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新形势,公共图书馆
  • 发布时间:2015-03-10 12:54

  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体现其存在的价值,以人为本,将为读者服务作为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重中之重。随着现代化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图书馆工作已经逐步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全面坚持以读者需求为核心推进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基于此,如何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是所有公共图书馆的最终目标和归宿。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意义

  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共同图书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在整个社会进入、文化方面等方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要确保这些职能的深入体现,在现代化社会,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其工作职责和终极目标。图书馆进行的各项活动,都要以人为本,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基本原则。对图书馆来说,读者服务工作是其直接面向社会和读者的基本活动,是所有中作的重中之重,起着连接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具体表现在下述两方面:第一,图书馆为读者有效利用文献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第二,为图书馆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发挥社会职能提供了有效的工作环境。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对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到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过来,通过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能够有效检验其质量和文献资源的使用价值。所以,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探究

  2.1.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基础

  进入21世纪后,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具有了深刻的变革,但是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获取信息,信息需求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此种条件下,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必须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具体来说,为了给读者提供方便的服务,可做好下述两方面:

  (1)建立虚拟图书馆。所谓虚拟图书馆,与传统的实体图书馆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是指通过远程网络让读者获取资源信息的一种方式,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大范围普及,虚拟图书馆正在逐步建设中。传统情况下,公共图书馆能否体现其社会地位,馆藏信息数量、规模和读者服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图书馆来说,建立完整的馆藏文献体系是衡量其智能的具体体现。但是在信息化社会中,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于读者来说,使用图书馆的方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传统的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转变为对信息的需求。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刷载体,而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概念,而是涵盖比较广泛的信息资源。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图书馆可以建立相应的虚拟图书管,使读者在家里就能比较方便的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2)扩宽馆藏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很多出版商和发行机构常常通过网上传递图书信息动态,很多的专家、学者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网上进行交流和发表,因此图书采编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了解图书市场的供求变化,并及时进行选购。同时,还可以和重点发行机构签述网上采购业务,扩宽馆藏资源。

  (3)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和提供。对图书馆来说,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要突破传统的工作领域,将传统的信息加工和服务进行延伸,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网络空间,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特长,对网络资源的产生、传递和分布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及时对其进行整理和加工,选择有目的性的资源采集、存储和组织起来,然而进一步的进行开发,以便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2.2.服务理念创新、与时俱进是重点

  (1)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图书馆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作为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图书馆,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在内部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才能为整个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支持。一个先进的图书馆除了具有大量的馆藏资源之外,还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信息机构,若图书馆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力,不断进取、充电和自我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将会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在服务方面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转变服务观念。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服务理念必须发生本质的转变,从传统的“以书为主体”要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主体”,要顺利完成“物的传递”到“知识传递”的过渡。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站在读者角度,换位思考,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注重藏书轻使用,闭关自守。而在信息化时代,图书管要有效发挥其社会价值,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不断利用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使整个图书馆呈现开放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特点。具体来说,可做好下述几方面:第一,变封闭式办馆为开放式办馆。所谓的开放包括两方面含义:(1)指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开放资源、开架借阅等,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2)指在信息公开和自由的原则下,实现资源共享。第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也就是说服务模式要从传统的守株待兔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主动出击式,从传统的“人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人”。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通过邮件、频道等各种途径将图书馆的信息及时的传递给读者。同时要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心理。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时时为读者着想,提供个性化的文献信息产品服务,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第三,从单一的借阅服务转变为多元化信息服务。所谓多元化,是指图书馆在进行信息传递时,可采取多种方式及各种辅助性的文化活动。具体来说,可以开展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培训、娱乐休闲等多元化的服务活动。多元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图书馆成为真正为读者服务的“第二起居室”。

  2.3.服务模式转变是关键

  (1)及时更新信息观念。在信息时代,要充分认识信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属于有机的组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时时都存在信息的运行,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在自有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将各种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并和馆内资源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图书馆整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读者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培训。为了促进读者持续的利用和获取馆藏资源,要对读者进行培训,对读者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进行培训,使得读者能够多途径、快速度的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读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检索、获取、筛选和创造等,对于读者来说,获取信息是主动行为,比传统的馆内查找更节约时间,具有更高的效率。所以,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

  (3)由文献传递向网上信息资源导航转变。虚拟图书馆的出现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足不出户就能有效获取信息,即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自动化基础也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读者提供服务时,其功能逐步延伸,不仅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知识,还主要以信息为主,采取这种模式不仅使读者的服务模式由过去的中介被动服务逐步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服务模式,也是其服务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集中、单一的形态逐步转变为分散的、多元化的形态。

  (4)开展网络宣传、导读活动。在信息化时代,读者上网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开设各种形式的网站,通过网站进行新书宣传,开展新书推荐、读书竞赛等各种各样的宣传、导读活动;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好书纵横谈”等热线,激发读者的读书兴趣和积极性,使读者通过读书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对于网络平台上读者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积极解答读者的各类问题,从根本上起到宣传、导读的作用,促进读者网络读书的健康发展。

  3.结束语

  总之,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必须以读者服务为核心。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模式和服务内容、读者的使用方式和频率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导致图书馆各项工作必须以读者为核心,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读者展开,满足读者的各项需求,更大的发挥图书馆的价值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厚生,王启云.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89-91.

  [2]殷新叶.论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1):67-68.

  [3]李志新.谈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1(02):56-58.

  [4]古丽米热阿力木.浅谈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J].西域图书馆论坛,2009(04):57-59.

  作者简介:王琦(1978.4-)男,陕西西安人,大学本科,陕西省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工作。

  (作者单位:陕西省图书馆)

  王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