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评》在纸媒探索中做了哪些创新?(2)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商评,纸媒,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06 08:39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的官方微信(weixin21cbr),仅仅在一年之内,就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财经微信,而且很少用相互推荐相互导粉等常见的江湖手段,孤立而繁盛地成长。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同我们当时创新式地理解一本泛商业类杂志在微信上的定位有关。
一年前流行的观点是,微信上的公众号的策略应该是细分市场的,比如某个行业(例如教育或者互联网金融),如果做一个泛的公众号是没有任何出息的,这意味着不精准,而微信公众号应该是细分的、精准的、针对特定人群的。
这个思想影响很深,当然,它也并非错误,只不过对于一本商业杂志来说,是否应该将杂志中最强势的某个行业报道剥离出来,做一个单独的公众号,大家思忖了很久,最后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如果细分和精准化之后,是否会存在着传播半径的限制问题?
当我们聪明的小伙伴们看到市场细分、圈子主义、传播半径和最终效果之间复杂的关系之后,冥思苦想解决方案,针对一本泛商业杂志的解决方案。最后,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将每一天定义为某种类型的公众号,每一天的类型都不同,那么相当于一个大公众号下进行了有效的切分,从而照顾到细分市场以及读者类型。比如喜欢职场漫画的读者只需要在周三打开公众号“weixin21cbr”即可,其他日子则不需要理会这个公众号。
事后看,这真是一个精妙的主意。
还没完!我们的小伙伴们将创新看做是一系列思考事件,小伙伴们接着讨论,如果每天账号是不同类型细分的,一个星期为一个轮转单元,那么,比如周一、周二之间的账号是什么关系呢?周五和周六又是什么关系?
一个聪明的小伙伴提及了优素福和Luthans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讲述的是积极职场行为的场所变化和情绪变化,其中就谈到,一般来说周五是最迫切想离开办公空间的,而周三是最沮丧的,相对而言,周一是最沉静、最有心的,能啃点东西。
于是,作为一家原创文章为主的媒体公众号,我的小伙伴们开始对一周中不同日子的推送内容,进行关系性重构,通过猜测读者(读者大部分都是“资深职场人”)的情绪变化曲线,从而更加贴合地推送。
比如周三,在优素福和Luthans的判断中,是非常糟糕的日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小伙伴们提议,这一天就不要推任何文字内容了,推图形、推漫画,推一些不累的东西,推一些轻松的可视化的东西。而周一,则可以推送杂志中最深度、最需要耐力来读的重头文章。而周五呢,有家庭的赶着亲子,三人世界;没家庭的赶着约会,声色犬马。
于是,形成了目前的一周推送结构:1.周一,深度文章推送。2.周二,车分享栏目,已经获得车企的赞助。3.周三,以职场漫画为主。4.周四,及时短评,扫描当下。5.周五,一个阶层的周末生活和生意。6.周六,职场人家里一般都有wifi,推最及时最火辣艺术视频。7.周日,在wifi环境下收听中国最高端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我们的小伙伴们发明了一个词:“情绪推送”。你是有态度的媒体,我是有情绪的推送。
文/唐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