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的效益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百威英博,并购,整合
  • 发布时间:2013-01-18 14:21

  潘进杰是百威英博亚太区信息技术服务总监,在他看来,在这样一家全球性的啤酒公司里,自己领导的团队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还给员工30分钟”。

  “假设一个员工每天工作10小时,30分钟就是5%。如果有一个系统,能让每个员工都省下5%的人力,那么对1万人的企业来说,就节约了500个员工的人力。而节约下来的时间,员工们可以用来做两件事——要么多卖一些啤酒,要么多生产一些啤酒。” 潘进杰说。

  扩张的压力

  百威英博是由原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收购美国百威啤酒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后合并成立的,百威英博是全球领先的酿酒制造商,也是全球五大消费品公司之一,旗下经营着包括百威、时代(Stella Artois)、贝克啤酒、哈尔滨啤酒、雪津等200多个品牌,公司业务遍及全球逾23个国家,拥有约11.6万名员工。

  在百威英博多年的发展轨迹中,“并购”和“整合”一直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之一。不断地并购让百威英博得以快速成长,并迅速取得市场领先的地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急剧地扩张对IT部门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并购而来的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原有的IT发展水平相差极大,要整合起来困难可想而知。

  而另一方面,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2009~2011年,中国人力成本增加了50%,而从2012~2015年,中国的人力成本还会再增加50%。“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警训: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不再廉价,中国不像以往属于低成本的市场了。”

  但对潘进杰和百威英博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啤酒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无法改变的实事,惟一能做的,就是在成本压力下提高效率。

  “解决人力成本上升,可以有两个方法,一是集中建厂,但对啤酒这样的快速消费品而言,集中建厂会带来更高的运输成本。”潘进杰说。而且,原本就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酒厂,也很难聚集在一起,因此,利用信息化提高员工的生产力成为惟一可行的办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潘进杰给IT系统提出了一个三年规划,并用两个策略来概括:一是“归还员工30分钟”,利用信息化和自动化平台,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二是成为一个整体,即有标准化的定位,让各地的员工不会再说“我是前百威的”、“我是前英博的”……而是都变成一个整体百威英博。

  经过整体考量,在潘进杰的三年规划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为全公司建立一套统一的内部流程和沟通平台。

  “但这绝不仅仅是企业内网。”潘进杰告诉记者,百威英博在中国有超过两万名员工,其中一半以上是啤酒厂的工人,通常他们并不使用台式电脑工作,因此,新平台必须要能够弥补邮件通知、公司最新变化等内部信息传达滞后和缺失的部分;而另一方面,新平台还要保证业务流程能够快速、顺利地运转。

  效益来自协作

  经过选型和比对,潘进杰发现,在一些分公司里使用的微软SharePoint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基于该平台,百威英博可以将信息流和公司内网无缝整合,无论使用P台式电脑还是员工自己的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均可访问,而且能够根据员工的职位和职务划分权限,让所有人登录后都有专属的、适合他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微软的产品几乎所有人都会用,学习成本极低,这对员工分散在各地的百威英博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很快,潘进杰就决定,在中国区实施SharePoint。

  但问题随之而来。百威英博在全国近40个酒厂,遍布12个省,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由于40个酒厂建立的时间、发展背景各不相同,信息化水平自然相去甚远——有些厂已经自己部署了SharePoint平台,如何在同一的平台上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同时还要保证原有系统的数据无缝过渡?还有些酒厂信息化水平较低,旧版本的产品和系统如何顺利接入新平台?除了解决内部沟通,核心业务系统是否也要接入该平台?

  为了能真正把这套内网平台用起来,潘进杰找来好几家服务商进行沟通,但每次都不尽如人意:“我问供应商一些东西,感觉他们只是帮我做IT实施,其他的都不管,但我真正需要的,是提升竞争力,并不只是单纯的实施。”最终,潘进杰决定,使用微软原厂的服务,由微软企业服务部直接为百威英博开发和实施SharePoint平台。“在沟通的过程中,只有微软原厂才能提供最让我们满意的咨询服务,他们不仅仅知道我今天遇到的问题要怎么解决,而且还能帮助我预测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此,微软大中华区企业服务部总经理曾元曦表示:“非常高兴能够与百威英博啤酒在IT服务展开深入合作。微软企业服务的定位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工具、有人才,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事,微软一直坚信这个理念,并不断推广给客户。如何让企业更具竞争力,通过什么途径来发展得更快,就是需要找更专业的人把企业IT服务理念带给每一个企业文化不同的公司,是企业运转更高效。”

  2012年6月,经过几个月的部署,百威英博基于SharePoint的企业内网一期规划完成,并正式上线。目前该平台已经具备了搜索、社区、文档管理和审批等功能,其中文档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人力资源和法务等部门过去在保存、查找文档中的繁重工作。与此同时,在对公司新闻的整合中,图片、视频、照片等过去很难通过邮件使用的方式,也可以在内网上很好地表现,让员工更容易点击。

  潘进杰笑说,他现在的烦恼不再是没有人愿意用,反而是发愁该把谁先接入。“以前我们上一套IT系统,都要挨个部门去推动他们使用,但这一次,企业内网一上线,很多部分的负责人都来找我,希望我能把他们部门的业务系统优先接入SharePoint。这样的反馈对我来说,这套系统应该算是成功了。”

  “作为一个公司的IT负责人,我现在最关注三件事:一是连接,把所有人接入SharePoint平台,连在一起;二是分析,而且要利用内网平台的可视性,把分析报表展示给管理层,及时决策;三是自动化,这对并购型的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潘进杰告诉记者,未来,SharePoint平台将不仅仅是百威英博的公司门户网站,他还希望把HR、ERP、BI等系统都接入SharePoint,帮助公司业务顺利转型。

  本报记者 李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