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行动:代号“替代者”

  袁鸿凯是京汉置业集团IT信息部的总监,前一段时间,公司人力行政副总裁戴卫在微博上专门表示要对他重奖,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在公司ERP选型过程中,供应商在后台系统选型时提出采购小型机,而袁鸿凯经过研究提出使用配备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IBM System X3850服务器取代原有小型机的方案,不但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性能较原方案基本没有差别,而且还为集团节省了几十万元。

  在记者近一年来的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像京汉置业这样的,用X86服务器替代原有传统小型机,来支撑现有关键业务应用的用户,例如:龙岩烟草、青岛港、中航信、上海曙光医院等等。他们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开放平台架构来构建关键业务计算?

  X86爆炸性增长

  来自IDC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服务器总支出中,基于x86架构与EPIC架构的服务器比例从2002年的37%已经跃升到2012年的75%, 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四分之三。另一份关于中国x86服务器市场的最新研究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总出货量接近31.6万台,与2011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长5.6%,出货量增长延续了第一季度的放缓趋势。与此同时, 2012年第二季度x86服务器的厂商销售额达到8.89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0.7%,与出货量相比仍然维持较高增长。

  事实和数字表明,x86为代表的开放平台不断创新发展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它的灵活科扩展与高性能成本比也是被广泛采纳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IT产业需求面临着不可低估的增长态势。满足当今企业动态计算要求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 企业IT部门要应对的是日益严峻的关键业务服务水平和不断紧缩的预算。对此,目前各企业都在寻求可靠、经济并高效的IT解决方案支持其现有业务,并期望它能为企业带来更加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Jason Fedder先生讲到,“降低服务器的运营成本及功耗,将有限的IT投入从支持维持现有的业务运转和增强现有的系统能力转化成为更具竞争力的投资成为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虚拟化、云计算这一趋势早已被大部分企业认可,并被认可为构建未来更加高效、灵活并经济的数据中心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各公司IT部门都在为保持与其竞争者一致的步伐,也对云计算如何融入其战略进行评估。确定哪些工作负载对于迁移至云有意义,使用私有云或公有云以及何时迁移都是与适合的技术和交付模型有关的重要决定。因此,对于IT基础设施的客户操作性就成为了向云平台迁移的重要因素。安全和隐私要求以及支持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必要的正常运行时间的能力是 IT 部门在计划云策略时的持续考虑因素。基于开放的x86架构的解决方案更适用于构建灵活高效、高可靠性并具有高性价比的平台,应对未来的IT挑战。

  龚毅敏是英特尔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产品部的资深架构师,他领导了一个团队在和合作伙伴一起,专门负责传统小型机服务器迁移至英特尔架构服务器的技术支持。他告诉记者,英特尔和合作伙伴一起,选择了一些对业务系统要求最高的行业,比如电信和金融机构,进行了服务器替换的“攻坚战”。“电信和银行现在已经开始有非常明确的这种替换的趋势,同时包括一些大企业,像华晨宝马这样汽车制造企业,也开始有这样的需求。”龚毅敏说。

  新兴应用带来大机会

  在过去,尚未开发的大量的数据被埋藏在企业的业务中,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数据库和分析解决方案可以处理的范畴。而现在,如果企业不考虑使用“大数据”的,那只能会慢慢减弱企业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认识到,通过合适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基础设施,将大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业务驱动工具。Jason Fedder表示:“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紧缩的预算等挑战,在业务部门对其的要求方面以及 IT 将越来越有限的预算用于何处方面,一起给 IT 部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梁天健是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企业信息部副总经理、IT支撑运营中心总经理,他告诉记者,现在包括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在内的众多电信运营商也正在逐步加强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我们希望把若干系统大量的系统日志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挖掘和整合,过去这些日志信息,日积月累不断沉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我们的系统非常复杂,很多业务承载、服务提供都要跨若干子系统完成,这对我们的运营来说挑战非常大,所以我们也想利用大数据,包括Hadoop技术,对系统日志进行监控和分析,提升自动运营能力。现在,我们和英特尔公司展开了合作,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解决方案,包括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希望在大数据方面实现一个合作共赢。”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关键业务计算部门总监Patrick Buddenbaum表示:“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系列中的技术进步,以及其所运行的解决方案能够完全支持关键业务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要求。 这些解决方案为企业IT部门采用成本效益策略以支持其关键业务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它们也为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兴应用提供了共同计算平台。”

  开放平台成就关键业务基石

  随着用户对性能、可靠性、响应速度、功耗以及TCO等多方面的要求不断苛刻,如何确保用户能在计算平台上获取最佳应用体验,英特尔在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芯片组及应用开发和优化工具在内的全方位展开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近几年,由于用户对整个解决方案中关键业务计算支持的重大关注,基于开放架构的解决方案中的技术创新使其更有吸引力。从处理器等级到应用程序,广泛的生态合作伙伴与英特尔正在一起努力建立比之前更加强大的、可互操作的并利用最新 CPU 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功能的关键业任务解决方案。”Patrick Buddenbaum说。

  据悉,与前几代产品相比,基于新一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解决方案在RAS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例如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E7 系列中,与上两代处理器相比已经加入了超过 20 种主要功能,带来了整体可用性的改善。

  光有好的产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那英特尔所期望的开放平台承担起企业关键业务的目标只会付之东流。

  所以,在与合作伙伴的协作上,英特尔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特别是2011年4月全新的英特尔至强E7处理器面世以来,凭借出色的能效表现以及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的全面增强,迅速得到了合作伙伴支持与客户的认可。通过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独立软件开发商(ISV)等合作伙伴紧密配合,英特尔为众多不同行业用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关键业务解决方案。我们欣喜地看到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关键业务平台在中国受到了的合作伙伴支持与用户高度认可。通过与国内外的软硬件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基于英特尔平台的解决方案已经在电信、金融、制造、以及政府等重点行业用户中广泛部署。我们相信这一趋势还将一直延续。”英特尔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节指出,“2013年对中国经济和企业而言,机遇和挑战同在。继续实践‘两化融合’,推动企业转型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众多中国企业面临的课题。包括关键业务支撑在内的IT技术和服务,必将在转型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特尔将一如既往与合作伙伴携手,不断创新,为中国企业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技术,以帮助企业业务发展获得稳定、可靠支持和持久助力。”

  本报记者 汤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