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的绿色崛起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普洱,茶叶,绿色
  • 发布时间:2012-10-12 14:45

  在普洱人心中,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决不以破坏环境、毁坏生态的代价换取表面的风光。普洱人还有一句话--绿色经济发展的最终愿景目标是:不砍一棵树,也能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普洱不是普洱的普洱,不是云南的普洱,不是中国的普洱。它是国际的普洱,是世界的普洱。

  两百年前,普洱因为一片茶叶踏响了一条古道。漫漫茶香弥漫至今,这片茶文化的圣地,历久弥香。

  多少年后,普洱重新被世人瞩目,不仅仅因为绵延万里的茶香。

  从传统茶园到现代茶园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

  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认为,纵观世界发展趋向,尽管各个国家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目标指向是: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能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可持续发展。

  普洱市长李小平认为,普洱绿色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形成了以茶、林、电、矿、文化旅游养生五大产业为支柱,咖啡、烟草、生物药、渔牧业、橡胶、蚕桑六大产业为骨干的绿色产业体系。

  但这一过程并不通畅,人们很难想象当时的困境。

  2010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开始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时,全市10个县(区)茶农们炸开了锅,思茅区倚象镇竜竜村委会村民舒培林怎么也不愿意在自己茶园里套种杂树。他认为:“政府让村民在茶园里套种柿树、桤木、香樟树等6种以上乔木,而且每亩要达到8至10株,三五年成林后,履荫面积每亩在20%以上,这样自然会造成茶产量减少。”

  “哪有茶农在自己茶园里栽杂树、杂草的,这不是撮合农民卖田吗?”竜竜村委会共有8000多亩茶林,全村1400多村民不接受这种做法。

  “群众工作不好开展。”这是当时市、县、乡三级干部最大的难题。倚象镇副镇长魏鹤回忆:“不能强迫村民砍茶树,又要按质按量完成茶园改造,而且不能出乱子。”

  “只有让茶农感受到了实惠,群众思想工作就会一通百通了。”2010年9月,30多位种茶大户来到了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他永清回忆当时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你们的茶叶现在30元一公斤愁销,而我的茶叶每公斤可以卖到120元,并且供不应求。因为我的茶树自然生态,通过欧盟有机标准认证。如果你们的茶达到了这样的标准,每公斤120元有多少我收购多少。”

  半信半疑的茶农们纷纷在心里盘算起了小九九。

  此前普洱市一度大规模无计划地上马茶园项目,导致茶园自然调控功能遭受破坏,在“速成效应”的催化下,化肥、农残问题突出,消费者不敢喝、茶叶卖不掉的问题逐步凸显,影响到了茶农收益和山区农民致富。

  从2010年开始,普洱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转方式、调结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生态茶园建设,加大了对普洱茶提质增效的一系列措施。技术人员驻村入户指导,让茶农了解改造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并主动参与到生态茶园建设中来。

  “如今,种什么样的茶、建什么样的茶园、什么样的茶叶受市场青睐,茶农们心里很有谱!”竜竜村委会主任许健康说。

  普洱市茶业局局长李富林向记者透露,“从2010年开始,全市计划在3年内把136万亩现代茶园全部改造成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2012年全市还将建设生态茶园40万亩,茶农积极性高了,我们很有底气。”

  “养生天堂”里的生物产业

  普洱利用其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正在建设全国特色生物产业聚集区。特别引进了康恩贝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药基地,建设全国最大的铁皮石斛基地。引进天士力集团这一国际一流的茶叶高科技加工企业,将加快对普洱茶功效研发,开发帝泊洱系列产品,促进茶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带动百亿元大健康产业形成。

  普洱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是绿色生态。从生态环境来看,普洱人始终突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不破坏生态,不毁林开发,不发展有污染的工业,用艰辛的努力保护了让世人羡慕的良好生态环境,具备了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的优越生态环境条件。从生态产业来看,他们立足普洱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初步构建了以绿色生态产业为支撑的特色生物产业体系。普洱茶、咖啡、生物药、烤烟、橡胶、蚕桑、生态食品、渔牧等特色生物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目前,根据统一战略,普洱正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生态咖啡、生物药、渔牧业、优质烟叶、橡胶、生态果蔬等特色生物产业,把普洱打造成为国家特色生物产业聚集区。

