民县工作人员张建新称:工业发展需要不断增加土地供应,但18亿亩基本农田红线坚决不能动,如何找到新的土地来支撑经济发展,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以昆明市富民县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该县针对山多平地少,缺乏集中连片工业用地的客观实际,按照“一园多片、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充分发展“工业上山”特色经济,全力打造出了一方山地景观生态工业园。

  富民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看到这片山地,或许你会提出我们为何不发展绿地的疑问。缘于这里大多是植物无法生长的山石结构,难以发展绿色种植。

  怎么办?

  先来了解一个事实:富民县99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地、坡地占95%,可以直接利用的平地非常有限。但是区域经济要发展,县域综合实力要增强,怎么办?在富民人的思考中,什么是最大的资源?什么是最稀缺的资源?--这两个问题被经过了无数次思考与讨论。

  最终,聪明的富民人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办法--工业上山。

  工业为何要上山?工业该不该上山?工业又该如何上山?

  富民县相关负责人称,所谓工业上山,可能很多人会考虑到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的问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这又是一个工业上山架构中的核心问题。

  难不成富民有独门暗器?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凸显。在富民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解释中,所谓“工业上山”并不是单纯地搬迁企业上山,引企业上山,更不是引进、转移污染。在推进工业上山的过程中,富民县坚持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发展思路、大力招商选资--注意:是“选资”,而不是“引资”。

  “我们要发展,但并不盲目地发展。”--富民人如是说。

  富民人积极引进无污染、低耗能项目,富民县工作人员陈朝荣对记者称,在项目前期工作中,相关职能部门坚持环保优先预审和一票否决制。项目通过环保、发改委等部门前置性预审后,立即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地址灾害评价预防、矿产资源压覆报告五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一、二项由企业负责,第三、四、五项由园区管委会统一按照程序招标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有效地精简了审批环节,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彩云缀边

  在富民人看来,富民的建设重点要放在“桥头堡”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大局中思考谋划,以规划为引领,树立工业首位意识,结合富民实际,按照“工业上山”节约、集约土地理念,加快富民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山地生态工业园,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开发引领工业突破。

  山地开发首先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没有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的生物,不去打扰保护区;地理地质条件、水文特征上是否适合,不能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对当地的环境容量整体利用是否合理,不造成新的破坏和浪费。

  尽管工业园区已经被列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富民县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示范县。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得到富民人的垂青。

  富民县“一园多片”的工业园中,八大产业基地沿着两条交通干道形成8个片区。食品加工、农特产品加工以及环保科技产业沿轿子雪山旅游专线布局,其他产业被建设中的昆武高速路串联起来。“不符合县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产业结构规划的一律不能入园。”--富民人强调。

  在富民县一处正在建设的工业园区,远远望去,山边破旧的小屋与不远处崛起的新型农民居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民县相关负责人称:这些楼房里居住的都是原来附近的农民,那些破旧的房屋就是他们曾经居住的住所。而今,工业上山战略实施之后,在政府、企业与居民的互相配合下,项目区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高。一大批农民搬进了崭新的住房,更重要的是,新建的各类企业就在自己家门口,项目区农民也拥有了充分的就业机会,人均收入被极大提升--农民变成了市民。

  这里是不是只能听到钢筋水泥的生长呢?

  非也。

  在云南、在北京、在维也纳,有一支奇特的队伍常常获取无数人的掌声。数十位来自富民县小水井苗族村的村民们,用他们天籁般的声音,无数次征服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

  奇特的是,所谓天籁般的声音,并非经过政府部门特别组织训练,而是村民们天然地歌唱。小水井村于1937年传入基督教,并设立了教堂,基督教主要的传教形式唱诗班也随之产生,并一直传承延续至今。

  走在小水井,村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们友爱宽容,夫妻和睦,子女孝顺。

  2002年,在小水井教会唱诗班的基础上,富民县策划并组织成立了“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旨在把唱诗班美若“天籁”的声音推向外界,让更多的人们来了解他们,让更多的人来感受这份“天籁之音”。

  2006年1月,小水井合唱团与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在北京大学同台演出,当台上浑厚悠远的《大观楼长联》唱起,满堂回荡着神秘而久远的回声,无数人被小水井人的古朴与纯净打动,小水井村民合唱团逐渐成为了该地闪亮的名片。

  这样一方悠远的土地,人们有什么理由不来呢?又有什么理由离去呢?

  文|《小康》记者 齐岳峰 云南富民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