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对日经贸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日本,贸易,经济
  • 发布时间:2013-02-28 13:13

  自日本上演钓鱼岛“国有化”闹剧以来,中国在中日经贸中是否要拿起“经济武器”就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有一些学者,特别是对日本有研究建树的一些学者撰文说,应该慎言对日的经济制裁,因为中日贸易结构说明中国还需要日本。例如按照日本2010年的统计,电气机器、一般机械、原材料制品和化工制品四者对华出口占比高达73.3%,这些产品中的一部分我们目前还不能拒绝--因此一旦中日贸易战“打响”,中国也将受到不小的损失。

  不过,笔者以为,这些学者的观点,多是从中国自身出发来进行分析,缺少了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分析,因而显得片面。当今人类社会的共识是经济无法脱离政治而单独存在--否则华为就不会在美连连碰壁,1840年也不会爆发鸦片战争。

  事实上,就连日本最主要的盟友--美国,其主要的国际关系智库都曾分别指出:中日钓鱼岛争端,表面上看是因为野田政府推动钓鱼岛“国有化”进程所引起的,但其实质,是因“旧的东亚政治格局”正在被打破,日本在亚洲推行的“雁阵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日本既不甘心失去其原有的 “亚洲领头雁”地位,又没有效的经济发展思路,故而患上了“集体焦虑症”。于是日本政坛不断向右转,期望假借不断刺激中国和挑战中国的手段,实现遏制这个“雁阵模式”中最大对手的目的。

  倘若我们站在日本的角度上分析,就知道这个分析确有道理:

  按照日本产经省的估算,日本的外汇储备、国民储蓄和国有、民有海外资产,大约在1400万亿日元左右。但每年日本的财政支出要100万亿日元左右,其中仅其国债的还本付息就要超过40万亿日元,而其2011年的财政收入不过41万亿日元。

  为此,日本每年都要新发行大约50万亿日元左右的国债来弥补财政缺口--而目前日本的债务规模已达900万亿日元。也就是说,照此发展下去,日本在未来的10-15年间,其债务规模将超过其国家资产(1400万亿日元),形成“资不抵债”的局面。

  同时,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相对狭小、资源匮乏、但人口密度又很高的国家,因此其国策就是贸易立国--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通过“出口创汇”,来换取国家生存所必需的能源、粮食和其它必要物资。

  在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时期,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贸易重心逐渐转向东亚和东南亚。目前,日本最大和第三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和东盟,其中与中国的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20%以上,若再加上与东盟及韩国的贸易额,就占其全部贸易额的50%。

  也就是说,日本的“经济版图”是在亚洲。而其“政治版图”则在美国--因其安全防务思想是依赖美国。而且,一旦日本失去这个“雁阵模式”中的“领头雁”的位置,日本在美国眼中的价值也要缩水--这就是导致日本“焦虑”的根本原因。

  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有力回击日本的挑衅,那么与武力对峙的危险性相比,经济武器则是一个相对“温和”但又十分有效的可选项。

  中日之间仅汽车及其零部件(不含合资部分)的贸易占比就接近10%,而且是利润很高的部分。如果我们抵制这部分产品,既不会对中国造成多大影响,而且额度也没大到让两国彻底“翻脸”的地步,却又能让日本的失落感“更强”。

  更何况,若日本能就此“痛定思痛”,认真思考其“政治版图”是否能脱离“经济版图”而存在,不再沉湎于“昨日旧梦”,那对整个东亚及南亚的安全与稳定来说,也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文|塔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