  普洱以茶、林、生物药、咖啡、橡胶等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绿色产业现代化;以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围绕“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城市品牌建设,突出园林化、精品化、森林化建设风格,加快国家森林城市、森林生态小城镇、绿色生态社区、生态村庄规划建设。

  普洱人并非盲目地发展生物产业,他们按照有机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科学把握运用自然界万物相生、相容、相克原理,高度重视自然生态性,突出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自然原始状态下的种植模式,扎实推进生态茶园改造和生态咖啡园建设,发展生态、有机、环保生物药种植等绿色产业基地。

  放眼全球,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类健康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成为发展主流,为普洱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面向全国,绿色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一场大规模的绿色革命正在拉开帷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启动实施,为普洱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平台。

  立足云南,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把“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等多项事关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纳入规划建设盘子,必将加速转化普洱的生态、资源、区位和文化四大优势,聚集形成更加强劲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普洱高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审视普洱,经过多年的努力,普洱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浓厚的发展氛围。

  绿色家园中的精品城市

  目前,普洱正在大力推动云南普洱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绿色经济,他们有一个宏大但并不遥远的梦想:把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饮品--普洱茶奉献给世人、把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展示给世人,全力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普洱国际品牌和“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让世界走进普洱、亲近普洱。

  在普洱人看来,这里最让人心醉之处在于惬意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精品的边城,安全的食品和快乐的歌舞--这一切构成了普洱的发展特色,也成为了普洱人闪亮的名片。

  如今“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话语无处不在。普洱已经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文化养生产业发展方面,普洱郑重提出:要大跨步地努力打造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基地,推动普洱旅游产业率先跨越发展,让游客真正体会来到普洱“吃”得健康,“住”得舒适,“行”得便捷,“游”有乐趣,“购”有快乐,“娱”有妙曼,切实体验到普洱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妙曼之美。

  随着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绿色的观念、绿色的自然、绿色的产业为普洱的城市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可靠支撑,开辟了广阔空间。

  市委书记沈培平说,在产业发展上,过去很多人认为,普洱不适宜搞旅游、不适宜发展烤烟。但普洱成功了。

  普洱市利用梅子湖水库水体及周边环境建成了梅子湖开元温泉酒店项目,利用澜沧地热水资源及景迈山景区建成了柏联酒店项目;利用澜沧温泉资源及普洱“绿三角”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迷人生态环境,打造了60平方公里的中国休闲养生部落;利用洗马湖水库及周边环境,推进华夏文化集团普洱项目……一系列项目,开启了普洱文化旅游养生产业辉煌篇章。

  绿色少不了水。在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看来,实现普洱率先跨越发展,必须有水。普洱始终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举措有力,扎实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的生态保护,保持了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

  普洱市长李小平曾经满怀激情地向首都高校师生推介普洱这座城:如果你怀抱真情,普洱就是你真情告白的精神家园;如果你坚信真诚,普洱就是你真诚坚守的心灵故土;如果你挥洒真爱,普洱就是你真爱奔涌的理想天堂!

  普洱的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用“诗意”来形容丝毫不为过。曾有人称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地球上,现在看来,普洱人早已践行了这一梦想。

  普洱该如何被世人记住?“层次性、丰富性、多样性、艺术性,努力打造以生态生命景观系统支撑的‘妙曼普洱、养生天堂’世界级精品城市品牌。”--普洱人掷地有声。

  沈培平称,为了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的家园,生态文明已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选择。在普洱人的心中,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决不以破坏环境、毁坏生态的代价换取表面的风光。“哪怕这是一种寂寞,我们也决不会放弃,并愿意一直寂寞下去。在寂寞中坚守我们的精神文化价值高地,守护我们优越的绿色生态家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生物多样性体系。”

  普洱人有一句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的确令人钦佩,他们说--绿色经济发展的最终愿景目标是:不砍一棵树,普洱也能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根据以往的经验,普洱,不会让人们失望。

  文|《小康》记者 陈建华 齐岳峰 云南普洱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