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门楼富:“沙糖桔村”备受关注

  • 来源:农财宝典农场版
  • 关键字:佛冈门楼富,沙糖桔村,黄龙病
  • 发布时间:2015-01-04 15:21

  邹镜初经历过,门楼富村沙糖桔赶上“解放以来最好的机遇”。

  身为村支书兼沙糖桔合作社社长,邹镜初无疑是门楼富村500多名沙糖桔专业户的领头羊。经历着佛冈县龙山镇这个沙糖桔种植村30年的起落。“门楼富”牌沙糖桔曾经代表中国水果远征海外市场,但2008年以来,该地逐步沦为黄龙病的重灾区。

  今年,“黄龙”阴云覆盖下的门楼富村再度迎来转机。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以及农业部门官员和农科专家的先后考察之后,这里即将建立起全省唯一的省级柑桔黄龙病防控示范基地。

  这个因减产绝收现象极其严重被政府引入重点防控的沙糖桔专业村,成为黄龙病肆虐下的柑桔产区的一个缩影。

  全村柑桔黄化率超70%

  在黄龙病的侵蚀下,门楼富村只剩下两三成的果树在“负隅顽抗”。

  “形势实在不容乐观。”12月2日,在门楼富村考察果园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黄建昌一脸愁容。“即使是发病情况不太严重的果园,一两年内应该也要‘报废’了。”

  近期,记者在门楼富村走访时发现,柑桔一片黄成为常态。“这些都是三四年树龄的树,基本上还没有收过果。”邹镜初指着杂草中的果园告诉记者,这些病树都被农民撂在地里不理了。

  沙糖桔在门楼富村曾经辉煌无比。2008年前后,全村500多户人家几乎都种上了沙糖桔,种植面积一度超过3000亩,年产量超过5000吨。而目前,受黄化和黄龙病困扰,3000多亩的种植面积犹在,但能够挂果的果树只剩下700亩,年产量下降超过一半。

  流洞村村民许为明种有1万株沙糖桔,被村干部视为全村防控黄龙病的模范。12月1日,农财宝典记者随同黄建昌走访许为明的果园发现,果园中果树大多叶色青绿,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但一些果树叶梢已经发黄,不能正常挂果。在这个正被黄龙病虎视眈眈的果园里,危险的信号尚未解除。新萌发的秋梢叶片,已经呈现斑驳的迹象。果树春梢时尚能生长,秋梢时已经开始溃败。邹镜初担忧,黄龙病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门楼富村的沙糖桔将有“覆灭”的危险。

  门楼富村的艰难境地正是佛冈县沙糖桔产业危机的典型。“黄龙病是呈加速度传播的,如果第一年的染病率是10%-20%,那么第二年有可能就是40%。”清远市农业局调研员李敏怀表示,防控黄龙病已经是刻不容缓。

  2008年成产业转折点

  在邹镜初的记忆中,沙糖桔产业危机早在2008年初已露出苗头。那年以前,许多果农为了节约成本,从集市上购买了1.5-2元/株的苗木到果园引种。这些苗木大多来自黄龙病疫区。2008年初,南方突发低温寒冻灾害,沙糖桔减产严重,大批果农又因收益锐减对果树弃之不理。

  小户分散种植的状况,同样让邹镜初担忧。门楼富村的散户种植面积约占全村的六成,在柑桔黄龙病的防控上仍以单家独户为主体。对病树既不管理又不愿挖除,给柑桔黄龙病发生留下严重隐患。散户种植,致使防治柑桔黄龙病传播媒介木虱极其困难。

  目前,门楼富村多数果农对病树弃管,这些病树成为“毒窝”。邹镜初分析,不肯砍树的果农心态各异。对部分果农来说,果园本来已无收益,没必要再花费一笔人工费用砍树;有些果农则舍不得,期望果树撑着再挂几年果;另外有些果农未考虑清楚转种品种,迟迟没有行动;有些果农存在依赖情绪,等着挖除病树的政府补贴。另据李敏怀观察,部分农化企业在推广产品时模糊了“黄龙病”和“黄化”的差异,令果农有点无所适从。

  沙糖桔仍是香馍馍

  在与黄龙病胶着的对峙战中,门楼富村众多果农正在寻找突围良策。

  “一些大胆的果农已经开始转种其它作物。”邹镜初指出,部分果农正尝试转种火龙果、莲藕等作物,但数量不多,大多数果农则在观望。门楼富村乃至整个佛冈县因黄龙病转种较多的作物,有大果山楂、香芋、葡萄、火龙果、莲藕、粉葛等等。

  据邹镜初观察,果农从沙糖桔战场上慌忙撤退,依然前途未卜。临近的从化近年发展火龙果大热,可这个品种在门楼富村表现得有点“水土不服”。在冬天气温较低的佛冈县,要栽种热带水果火龙果,需要耗费比从化等地更高的成本;而日照量不足,果实的口感较淡,在市场上难有竞争力。

  “目前果农种的火龙果平均收购价3块/斤才能保本,效益并不好。”邹镜初说。另据佛冈县科技及农业局介绍,门楼富村所在的龙山镇,已经有果农转种香芋取得一定效益。龙山镇转种的300亩香芋,今年收购价在2.7-3元/斤,年收益在6000元/亩左右,已经基本上赶上沙糖桔正常时的收益。但是否适合大面积推广,前景尚未明朗。

  站在十字路口,有果农撤退,也有果农坚守。邹镜初态度坚决:“门楼富村不能失去沙糖桔。目前找不到像沙糖桔这样种得出卖得掉的品种,保障果农的经济收入。”

  邹镜初认为,政府的扶持政策接二连三,挖除病株和购买无病苗将不再是问题,剩下的问题是如何促使分散种植的果农统一步伐,共同防治黄龙病传播媒介柑桔木虱。“这点无法靠政策解决,还是得靠人们的共识,以及团结一致的行动力。”

  对话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邓晓玲:建无毒苗圃是基础 综合防控才是根本

  南农:目前,种植户对黄龙病认识不足是难防控的主因吗?

  邓晓玲:的确是。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依据是黄梢和叶片斑驳,秋梢抽出后难以正常转绿,叶片表现出黄绿相间的不对称斑驳。同时,对宽皮柑桔类来说,果实不能正常转色,果蒂附近为橙红色,下面表现出暗绿色,俗称“红鼻子果”。而橙类在成熟期仍为绿色青果,果皮粗糙无光泽。

  南农:实施省级黄龙病防控方案,重点在无病苗圃的建立。目前柑桔苗木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

  邓晓玲:培育无病苗圃是防控黄龙病的基础,黄龙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病接穗和带病苗木的调运。但如今的柑桔苗木市场非常混乱,真正意义上的标准无病苗圃非常少,无病苗木缺口很大。目前,广东柑桔黄龙病的有效防控不仅仅是种植无病苗木可以解决的,还需对田间病株进行清理,防治好柑桔木虱。

  南农:创建标准无病苗圃的难点在哪里?

  邓晓玲:标准化苗圃一定要具备无病采穗圃,通过茎尖嫁接脱毒获取无病材料。目前,中国柑桔研究所有着最好的脱毒技术。根据省级黄龙病防控方案的思路,未来的操作模式是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作一级采穗园,为各无毒苗圃场提供二级采穗园的接穗,以保证接穗来源。

  《农财宝典》记者 戴春晨 朱敏 徐灿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