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美元升值

  汇率贬值刺激出口的观点,实际上是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产生的幻觉。

  大宗商品普遍用美元标价,美元升值令大宗商品承压。美元的突然走强以及欧元和日元的贬值,让很多人认为汇率波动对贸易是有意义的。教科书中的浮动汇率制理论似乎又顺势复活了,两个观点也由此蔓延:美元走强会提振其他国家至美国的出口,同时美国的进口成本会下降。

  大多数经济学家实际上并不认同上述的观点。汇率贬值刺激出口的观点实际上是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产生的幻觉。而且随着全球供应链越来越复杂,这样的观点甚至比40年前更加不切实际。由于一件产品的组成部分来自于全世界各地,因此某一汇率变化的影响实际上被削弱了。

  2008-2009年期间美元对英镑走强,以及2012年以来美元对日元走强,却没有令英国或日本的货物和服务出口的美元价格下降。

  相反,尽管英镑在对美元贬值25%之后,英国货物出口价格反而上升了25%。因此,英国产品的海外价格基本上维持不变,汇率贬值的部分成为了英国出口商的利润。

  至于日本,和英国类似。该国使用两套汇率来衡量出口价格:一个是日元,另一个是一揽子外币。最近日元贬值使得日元价格飙升10%,但是外币衡量的出口价格却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便外币价格的小幅下滑,也不足以证明日本出口商在进行价格战,因为企业是根据目标市场的供需状况来决定价格。

  日本主要的出口货物为电子产品,钢铁以及化学品,占出口总额约31%,而这些产品目前在海外市场都面临着通缩的压力。而日本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自从2008年以来也一直在涨价,并没有受到日元贬值的影响而下降。

  实际上,出口商更倾向于盯住产品市场。除非出现像最近俄罗斯卢布那样的大幅度贬值,否则他们不会关注汇率的日常波动,企业的利润波动也会大于产品的价格变动。

  所以说,目前对竞争性汇率贬值的抱怨并没有多少道理。外贸企业并没有借助本币贬值的机会来扩张海外市场份额。虽然货物的价格会跟随汇率变化,但是货物出口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货物出口量才是影响GDP的因素。而货币贬值对GDP的影响,也是通过出口企业能赚取多少超常规利润而产生的,和货物出口量的变化则没有关系。也就是说,货物出口量对汇率变化并不敏感。

  基于英国和日本的情况,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他国家在面对强势美元时也会降低出口价格。因此,美元上涨并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影响。企业基于多年的积累建立起来的市场份额和价格体系,是不会因为汇率变动而轻易改变的。不难想象,假如企业根据汇率变动而频繁调整价格的话,那么顾客忠诚度和精心培育的市场就会受到冲击。而放在年度为单位的周期看,哪怕是一年的汇率变动损失的利润,在未来很可能还会回来的。

  我们关心的另一个方面是汇率变化产生的输入型通胀。行业价格受到汇率变化明显的仅限于电池、汽车零部件和部分机械行业,大部分还是遵循我们前面所说的受供需因素影响更明显。很显然,美元的走强并不会直接带来一个经济体内部的通缩。从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为例,美国本土同类产品的价格对出口商定价的影响要远高于汇率产生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原油价格下跌带来运输价格的下降,这会反映在产品的到岸价当中。但是我们观察的出口商,其出口价格是不包括运输价格的离岸价。所以在日本汽车出口商提价时,我们会看到美国汽车进口价格在下降。

  所以,美元走强不会显著改变出口企业至美国的进口量,也不会改变不同商之间的价格优劣势。此外,像英国和日本这样的货币贬值国家,企业将利润进行再投资或者发放给员工也只能小幅改善实际GDP,总体影响很有限。

  Paul Donovan/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