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外的富人区

  从伦敦坐1小时的火车,抵达英格兰的古老首都温彻斯特(Winchester)。这个安逸宁静的小城镇被誉为英格兰富人区,街上的跑车总让人目不暇接。久居英国的朋友说起这个城市,脱口而出:那里very white。

  前些年,英国的报章便开始报道伦敦的白人比率直线下降,濒临警戒线。许多人迁出伦敦,搬到附近的坎特伯雷(Canterbury)、温彻斯特(Winchester)、巴斯(Bath)等城市。这些城市没有伦敦精彩,却简单安逸。生活在这里,最大的感触是步行可至任何生活所需的地方,如超市、图书馆、健身房、酒吧,甚至火车站。时间全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交通堵塞等借口在这里派不上任何用场,只要时间管理做得好,每天可以做很多事。

  温彻斯特大概可称得上是快乐家庭的归属地,这里有全英榜上有名的温彻斯特公学。虽然坊间更负盛名的似乎是哈罗公学与伊顿公学,但事实上,创立于1382年的温彻斯特公学才是真正的公学鼻祖。温彻斯特大教堂建于1079年,是全欧洲拥有最长中殿的教堂之一,亚瑟王的故事也发源于此,离大教堂不远的大会堂内悬挂着那张闻名中外的圆桌。至今,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亚瑟王,仍然以非凡姿态活在温彻斯特。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不同的解读,但大同小异的是温饱满足,平安幸福,再稍有追求者追求洁净空气、健康饮食、花园洋房……这所有的名词组合在一起,便到位地形容了温彻斯特。这里似乎留不住蠢蠢欲动、青春正盛的年轻人,却留住了向往平淡生活的中产家庭及中老年人。友人忍不住感慨:这里的税收应该蛮高的,所有的公共设施都被照顾得这么好。

  周六的公园,男女老少均9点集合,一个2004年发起的5公里长跑活动parkrun,把社区里热爱运动的人们集结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注册,风雨无阻地在公园里慢跑。连续跑满50周,可以获得一件纪念T恤。听说,有个即将临盘的孕妇,挺着大肚子坚持跑完了她的100周。那天,所有人都很紧张,甚至做好了现场接生的准备,她还是顺利平静地跑完了5公里。公园的慢跑活动结束后,停车场里的农产品集市也拉开了序幕,小小集市可能还比不上上海、北京的一个社区市场。

  虽然这个宜居城市每年也能吸引大批游客,可是比起伦敦、爱丁堡、牛津等热门城市,毕竟游客数量只占少数。对于想购物的旅客而言,在街上走一圈,便会略感失望。没有Chanel,没有Prada,没有Burberry,甚至没有H&M和ZARA。橱窗里的女装样式普遍老成,没有年轻人愿意购买,也没有年轻人能负担得起。有位加拿大朋友说过,这里的商铺是为富人服务的,温彻斯特的所有设施都是为了富人设立。毕竟,城市收入的主要来源源自于税收。

  在英国,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个性。有时候这种个性取决于城市的历史及遗迹,但更多时候,这种个性取决于早已形成的生活方式。在温彻斯特这座小城中,最美的是社区,是家庭。大多数人不在这里工作,却每天在这儿生活。

  本刊驻英国特约作者 Audrey SONG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