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偶然与必然的见证

  当时做副刊《咔嚓》的时候,正赶上国内漫画圈里涌动的一股新鲜力量。这股涌动的暗流在多年后成长起来,迅速融入主流文化,丰富了乏味的主流动漫的多样性,激活了主流动漫文化的重生因子。《咔嚓》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来自他们。

  “绿校”就是这股暗流,这是一个漫画社团。这个漫画社团最早于2002年由54boy、绿、Breath、LANLAN发起。加入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参加绿校的聚会或展览就算加入。从字面上看,你可以把“绿校”理解为一个社团,一个文艺爱好者组织,但从更深层次上说,“绿校”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自由展示文艺爱好者艺术作品的窗口。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形式,不得不说绿校是网络时代特有的一种艺术理念。在绿校的文案中,“约拿的鲸鱼”这样写道:“绿校成员们虽然热爱艺术,但是他们大多是以‘业余身份’坚持创作。也正是这种业余使得他们相对于职业画家保持了更自发、更诚实的创作态度。对他们而言,网络带来的不仅是一个走到一起的机会,更重要还是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的信息世界。一些被狂飙猛进的老精英们忽视的东西,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注视,创作者们那些更人性化的部分被激发了出来。”

  绿校代表着新一代青少年所掌握的新的语言——基于网络、基于时尚的语言。传统的分析和观看已经不能解释基于当今网络时代所诞生的艺术语汇。绿校所代表的青年文化如一柄迎风嗖嗖而响的刀,划开一个新的时代。

  2006年,绿校在当时很受年轻人热捧的网络平台豆瓣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小组,也大致在这个时期,绿校的作品开始迅速扩散、影响着更多的年轻人群。2007年,绿校开始增加了社会性活动(策划展览和当时各地兴起的创意市集等等)频率和规模。2012年,在“2012大声展”的赞助下,绿校开始发行自己的独立漫画以及漫画出版物《GREEN》。

  在更早之前的2004年,成员“格里高尔”联合了几位成员自费印刷了一本集合国内22人作品的独立漫画集《Special Comic》,之后这一系列漫画在传播过程中相互都简称为“SC漫画”。2010发行的《SC 3》曾于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摘得“另类漫画奖”,因此在国内名噪一时。2012年发行的《SC 5》则以“无声中国漫画展”登陆了盛名的巴黎蓬皮杜中心。

  2006年,当时的绿校成员“擦主席”联合了与其口味、诉求接近的成员,发行了一套2册的漫画合集《Cult 青年的选择》,之后并以此名成立一个新的漫画风格平台,后于2008年发行《Cult 青年的选择 2》。

  2009年,绿校成员“烟囱”和“左马”创办了一本漫画杂志《叙事癖》,截止到2014年共出版了8期。

  绿校、SC漫画、CULT青年的选择、叙事癖,这四个漫画平台发行的出版物,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国内具有探索精神的新锐漫画作者。而这些作者几乎都先后出自绿校,或是与其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自2013年之后,这几个平台发行的出版物以及公开的社会性活动开始日趋减少,这个现象在我看来是一种成熟之后的分崩离析。《咔嚓》创刊于2012年3月,可以说正是诞生于这些平台分崩离析的前夜。这批创作者的出生范围基本在1983至1988年,也可以统称为“80后”,包括我自己。“80后”在成年阶段被推上、冲上互联网这个时代快车,人类前50年所生产的各类信息在车窗上疾驰而过,我们无比兴奋、无比饥饿,能做的就是饥不择食地吞噬掉他们。我从2001年到2008年这7年时间,差不多听完了欧美近50年的各类摇滚乐为主的风格作品。在那几年,电脑基本不舍得关,每天都在通过FTP、Soulseek疯狂把这些数字音乐装进一个个编了号的硬盘。如果哪天没下载东西或是没有听新的东西,就会无比焦虑。我相信这是“80后”共同的经历,一次共同的发育,从这些数字音乐、数字影像中汲取、呕吐。2005至2008年,是这批作者初步发育完成后的作品井喷期。但同时,这些作品缺乏成熟度,这和我之前在音乐圈所看到的问题一样,在经过互联网的这段禁室培育后,大部分创作人都是学到了各种风格、技巧、观念,但对作品本体内容部分极度缺乏陈述能力。就像有些乐队风格很前卫、技巧很成熟、舞台表现能力很强,但却写着蹩脚的歌词,甚至只能用蹩脚的英语来创作,使得音乐整体缺乏代入感,听众也就听个新鲜、刺激了事。这种情况在漫画圈也同样存在,有大量各种风格的、炫技的作品,但能讲个好故事的却寥寥无几。2005年之后,这批作者陆续毕业,进入社会。2008至2012年是进入社会其他领域自身适应的一个缓冲期。伴随着2012年后这些漫画平台的淡去,这就是一个成长过程。虽然没有再抱团,我在各种领域都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部分成为了优秀设计师、插画师,出现在国内一些很优秀的媒体上;一些成为了独立漫画家、独立插画师,打造自媒体、自品牌,然后跟更为主流的大公司进行品牌合作;一些成为艺术家或签约画廊等等。他们给各领域带来了鲜活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同时也在完成自己的蜕变。

  《咔嚓》则是记录、见证了他们在那个时期的一些成熟与不成熟的作品,有些偶然,有些必然。

  文/何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