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文字都有意义

  ——《中国电视·动画》的诚意五年

  2009年12月,《中国电视·动画》发刊号面世,至2014年12月,走过整整五年时光。在五年时间里,《中国电视·动画》的基本定位是“中国第一本动画批评杂志”,以“感知动画行业脉搏,勾勒江湖创意底图,倾情服务动画产业,全新演绎行业精彩”为追求,旨在服务于我国动漫行业,服务于全国各动漫产业基地园区、各动漫制作公司及衍生产品公司,服务于动漫院校及培训机构,同时也服务于民间动画工作室和个体制作人。这一定位和宗旨使之以知性的话语、专业的解析、敏锐的嗅觉,全面追踪动漫这一创意领域的点、线、面。

  从出发到成熟

  《中国电视·动画》(以下简称《动画》)自创刊起,便为“动画”的概念赋予了十分开放的定义,并对之不断进行拓展。在这本刊物中,“动画”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综合艺术,除了聚焦于一般的动画作品,它还积极关注漫画、真人电影中的CG技术等。此外,《动画》杂志不仅全面呈现国产动画,对国外动画的追踪也从未停止过。当然,电视动画与电影动画的融合也在这本刊物中得以实现。

  创刊伊始,《动画》杂志下设“论坛”、“动态、“大动作、“动手”、“解码驿站”、“动嘴”、“动人”、“动脑”、“动漫江湖”等栏目版块,并穿插有“新片”、“猫粮说‘画’”专栏、“金猴奖”专栏、“动漫周边”、“书讯”等灵活版块,从而对业界动态资讯积极报道,打造信息交流地段;将行业大话题、大现象深挖广掘;对话动画大师,捕捉精彩细节瞬间;汇聚个性、犀利的剖析点评;大力推介新人新作,传递创意风暴,等等。可谓视域辽阔,外延丰富,特别之处在于积极关注国产动画、关注原创动画团队。这一时期的《动画》整体风格呈现出活泼开放、无所不包的面貌,颇具“二次元”色彩。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实践,《动画》于2012年开始呈现出一些变化的态势。首先,自2012年第3期开始,“咔嚓”栏目问世,至2013年第10期,共刊登了数十部新人漫画新作,并一度达到每期40余页的版面空间。该栏目意在为动漫领域积极的新人新作提供充分的舞台,同时也为行业注入了创意资源与新风。另外,与前一阶段不同的重要一点是,对于动画本体、动画理论的关注开始纳入杂志之中来。在此之前,除“论坛”栏目外,杂志文章整体上对于动画理论方面的阐述比较匮乏,或多以较为零散、短小、轻松的篇幅呈现。但2012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更严肃、更整饬的动画理论与研究文章,如郑虎的《品牌·内容·行销:动画企业长盛之道》、欧阳逸冰的《动画思维札记》、孙红云编译的《当动画遭遇现实》等。

  至2012年11月,《动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开启了一些新的向度。这种新向度意欲使杂志在发挥提供权威的信息、政策解读和专业知识这些基础功能以外,还能够起到增加实践力、启发艺术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因此,杂志更多地增强了学术的分量,不断引入高校资源,在理论版块的开垦上有了诸多新气象。例如,栏目设置上,包括“大动作”、“论坛”、“学术”、“现场”、“专栏”、“行业”、“咔嚓”等,其中的“专栏”又分为“作者论”、“外国制造”、“拆动画”等栏目。调整后的栏目,无论是动漫活动的现场报道,还是让动画人自己发声,又或是对动画作品进行深度分析与评论,都更多地转向了对动画本体的关注与研究;“产业”则增强了我们从行业、产业角度观察动画实践性的力度,对国产动画企业的介绍与注意力明显提高。自此,大量更具专业性和学术含量的内容呈现在了杂志中,国产动画、国外动画、CG技术、自由创作、学生动画节等更多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元素被囊括其中。但杂志的图文比例基本与之前持平,“咔嚓”栏目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篇幅空间。

  2013年11月,更多的变化因子被注入杂志之中:“行业”栏目被赋予更多的展示空间,涵盖范围包括“事件”、“金猴奖”专栏、“现场”、“观察”等具体版块;另外,对于动画历史的盘点和总结也归入了杂志的重点内容之中。此后,杂志的栏目基本固定下来,并一步步强化学术性和专业性。这也使杂志“中国第一本动画批评杂志”的定位得以更多的实现。

  独特有力的关注点构成厚重力量

  自创刊起,《动画》杂志就将敏锐的触角伸及动画领域内各种值得被关注的话题、现象、活动等,并以每期“大动作”1、“小动作”专题形式呈现全方位解读。自2009年12月至今,杂志共策划组织了70余个专题,专题关注方向包括国内外重大动漫节展报道、动画现象追踪、先进动画技术聚焦、经典作品解读、动画造型研究、各档期动画市场观察、动画接受研究、动画创造者视角展现、动画情感主题表达剖析、区域动画发展状况调研、漫画发展分析等一系列,包括“西游记:中国式魔幻”、“3D技术:改变艺术世界的先锋”、“成人与动画——动画接受研究”、“对儿童的想象”、“红色动画研究”、“台湾动画:一种新范式的可能”、“动画编剧的‘难言之隐’”,等等。

  五年中,《动画》杂志累计刊登各类优质学术论文达300余篇,这正是杂志为建设一块动画理论高地而做出的实践,在学术表达的立场上坚定不移,竭力避免插科打诨、混淆视听。学术论文之外,对国内外著名动画导演、制作人等创作者如约翰·拉塞特、马西·佩奇、王川、袁梅等的访谈也形成了掷地有声的学术力量。

  此外,《动画》杂志对于国内外重大动漫节展的追踪报道、对“金猴奖”的持续关注、对新影评人的鼓励、对地方高校的热心观察等等,都是《动画》杂志独特的魅力。这些思考从动画与动画人本身的各个角度立体呈现中国动画发展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值得注意的内容。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缓慢且波折不断,与此同时,中国动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更是步履蹒跚。“如果说中国动画创作现状是一片青黄不接的庄稼地的话,那么中国的动画理论研究则是颗粒无收的荒漠。”2这种结论有些悲观,却也反映出中国动画理论建设的坚冰还远未打破。在国内动画理论建设长久呈现荒漠化现状的同时,另一种表达上的难题也摆在我们面前——“现代文明在历经数百年的冒进以后,似乎已经用尽了所有的词汇、完成了所有的表达,感官被开发到疲软,世界已经被犁铧全部垦荒完毕。这时候,文明的创造力遇到了挑战。”3包裹在现代文明之中的动画艺术自然也符合这种词汇被用尽、感官已疲劳的状况。

  因此,如何在动画理论的荒漠上进行有新意的开垦,用真诚的表达为动画理论建设添加砖瓦,便成为《动画》的重要追求,正如本刊执行主编王小鲁所言:“我们希望每个文字的出现,都是一种珍贵的生命机缘。……期待每个文字的存在都是必要的,每个句子都能启发心灵。”4走过五年时间的《动画》杂志,或许在完成这种使命及其宗旨方面,才仅仅走了一小段路,但我们期待它的这些价值诉求能够继续对整个中国动画领域产生一些延续性的影响。

  1、“大动作”自2014年6期起改为“专题策划”。

  2、薛燕平:《呼唤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的春天》,《中国电视·动画》2012年第9期。

  3、王小鲁:《创造的勇气》,《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第11期。

  4、王小鲁:《不稳时代》,《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第12期。

  文/娄雅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