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戏曲动画可行性研究
- 来源:中国电视•动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豫剧,越剧,昆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8 09:16
卢晓红,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动画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画创作与理论
新媒体时代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谓无孔不入地渗入现代人的生活。特别是无线网络、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动画爱好者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手机通过网络观看动画作品。而网络动画特别是网络Flash动画近几年在各种动画形式有序发展的大环境中,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甚至有没落的迹象。但其中寥寥几部堪称经典的网络动画却稳坐网络经典动画的宝座,历久而不动摇。这几部作品中便有与戏曲有密切关联的《小破孩》以及实验短片《孟姜女》等。
戏曲动画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在动画前人的努力下,曾一度冲出国门、享誉世界,并赢得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美誉。其中,《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等经典动画历经几十年,依然在世界动画史中屹立不倒、震撼着一代代世界各国的动画爱好者们。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自几千年发展而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是“老得没看头”,而是“老得有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深入中国人的血液,让中国人有亲切的民族依恋。新媒体时代,只需要改变传播方式,为戏曲注入新鲜血液,让它与动画、网络重新结合,焕发出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从网络戏曲动画的受众和网络戏曲动画的制作特点来分析网络戏曲动画的可行性。由于网络动画定义颇广,本文中的网络动画专指网络Flash动画,其他不再赘述。
网络用户的多样性开拓网络戏曲动画的受众群体
在中国,大众根深蒂固的普遍认识把动画视作年轻人甚至是小孩子的专属文化,而戏曲则被看成中老年人的娱乐节目。这种成见使得年轻人远离戏曲,而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则远离了动画。现阶段,通过网络、戏曲、动画的有效“联姻”,则极有可能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把戏曲爱好者、动画爱好者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网络戏曲动画的受众达到年龄层面的最广泛化。
“传统的戏曲艺术要想可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创建新的符合时代更新的传播途径,拓宽观众群体,改变受众群老年化的现状。”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9亿。”可见,庞大的网络视频用户群是网络戏曲动画发展的新契机。另一方面,网络动画在网络上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完善,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计算机等固定设备上,手机等可移动设备已经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网络视频。中文科技网2014年7月30日发文《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9亿,手机端用户增长较快》,文中称:“手机视频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离线缓存后不受网络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填补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再加上广告干扰小,用户体验好,吸引用户不断使用;”2而这些手机网络视频的使用者中,年龄从10岁以下到60岁以上均有涉及,其中90%以上的用户是10岁到49岁之间的青少壮群体。而这一群体将是网络戏曲动画的主要受众群体。手机视频网络用户的持续增长,也使得网络戏曲动画具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性。手机观看视频具有随时、随地性,用户多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来享受视频所带来的娱乐性,这就需要视频下载能够足够的快捷和节约流量,而Flash制作的网络动画恰好符合这一特点。可见网络动画与戏曲的有效联姻,可以开拓新的受众群体,而网络戏曲动画则把广泛的网络用户吸纳为新的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这使得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得到新的、行之有效的契机。
