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分析与路径选择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分析
  • 发布时间:2010-04-26 15:18
  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缺陷,引发了世界各国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重新构建的诉求,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国际货币格局建设势在必行。

  背景分析

  现有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问题

  在“二战”以后,美元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占全球贸易结算的70%,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0%以上),美联储成为事实上的全球中央银行,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铸币税的收益。美国可以印刷大量美元和发行债券来换回廉价的商品,而新兴市场国家得到的是不断贬值的“货币符号”。新兴市场国家用高额外汇收入购入美国债券来支持美国的经常性逆差和消费,资金回流使美国经济得以维持。2007年底,美国对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净负债已高达2.53万亿美元,约等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3%。面对巨额经常性项目赤字和外债负担,美国通过美元的贬值,达到既减轻外债负担又刺激出口的目的,从而造成了美元的过剩发行和全球通货膨胀,形成过剩货币金融资本和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这种制度性缺陷正是构成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目前美国独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组织16.77%的投票权和17.09%的份额,欧盟的投票权和份额则分别占到31.98%和32.38%。按照IMF协议,许多重要决策,如份额的调整、特别提款权的分配、章程的修改等均需要85%的票数通过,因此美国事实上享有一票否决权。“金砖四国”在IMF中的投票权和份额分别仅占9.62%和9.76%,中国仅占3.66%和3.72%。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走向多元化

  美元国际地位呈下降趋势。美国在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与金融中的相对优势渐趋下降,欧盟、日本、中国等经济体地位相对提高,使得美元的主导性国际货币地位日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2003年后,国际贸易结算中欧元的比重超过美元。2004年以来美国对外贸易额明显下降,中国则呈明显上升趋势,美元资产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呈下降趋势。

  欧元成为美元最具竞争力的潜在对手。欧元面世挑战了美元的单一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成为美元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从1999年的71%下降到2008年底的64.03%,同期欧元的比例从17.9%上升到2009年底的29.51%。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看,欧盟的经济总量和美国接近,都是14万亿美元左右。欧元在国际交易中已约占1/5的份额。

  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经济迅速崛起。2008年亚洲GDP已占全球的l/3,占全球外汇储备的42%左右。以“亚洲人民币”作为构建亚洲区域货币体系的主体,并以此参与国际间金融格局的重建,无疑是区域货币构建中可能性最大的。亚洲GDP增长率2004年以后明显高于全球GDP增长率(图1),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3.3%是与亚洲国家间的往来,并占东盟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10%以上。

  路径选择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程度是由其经济实力、世界贸易和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影响决定的,一般要经历“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三个阶段。

  渐进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比。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9年,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约为44.9%,呈下降趋势(图2)。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额,构成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币值走强,人民币国际结算具备较好的货币基础。然而,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用外汇进行结算,人民币只能用于边境贸易结算,基本上不是结算货币。中国是“贸易大国、货币小国”,配合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中国近期已有许多动作,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出以来,已办理173笔交易,涉及金额为2.3亿元人民币。

  加强汇率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尽管目前我国的汇率制度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汇率逐步钉住美元单一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固定在6.83∶1的位置,而由于期间他国货币已发生了变化,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货币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特别是在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为14.5%。同时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2004~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已累计达1.07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在加大本国贸易保护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人民币升值的施压。汇率由经济问题演变成了国际政治敏感问题。

  尽管从政治上我国不可能向西方国家妥协、短期内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尤其是在出口经历了大幅下滑、初现回暖迹象之际。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灵活运用汇率机制是保障一国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解决国际收支长期失衡这一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汇率市场化是人民币货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但必须确保汇率改革进程的渐进、有序和可控。可以先恢复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一两年之内逐渐过渡到“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贸易比重、贸易结算货币使用量确定各国货币的权重。

  渐进提升人民币在国际投资中的占比。中国的跨国公司加速开发海外市场,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截至2007年底,中国近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179.1亿美元。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6.5%,超过433亿美元。在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中,3个最大的外国或地区直接投资来源地中除俄罗斯外,其余两个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均位居全球20个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之列。2009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00.3亿美元,增长-2.6%,2008年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24亿美元,增长23.6%,外资净流入424亿美元,而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748亿美元,外资净流入大概500多亿美元。可以看出,外资净流入是逐步减少的(图3)。

  渐进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中国周边和东南亚各国纷纷选择人民币作为避险的货币。从2005年菲律宾央行把人民币作为官方储备货币的零的突破到2009年中国签订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一些国家宣布从中国借的人民币已经是该国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表明人民币最终将发展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替代一些国家的部分美元储备。

  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建设。人民币的国际化应有相应的人民币“资产池”的国际化为支撑。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资产池”实质就是国际化的以人民币计值的债券市场。债券作为金融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部分,是货币交易和储藏的主要载体,其国际化程度如何,对货币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发展人民币计值债券市场国际化,已成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在香港发行的60亿元人民币国债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里程碑式事件。中国银行宣布该行设在瑞士的基金管理公司将发行的24只基金中,一部分基金将提供人民币计价,这是全球首例以人民币计价的瑞士基金。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人民币债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西安工业大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