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终将被颠覆

  马云开始做了,一出手就是100亿,而且很可能不只是一次投资。10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无独有偶,由业内协会和企业组建的农一网在不久前正式上线,受到多家投资基金青睐,正在招募县级工作站。“善于”干掉客户的辉丰是农一网的合作伙伴之一。

  农村万亿市场,阿里巴巴不会放过,辉丰也不会放弃,恰好这两家都是上市公司,一个是“外行”,一个是地道的农资“内行”,你会如何想,如何做?

  融合将成行业主流整合方式

  好多年没经历战争的中国,被很多国家认为是不会打仗的了。商场如战场,谁也不愿意看到流血牺牲,这也更合乎中国文化,所以个人认为农资行业整合的大趋势,优胜劣汰的程度不会太大,而相互融合,最后归一,实现几家大统,才是可行之路,也将会成为行业整合的主流方式。

  中国地域宽广,跨越的纬度较大,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用一种工业化思维来操作农业生产,可能还没出发就已经失败。研究农业很深的聪明的大佬们不会不知道这个介于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农资行业的做法,与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十分相近。再大的巨头如想分得杯羹,也必须与地域巨头合作,相互融合,才有制胜的可能,毕竟自然界的事情不是单纯用数学思维就可以完全解决。

  经营将更加精准与科学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及“大数据”,农业历来缺大数据,可以用以分析的基础压根就没有建立起来,可供使用的真实数据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所以农业一直在凭经验发展,这是一种碰运气式的演进。

  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将逐渐改变这种碰运气式的格局,经验也将被数字化,这对于农业本身是一个福音。农资经营也将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优势,这里所讲的电子商务是有充分的线下服务支撑的,不是单纯的销售职能。此外,科学的病虫害诊断、土壤检测、投入品监管等农业的不同区域专属服务,也是显微镜与人眼的合作,医疗器械与老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携手。

  物流商将进入农资经营链工作

  农业是需要技术的产业,农资经营更是需要实地技术支持的行业,现有的状况是农资经营从业者既做着脑力劳动者的事又干着体力劳动者的活,我们暂且将这体力劳动部分称之为农资的物流工作,从社会化大分工的角度讲,这不经济。

  这个节点,物流商的进入恰逢其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物流商做配送比我们成本低、效率高、管控科学、规模效应发挥得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解放现有从业者的生产力,让我们更加专注技术的钻研和服务的精细化。这个精力的凝聚和着眼点的聚焦,会使我们更加专业化,价值性也会越来越高。

  便农惠农局面将变为现实

  首先是方便性,现在的农户是自己到农资店买生产资料,这是很耽误功夫的事。如果我们使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家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甚至用手机就可以搞定。

  其次是优惠农户,暂且不论企业的利润增减,就算在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中间环节而释放出的现金价值,就不可估量。

  再者,国家的惠农资金也能没有中间环节截流就按照预期准确发放;高毒禁用农资也没有渠道流入寻常百姓家;农业方面的高级知识分子也乐意参与到这不再纠缠不清的农业技术服务之中。农民的选择将更丰富,比价更便利,消费也更透明。

  你不为客户着想,肯定有人为你的客户着想,这就是现在的情况,承认与否都存在。

  马云不是说了吗:后天很美好!

  王英奇

  青岛厚天农资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