从另一层面讲,网络戏曲动画对于青少年抵制外来文化的侵略、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有重要的意义。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而“网络动画凭借其优势在网络世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能在其中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将对我国青少年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影响。”3戏曲作为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长河中的精粹,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元素之一。在没有电视、网络、手机的年代,孩子也曾经是父母、祖父母身后跟着的“小戏迷”;而无法看戏的孩子,也曾经以听书、听老人讲故事等方式熟知了各种传统戏目。几十年来,随着外来动画强势入侵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孩子们逐渐与戏曲艺术失之交臂,这实属一大憾事。网络戏曲动画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必将对青少年的民族文化培养有重要作用。
网络传媒的多样性开拓网络戏曲动画的多样性
首先,在网络传播平台上,其传媒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为戏曲动画提供了一个多方展示的平台,并且这些方式互为促进,能够紧密地把戏曲动画的相关受众联系起来,从而使网络动画的受众最大化地得到数量的提升。
从播放长度来划分,戏曲动画包括网络戏曲动画电影、网络戏曲动画短片、网络戏曲动画系列片;从制作目的来看,有网络戏曲商业动画、网络戏曲实验动画、网络戏曲公益广告动画、网络戏曲教育动画、网络戏曲电子贺卡,以及作为网络平台个性聊天的工具——网络戏曲表情动画;从娱乐形式来分类,则有网络戏曲动画、网络戏曲游戏、网络戏曲漫画等。下面仅从部分形式来做说明。
网络戏曲表情动画的开发应用。表情动画是网络交流平台的常用工具,网络用户在使用聊天通讯工具腾讯QQ以及微信等时,均可使用丰富的表情动画。现有的网络表情动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少有戏曲元素的表情动画。《小破孩》表情动画使用了大量中国风的传统元素,从角色造型到故事情节以及音效的使用等,无不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得体运用,这组表情可爱有趣,颇受用户欢迎。这说明传统的、本土的表情动画是非常有市场前景的。戏曲元素的表情动画的研发将丰富表情动画的内容,同时带动网络戏曲动画的发展,并完成戏曲文化多层次受众的传承,这将是相对简单易行、一举多得的项目。
网络戏曲系列动画的开发应用方面,国内已经有非常成功的案例,由上海拾荒动画推出的经典网络动画《小破孩》已经出品系列动画130集,并同时带动了“小破孩”游戏、壁纸、漫画、表情等一系列周边产品的发展。该网络动画曾获得“最聚人气网络动画奖”、“优秀网络动画奖”等多项大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也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卡通形象之一。“小破孩”系列成名作是2002年推出第一部网络动画《中秋背媳妇》,其中的背景音乐便是传统戏曲中的经典曲目《梁祝》,其后的多部作品中也均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网络戏曲实验动画短片的开发应用。由于网络动画成本低、制作难度小的特点,高校师生与动画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网络戏曲动画短片的研究创作。
网络戏曲动画的有序发展还可带动网络戏曲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大众的重要娱乐形式。在网络游戏中融入戏曲元素,制作出角色、故事、服装、道具、音效等充斥中国戏曲元素的网络游戏将一定程度的净化哈日风格的游戏。游戏玩者在游戏中娱乐的同时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感,认同感。同时,网络戏曲游戏的开发应用能同时通过游戏降低戏曲与青年以及青少年的距离感,并把部分游戏爱好者变成网络戏曲动画的爱好者。
其次,多种网络传媒动画方式的联合运用将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网络动画营销方式。下文以网络动画中的佼佼者,上海拾荒动画有限公司《小破孩》的营销方式做分析阐述。
《小破孩》自2002年诞生至今,已足足13年,在这13年里,“小破孩”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由网络诞生的最具人气的中国原创动画明星。其创作主体是以《中秋背媳妇》这一相对完整独立的网络动画短片作为开端,在小丫、小破孩、坏坏几位主配角的角色性格、角色关系以及角色样貌统一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创作出新的但又相对独立的动画短片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国内外广为人知的经典故事,主角小破孩在这些故事里时而是武松、时而是佐罗、时而是大侠、时而又变身邻家弟弟,但在身份的不断转化间,他的性格以及对小丫的纯纯之爱一直是恒定不变的。迄今为止,《小破孩》已经制作完成117集,这个数量也将继续攀升。在“小破孩”官网上,《小破孩·生蛋》、《小破孩·景阳冈》等一集动画短片的点击率都已分别超过百万,这还不包含其他网络播映平台和网站的点击率,也不包含其他方式的网络传播与线下传播。
