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监管是“疏”还是“堵”?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影子银行,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2-28 13:21
导致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爆发的因素主要在于业务所对应的实体企业的违约风险和金融中介的资金期限错配风险。而这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走势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
近一个多月来,中国影子银行的曝光率陡然上升。有人说,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影子银行,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经济下一个定时炸弹。虽然有关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大小的争论尚未有个结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规范治理势在必行,时间窗口或已打开。
风险可控也需防范风险
俗话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继中国影子银行危机论迅速“蹿红”后,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可控论开始盛行。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公开表示,“当前对中国的影子银行存在误读,总体来看,有盲目夸大和误判市场的重要倾向。”在看他来,界定影子银行的核心标准是“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两个核心风险是高杠杆和显著的期限错配,从市场规模和占融资的比重、功能、风险、监管整个环节作对比,中国金融市场上充其量只是具有影子银行的特点和部分特性,占比很少的类似融资活动。
不要妖魔化影子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也在呼吁,“目前我国银行总资产接近130万亿,贷款接近70万亿,居民储蓄存款近40万亿。与此相比,各类影子银行业务或者直接融资业务总体规模仍然有限,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但是,规模有限,风险可控,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中国影子银行类业务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除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之外,其余五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合计占全社会融资规模之比例快速上升,2009、2010和2011年分别达到22.62%、37.67%和33.76%。2012年以来,上述五项贷款都超过社会融资规模的40%,10月份该比例更是高达48.5%。
正如巴曙松所言,影子银行的核心风险在于高杠杆和期限错配,与国外相比,中国银子银行类业务的杠杆率可能并不高,但期限错配问题却比较突出。
2012年是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大爆发的一年,普益财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报告称,2012年我国银行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同比增加25.84%,发行规模达2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5.44%。而其中大多数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或数天,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的情况难以避免,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新偿旧”。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将被迫终止。
对于影子银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特别提醒,要重点关注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银行业务,特别是一些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如客户的对外委托贷款等,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中小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这些领域有许多影子银行产品,一旦曝出问题,银行的平台贷款难以独善其身,其中隐藏的风险难以估量,需要加强风险管控。”
治理好时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外部冲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经历过由内部风险引发的危机。国内金融业发展迅速,其风险积累也不容忽视,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从目前的情况看,时机趋于成熟。
近两年,中国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源自资金供不应求下的监管套利,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是银行信贷严格监管和房地产调控双重作用下,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另一方面在通胀、低利率和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大量民间资金投资渠道不畅。
导致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爆发的因素则主要在于业务所对应的实体企业的违约风险和金融中介的资金期限错配风险。而这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走势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
当前,随着经济增速在2012年下半年的触底回升,市场对于今年中国经济走势的主流看法是温和复苏。渣打银行近日上调了对中国2013年GDP增长预测,从7.8%上调至8.3%,它的理由是,近期中国经济活动恢复,信贷增长、住房建设继续恢复、制造业信心指标等经济领先指标走势好于预期。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更加乐观,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可达8.4%,它认为,尽管受欧债危机和美国财政问题的冲击,外需的贡献会下降,但在中国城镇化、西部开发和收入倍增计划的合力推动下,中国经济将呈现“N”型回升。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尽管调控政策仍将延续,但伴随着去年下半年的市场回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调控政策将“稳”字当头,基本上是老政策微调整,购房者进场欲望增强,开发商也开始重拾定价能力,从而带动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回升。
经济稳步复苏,企业盈利持续改善,更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影子银行的存量风险进行疏导和化解,对增量风险进行规范和治理。
人们常说,最大的风险是不知道风险,如今,国内有关影子银行的争论正热火朝天,趁热打铁,也能事半功倍。
监管松紧要适度
中国的影子银行应运而生,是天使,还是魔鬼,关键在于人们如何运作,如何监管。
监管强化到什么程度?风险与效率之间如何取舍?影子银行从本质上来说算是一种金融创新,巴曙松更加担心矫枉过正,他的建议是对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创新进行区别进行监管,其中关键是严格控制银行资金流入到带有影子银行的机构,“只要把这个总的水龙头控制了,给市场留出充足的创新空间,对宏观经济下一步平稳的复苏,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有着同样的担心,“我们应以一种更开放和更市场化的眼光,来看‘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他的建议是,可以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强化银行监管的做法,在对以“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予以肯定的基础之上,对原有的监管缺失进行完善和调整。
目前来看,要治理“影子银行”,首先要做三件事情,一是摸底,二是发展,三是规范,争取在发展中简化与化解问题,而非指望朝夕间就能解决。
监管强度大部分体现在细节,影子银行横跨证券、保险、信托等众多行业,目前中国这种监管体制要想达到预期效果,犹如破网捞鱼。协调监管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其实,影子银行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如何监管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却是个新课题。目前来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摸底。
文|《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