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的“网络资本”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中国好声音,梦响强音,资本
  • 发布时间:2014-10-29 08:00

  《中国好声音》的台前大戏刚刚落下,幕后的资本故事再起,一家名为梦响强音的公司意图登陆资本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便是《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品牌管理、艺人经纪和互联网衍生业务,这种业务结构与湖南卫视旗下的天娱传媒极为相似。

  事实上,作为一家意图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梦响强音处于《中国好声音》产业链的下游,节目制作方灿星制作归属于星空华文传媒,尽管在2013年全年,梦响强音实现净利润5069万元,但这难以掩盖梦响强音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公司严重依赖上游节目源,如果无法获取节目源的授权,那么梦响强音的持续盈利将难以为继。

  更为严峻的是,梦响强音在MBO融资时还与浙富控股签署了对赌协议,2014年到2016年,梦响强音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6亿、2.2亿、2.8亿,否则将按股权比例用现金进行补偿。3月25日,璀灿星河将梦响强音20%的股权出售给浙富控股,作价4.2亿元;4月8日,璀灿星河再将剩余的梦响强音20%的股权转让给浙富控股,同样作价4.2亿元。

  为此,星空文化传媒将灿星的衍生开发授权给梦响强音,梦响强音要支付相关的费用。尽管存在关联交易,但星空华文传媒执行董事、CEO田明保证灿星与梦响强音之间的交易是公开透明,不存在利益输送。要知道,灿星不光是《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更是制作出《中国好歌曲》、《中国好舞蹈》等颇具口碑的作品,这一授权举动无疑让梦响强音可以获取众多内容源的衍生业务订单。

  尽管通过与灿星的交易,梦响强音可以保证来自产业链上游的订单,但与天娱传媒不同的是,天娱传媒最大优势就是拥有湖南卫视这个稳定的输出平台,其艺人可以保证在湖南卫视保持一定的出镜率,而梦响强音却没有这种传统广电系统的渠道资源。

  因此,在传统输出渠道并不稳定的情况下,梦响强音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互联网上,相比于传统广电系统,互联网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播放灵活、传播快等特点,可以与观众产生更为直接的互动,电视节目的内容会从过去B2C的模式转成C2B的模式或者两者兼顾,越来越多的内容是可以通过用户的需求产生定制。

  在腾讯视频以2.5亿元获得第三季网络独播权后,田明尤为看重腾讯的社交关系链。腾讯视频以“好声音”内容为依托,已经开发出《重返好声音》,在盲选中未被导师转身的学员,如果在节目中支持率最高将有机会重返舞台。此外,腾讯基于微信平台开发了一款“好声音电视直播”竞猜游戏。观众在收看电视直播的时候,每当出现一位新选手,观众就可以竞猜这位选手最终选择了哪位导师或者是否被淘汰,选对的观众会有机会获得一些奖励。

  伴随着“网络新生代”的成长,新生一代的观众更愿意用网络点播想看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去替代被动接受电视内容,多屏互动已成为大势所趋,根据星空传媒提供的收视率分析报告,《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观众群中,90后观众较去年有了30%左右的增长。

  本刊记者 姜中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