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之路在何方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体育,改革
  • 发布时间:2013-11-05 14:30

  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学子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体虚、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等,耐力和速度项目方面下降尤为严重,令人堪忧。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体质一直在下降?又是什么造成对高校体育的认识与行动严重脱节?如何通过校园体育锻造出身心向上、体魄健康、能力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充分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探索提高青年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带着诸多的疑问与思考,本刊记者日前在山东等地采访,探讨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之路。

  大学并非不重视体育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博士从事体育教育科学研究已有多年。他指出,体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得到高度重视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学生健康水平差,毛泽东主席两次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针对学生营养不足、健康不良的实际,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4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高等教育部、教育部等六单位联合通知,要求“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群众性体育与运动”。通知指出:“体育运动是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又能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同时还是学生最好的文化活动之一。”

  针对学生体质与健康不佳的情况,大部分高等院校在低年级都开设基础体育课, 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群体学生的需要,还在各年级,甚至是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必修课或者选修课。

  大学生体质下滑的原因

  据统计,自1985年有权威的体质与健康测试以来,最初10年学生的体质下降趋势比较慢,有的指标还有上升趋势;但是,从1995年开始,下降速度不断加快,直至2010年才有所缓解。

  体能状况最差,持续下降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研究显示,近30年来,大学生群体除柔韧外,力量、速度、爆发力素质越来越差,耐力素质下降尤其严重。从高校对大一新生入学进行的测试显示,他们的体质呈现明显的“塌陷”现象。

  吴键指出,直接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高中以及大学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严重不足。高中阶段运动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课业负担太重。中国教科院的研究显示,高一、高二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两次以下占学生总数的25%,到了高三,这个比例达到65%,每天作业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占70%以上,体育课开课率明显下降,近20%学校不开体育课。

  针对大学生体能状况差的普遍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试图改变不良状况的措施,制定了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但是,还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效果不佳的原因,首先是学生从中小学开始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入高校以后,又迅速堕入不利于体能改善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良,长时间埋头于电脑游戏或手机,户外活动时间少等等。

  虽然总体状况堪忧,但也有值得推广的成功案例。改善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是否有成效,与学校的体育传统有很大的关系。清华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锻炼身体,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念代代相传;本科四年开设体育必修课,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选修课;坚持长跑,每个人长跑成绩必须达到国家体育合格标准等等,是清华学子全面发展的根源。

  体育教育改革的瓶颈

  谈到目前大学体育教育遇到的瓶颈,吴键明确指出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体质基础不牢。虽然一直尝试突破和改进,但目前没有一个省将体育成绩列入高考总分。山东曾在中考体育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考考体育的方案,以满分30分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计划在2012年实施。但是,因为多种原因,此方案最终没有实施。

  部分省市推行会考要考体育的做法,但是,由于形式主义严重,几乎对学生没有产生任何制约力。部分高校从2010年开始在其自主招生中采用加测体育的方法,即考生可以申请加试体育,合格者加分,不合格不减分,三年的尝试已产生了一定影响,逐步引起社会重视。

  大学生的体育认同感和接受度

  吴键说,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未来有积极重要的影响。学生对体育本身的认同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新一代大学生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知行不一,没有养成锻炼习惯,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度追求交通便利,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时间处于打游戏的静态身体姿势等等。说起体质与健康,没有一个学生说不重要,但是,只有很少学生付诸行动,制定锻炼计划并持之以恒。

  5000米改为3000米

  记者在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一位体育教师交谈中得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济南大学6所高校都设置了长跑比赛项目: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不过,去年在财大和济大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上,男子5000米改为3000米,背后折射出学生的身体状况严峻。山东大学普通学生女子3000米的纪录是2007年的13分05秒3,1500米的纪录更是2005年创造,至今没有被打破。据悉,山东财经大学女子3000米校运会纪录近30年没有打破。

  体能测试标准一再下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高校的体育专家都遗憾地说,如今大学生的体质的确在下降。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三五年,学生的体能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与2000年左右的学生体质相比,差距就非常明显。“以男子1000米测试为例,2007年以前及格成绩为3分50秒左右,当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而2007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了1000米及格线,学生只要跑进4分30秒就及格,比以前的标准慢了40秒。即使这样,每个班级都会有三五名学生不及格。”这位负责人说,如果用2007年以前的标准去衡量,一个班级中会有一半以上的男生不及格。

  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记者在山大新校区随机采访了数位学生,发现有跑步习惯的真是少之又少。“没有耐心”是多数学生难以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除了必修课和自习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根本不想动弹。男生能到操场打打球就算很不错了,绝大多数学生晚饭后就窝在宿舍玩游戏打发时间。

  “体育锻炼应由少到多,不间断锻炼”,曾刷新山东大学1500米和5000米校运动会纪录的杨流墨建议,开始跑步可以先跑两三圈,坚持一周左右,再适当增多,其实最重要的是坚持。杨流墨曾把打破5000米校纪录作为自己的目标,每天傍晚独自绑着沙袋跑步,从未放弃,成绩一天天提高,终于打破了尘封4年的纪录。这充分说明体育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记者采访中得知,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每周都是2—4个学时,很少有学生逃课。“不过,即使去上课,学生也并不积极,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一名体育老师言语间透着一股无奈。

  “大学生体质普遍降低,归根到底还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这是大学体育老师的共识。“多数学生上大学前就已惯出了不爱锻炼的毛病,大学体育课和锻炼其实是在给学生补课”,山大一位体育老师认为,大学体育课以及运动会应该与时俱进,增设一些趣味性足、观赏性强、形式新颖的项目,比如拔河比赛、攀岩、轮滑、街舞等。

  文 时晓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