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租地要注意哪些问题

  都说农业是站在风口上的猪,可真站上去了才知道,风随时可能变向或者减速。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进行粗放生产和撂荒多年的耕地进入了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场主手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

  可就在这个趋势发展过程中,很多农场主碰壁跌倒,栽倒在土地上。作为新时期土地经营者的农场主,在土地流转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了解当地文化,做好租前工作

  俗话说,入乡要随俗。我国各地民情各异,即使在同一地域的不同社区都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方言和文化。农场主若对目标地区的风土人情不做了解便单刀直入,就难免碰壁。

  黄泽飞是广西桂平顺欧蔬菜基地(下称“顺欧农场”)的农场主。顺欧农场位于桂平县蒙虚镇,镇上的数个村庄有90%以上的耕地已撂荒多年,按理说拿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就在黄泽飞与农户挨家商谈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欧村和顺昌村是邻村。上世纪80年代,两村之间曾因土地划分问题发生过争执,矛盾一直延续至今。两村交界处的土地归属问题一直没能解决,黄泽飞与这一区域农户的谈判一直僵持。最后,黄泽飞不得不在规划果园时绕开此地,这给果树种植产生了不小的麻烦,但也避免了更大的土地纠纷。

  在租地前,农场主应做足准备,因地制宜。若真遇到较难说服的农户,农场主不妨选择适当妥协,以退为进。

  对接村中能人,减小租地阻力

  随着城乡融合的加速,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农村地区的乡土性,可想用数十年的现代文明去理顺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乡土习俗,也是不现实的。

  农场主在与农户交流时,语言的不适应和信任水平都会影响沟通的效率和深度,不利于谈话朝着预想方向发展。此时若有一位“地头蛇”式的人物在中间牵线搭桥,解读其中的文化密码,减少语言和信任上的障碍,可协助双方产生更多的有效沟通,很大程度上减小农场主向农户租地过程中遭遇的阻力。

  在中间人的选择上,最常见的是口碑良好的村干部、生产队队长、合作社负责人和种粮大户。这些人在村中普遍拥有较高的威望。在对接的时候,农场主要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讲“理”、讲“礼”,努力获得村中能人认可。

  灵活流转土地,避免用地纠纷

  2014年4月,来自广西的罗云和8个同伴租下博罗一处600多亩的土地,用来种植玉米。租期从2014年4月20日到9月30日。这块地此前一直用于种植出口蔬菜,由一家企业经营。这会儿正处于夏季休整期。

  可在合同到期后,因田中仍有160多亩的玉米未成熟,罗云等人一直未归还土地。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企业在经过几次协商未果后,使用旋耕机强行铲除了逾期未交的土地中的60多亩玉米。

  这使罗云他们十分气愤,可又毫无办法,因为之前签订的合同中写明:“到期必须交地,否则后果自负”。

  罗云遇到的情况并不是特例。在流转过程中,农场主不时会遭受诸如强行要回土地的情况。为此,合同应明确双方权责,尽量细化,最大可能避免用地纠纷。作为租用土地一方,特别是二次转租时,要充分考虑租地时限、土壤情况和自然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并在合同期内收获果实。

  《农财宝典》见习记者 赵禹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