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解题
  • 发布时间:2015-03-10 12:23

  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重要任务,初中教学教师需要从基础开始进行引导,抓住数学思想以及方法,以反思来进行引导,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具有敏捷的反应超强的解题能力。目前初中数学的重点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作为初中学生需要提升的是解题能力。 但是就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形式来看,这方面的教学质量还不太尽如人意,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本文结合一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有所帮助与借鉴。

  一、根据条件正确分析题目含义

  在进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解题观念,即需要先对题目的已知条件和结论进行分析。 在仔细阅读题目后,了解题意思找出相应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并加以提示,然后明确题目的要求以及需要证明什么,从而才能正确快速地对数学题进行解题。 在初中数学学习内容中,主要是代数和几何,所以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数”与“形”的结合。 让学生在研究代数时借助函数、三角函数等图形来进行分析,让数的问题得到直观化,比较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当学生在研究几何时,又需要借助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明朗题目的含义所在。 这些都是初中数学正确的解题核心,培养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分析,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关键之一。

  二、学生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透彻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因此,作为初中数学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练习并掌握最为常用的数学思想。 通过转化再结合数形结合,把遇到的数学问题的复杂化进行转化,由繁到简。例如:是已知条件,求解值,通过解析可以由得知,从而可以得到,然后再通过代入法得到代入式,这样的一个转化过程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指导学生拓展思想,在解决同样的问题时,需要依据适用原则进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对问题的解决。 比如,在进行解代数题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配方、换元以及待定系数等几种方法,那么进行实际解题时,就需要引导学生选择自身最为熟知的方法来进行解题,然后再利用其它方法来解题,最后对多种方法进行对比总结比较出最为适合最为简单的转化方式,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以及方法的转化,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做到快而准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规范解题思路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进行解题时,需要规范解题过程,因此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规范就是需要以正确的数学符号或者语言表达出解题的路,然后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个培养过程中,首先,老师需要强调规范的重要性,使用数学符号需要正确,不可以自己杜撰数学术语。 其次,解题的思路与步骤需要进行完整的表达,能让别人通过对思路的表达了解整个解题的思路。 最后,解题后进行书面形式表达时,需要理由充足,这是直观地反映出解题思路的重要手段,直观反映出解题者是否思路严谨与准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进行数学原理以及数学符号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习惯培养,不能让学生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只满足于能看出整个结果就行,一定要动手把整个解题过程进行详略得当的练习,不然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考试时,不能清楚及准确地表现出解题的思路,严重影响到考试解题思路。

  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加强思维训练

  通过自我调节,让学生自己通过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这是利用学生自身的解题经验进行积累的过程,有效地避免走弯路的过程,解题思路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首先,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去获取解题信息进行思考。 遇到较难的数学题时,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比如:需要获取哪些信息、哪些为隐藏信息、哪些信息是已经清楚的内容等进行思考,不要被本身题意内容给迷惑。 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发现题目中各关系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转化。 通过这一系统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遇到相类似的题型时,能快速进行解题,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其次,培养学生对整个解题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反思,了解整个解题思路以及过程是否合理、简便。 例如,在用进替换法解题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了解习题中是怎么去利用此方法进行解题的。 需要通过了解题意后,利用题目中的未知量,通过对这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然后再详细观察在进替换过程中,那个量是不变的那个量是变化的。 这样的反思过程,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解题策略的价值所在。 最后,对于解题后的结论也需要进行反思,反思是否还可以通过利用其它方法对这道习题进行推导,对比几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整个解题思路之间的差异,拓展了学生解题的思路。 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反思的过程,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地去应对各类数学问题的目的。

  结语:数学的学习过程,正是解题的过程,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题,才能让学生达到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对于初中数学的解题教学来说,新课标中要求以正确、合理清楚以及书写规范的形式进行表达,有一部分初中学生出现解题速度较慢,缺乏相应的知识结构及解题技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急需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全.荀步章.浅谈应用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4.

  作者简介:王秀玲(1976-)女,黑龙江明水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中实学校)

  王秀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