与此同时,“小破孩”网络游戏也广受欢迎与好评,已经开发出“小破孩连连看”、“小破孩奔月1.0”、“小破孩找茬”、“小破孩藏宝阁”、“小破孩魔术师”、“小破孩超级变变变V1.0”、“小破孩射雕英雄传”、“小破孩爆竹车间”等超过18款网络游戏。
“小破孩”的营销方式是以网络动画的开发为主体,以网络平台上的网络游戏、电子贺卡、表情动画、壁纸、漫画的开发为辅,多种制作方式联合作战,逐步建立并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漫画的出版发行,以及其他周边衍生产品,包括汽车贴纸、抱枕、钥匙扣、毛绒玩具、私人定制、文具等的生产;或基于手机平台的彩信等等,一步步平稳地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网络戏曲动画要在网络平台上不被淹没,也必须走这样一条“多种制作方式联合作战”的路,才能在网络大潮中异军突起。
网络动画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戏曲动画的实践探索相对简单易行
网络动画的特点是制作动画作品的软件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制作速度快,这使得制作动画的周期相对缩短;并且对软硬件设备的要求低,甚至一台电脑、一块手绘板,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相对短小的作品,这意味着制作成本低廉。因此,许多在校专业大学生和动画爱好者可以凭一己之力或者几人合力完成一部网络戏曲动画短片的创作。这使得网络戏曲动画的实践探索相对简单易行,不需要动辄几千万的投入,更不需要置办上千万的设备。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曾说:“发展动画产业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平民动画。也就是什么概念呢?一两块钱、一根冰棍、一瓶矿泉水的钱就能够享受动画乐趣的产品。这是我们国家应该着重发展的,应该叫薄利多销。”网络戏曲动画是最接近这一理想的、接中国传统文化地气的平民动画。
戏曲文化本身的特点适合改编成网络动画。戏曲文化包含京剧、豫剧、晋剧、越剧、沪剧、昆曲、黄梅戏等不同剧种,每一种剧目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随着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发展、积淀、完善,无论在剧作结构、角色性格塑造、角色形象设计、角色动作设计,甚至声音、音乐、音响的节奏处理都堪称成熟。在改编成动画的素材中有着先天的优势,无论是忠实原作、局部改编均可达到节省前期创作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国内已经制作并在网络上或其他媒体上播映的网络戏曲动画数量很少。这其中比较优秀的主要有河南东鼎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王小东导演的以河南豫剧为原型改编创作的网络戏曲动画作品《墙头记》、《傻二愣相亲》、《朝阳沟》、《七品县令》、《戏鼠》、《穆桂英挂帅》等,以及以京剧为原型改编的动画《打金枝》,以越剧为原型改编的动画《九斤姑娘》等。这些作品的创作开拓了网络戏曲动画这一新的动画形式,拓宽了中国动画的新内容,虽然数量不多,但已经为网络戏曲动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于戏曲文化的百花齐放,网络戏曲动画尚在起步阶段,数量偏少。而与其他网络动画多种表现形式联合开发创作的状况相比,网络戏曲动画的表现形式仅有网络戏曲系列动画一种,较为单一化,没有网络戏曲游戏、网络戏曲壁纸、网络戏曲表情动画、网络戏曲电子贺卡动画、网络戏曲动画专门网站等,更没有其他周边衍生产品的开发。这就形成了网络戏曲动画单军作战的局面,不利于其良好发展。相比动画片流畅生动的角色动作,网络戏曲动画的角色动作呈现简单化,尚有相当大的创作上升空间。完整有序的网络戏曲动画市场还没有形成,这需要更多有志于此的动画爱好者参与进来。网络时代的来临决定网络戏曲动画的应运而生。戏曲由传统的舞台走上电视制播,再走上网络平台,这是潮流使然,借助网络动画这一平台,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
结语
新媒体时代发展到今天,网络戏曲动画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不同网络平台快速、有效地给不同年龄的观众带去娱乐。同时,观众得到了文化的回归感,传统戏曲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这种传承不再只是老年化的传承,而是年轻力量的传承。“动画背后的东西不仅仅是市场,不仅仅是商品,其实它又有一个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的功能,媒体也好,受众也好,都要看到这一点。”4网络戏曲动画由于其传播的多样性与广泛性,在做到文化传承的同时,必将带动戏曲文化的新发展,带动戏曲动画周边产品的研发,并同时带动戏曲游戏等整个传统文化动漫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改变外来文化强力入侵的现状。
1、孙亮:《数字电视背景下3D戏曲动画的可行性》,《中国电视·动画》2014年第5期,第58页。
2、《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9亿手机端用户增长较快》,中国科技网,http://www.wokeji.com/it/redian/ydhl/201407/t20140730_778340.shtml。
3、成彪:《网络动画的“民族性”对当代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艺术百家》2013年第7期。
4、孙立军:《我们忽略了动画是一种文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文/卢晓红